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教学培训需求,设计开发了车站模拟系统。该系统分为车站模型、控制设备箱、控制柜和中央监控平台四大模块,具有B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SCADA综合电力自动化系统、FAS火灾报警系统,CCTV视频监控系统、PIS乘客信息系统和PA广播系统6个子系统,不但可以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各系统的实际操作培训,还可以利用系统的联动性进行综合演练,建立车站的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折返能力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折返站的通过能力,对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方式分别进行特点分析和能力计算.在具体分析计算和总结各种列车折返方式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现代化电气及信号设备,采用大号码道岔,缩短站前制动点至道岔的距离,压缩列车停站时间等提高城市轨遘交通车站折返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构建更加安全、智能的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云边协同技术应用架构设计,采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构建数据感知层、边缘节点层、网络传输层、云计算中心层和业务应用层,从资源协同、数据协同、智能分析协同、服务协同、业务应用协同等方面,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云边协同技术应用,加快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线网列车运行图协同编制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组织的核心问题,其编图质量直接影响系统服务水平。现有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多是针对单一线路,缺乏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适应性。通过分析国内外线网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的功能特征,结合我国协同、智慧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理念,探讨城市轨道交通成网条件下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实际功能需求,并对数据管理、自动编图与调整、应急运行图编制、运行图协同接续优化、列车群运行仿真、线网运输计划评估以及乘客行程规划等关键功能进行设计,实现全网范围内各线路列车运行图的智能化编制、各线路间的运力协调和合理高效运输,有效满足运营单位与乘客的实际需求,为成网线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的开发提供平台和工具。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延误引起滞留旅客较多和短期运力不足的情况,提出同时采用车站限流措施和灵活跳停策略的列车延误调整方法。通过构建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对延误列车运行图进行优化调整,将优化目标分为延误旅客总人数最小化和线路延误总时间最小化2部分,同时引入跳停决策变量,考虑跳停对计算线路总延误时间的影响,精确调整线路延误列车运行时间。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既有效缓解因滞留旅客过多造成的站台拥挤,又快速恢复因某趟列车延误造成的大面积晚点。最后通过实际算例对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相较于传统的运行时刻调整策略可有效缓解站台滞留旅客的拥挤情况,缩短线路总延误时间,快速恢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6.
阐述轨道交通用地控制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从建设施工范围、工程环境保护、运营安全范围3个方面分析轨道交通用地控制的影响因素.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轨道交通用地控制规划的相关规定,提出线路走廊用地控制指标,以及高架区间和地下区间的用地控制规划示例.结合车站用地控制规划原则,探讨车站及附属设施用地控制规划,研究枢纽用地控制要求,提出轨道交通用地控制规划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借鉴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融资模式,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中存在的投资主体过于单一、综合开发观念远未形成、运营管理机制不合理等问题,从基金的组织形式、募集方式及对象、投资对象、分配机制和利率生成基础、利率的保障机制和利率结构及基金的退出机制方面,提出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基金模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关于环线设置的问题,对轨道交通环线与道路环线功能定位的区别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轨道交通环线的主要功能,并通过建立轨道交通环线系统模型,分析环线的沿线服务功能和交通转换功能,说明轨道交通环线在不同条件下的作用和效果,指出为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应对轨道交通环线的设置进行深入论证.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有效路径的选择及其对客流的承担比例是地铁清分的重要依据.结合深圳地铁线路布局特点,分析影响旅客出行路径选择的主要因素,确定构建模型的参数指标.以正态分布概率模型为基础构建深圳轨道交通多路径选择模型,并确定模型重要参数及其标定办法,计算出各有效路径的分担比例,得到模型参数变化对运营商清分比例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的集成研究,对线网建设集成化管理的基础、线网集成状态、线网建设时序、线网建设费用集成化与工期集成化等问题进行探讨。从线网建设全过程考虑,只有基于资源共享的集成才能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过程的高效实施,减少盲目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线网的建设投资和减少运营成本,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突发大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传播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突发大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作业性质和特点,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车站分为发生站、换乘站和中间站。在此基础上,通过站台候车区的乘客密度、到达列车的剩余载客能力、站台候车乘客数和乘客上车效率等因素,构建站台候车区乘客密度影响模型和列车运行延误时间模型,并总结出突发大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传播机理。从车站服务水平和列车运行影响两个方面对突发大客流传播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调整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量是评价其服务水平和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数据和依据。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进站客流量序列波动复杂的问题,构建基于EEMD-BP方法的城市轨道交通进站客流短期预测模型,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日间分时进站客流序列进行模态分解,并对分解的分量进行筛选和识别,探究进站客流的日间波动影响因素,实现对短期客流的合理预测。以广州珠江新城站短期客流预测为例,验证该组合模型在提高客流预测方面具有有效性,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运营管理提供客流预测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及其特点,对轨道线路引入既有铁路客运站的影响进行分析。将换乘旅客分为两种类型,从旅客站内停留时间方面对站内聚集人数的正负效应情况进行分析,并给出铁路客运站候车客流的影响公式,说明平均停留时间与通过轨道交通换乘的旅客流量、铁路售票的信息化程度,以及车站的发车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对于线路之间的换乘协调问题考虑较少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旅客换乘的特点,构建换乘机理模型,并以车站换乘旅客平均等待时间最短作为目标函数,设计优化模型对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优化。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优化效果较为明显,对于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的满足国家对现代化城市群发展的要求,提高乘客在城市群内铁路和地铁间换乘的便捷程度,应该加快实现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基于旅客和管理主体对售检票系统联通的便利需求,提出实名制实体/虚拟一卡通、无碍换乘的实名制实体/虚拟一卡通、二维码互换、一码通、一证通、刷脸通6种方式的互联互通便利模式适应性比较分析,采用符合现阶段铁路和城轨售检票模式的互联互通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站间距的设置与客流吸引能力、旅客出行时间、列车运行效率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设置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站间距的设置方法及优化模型,结合实例计算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推荐城市中心区车站的合理站间距以1050~1 150 m为最优,郊区车站的合理站间距以1 800 m左右为优。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演练质量与效果,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演练现状,在构建大客流综合处置演练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AHP与TOPSIS法两者有机结合,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演练评估模型,以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综合处置演练为例,从协调指挥、信息传递、关键流程控制、运营恢复4个方面综合考虑影响演练效果的评估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标权重值,采用TOPSIS法进行计算排序,针对参演各班组的演练情况进行排序,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演练的评估。经过实例验证表明,AHP-TOPSIS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合理性,对各种类型的应急演练评估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