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产业集聚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集聚通过创新和溢出效应,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了新兴产业成长。因此,提高产业集聚程度是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范振光 《时代经贸》2008,6(19):138-139
产业集聚作为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其表现出来的强劲竞争优势引起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的显现出来。产业集聚是一种介于企业组织和纯市场组织之间的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本文结合产业集聚阶段性演进和产业集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食品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皖江示范区产业同构与产业分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皖江示范区各市现有产业状况出发,从产业、产品、资源配置及增长效率四个层面分析,结果发现皖江示范区各市产业同构现象并不严重,产业分工还不够深入.为此,皖江示范区应做好区域产业规划,创新区域合作机制,错位发展各市优势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以建成现代区域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分析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探讨了工业园区概念的基本内涵及政府设立工业园区的主要动因,分析了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的关系,指出工业园区发展的目标定位是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并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导向的工业园区发展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5.
6.
国内区域性产业同构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对区域性产业同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同构的价值判断、测度方法、成因以及破解对策等方面,并且已取得较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其研究区域和范围仍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成果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研究广度与深度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方法和手段亟待进一步改进.系统梳理、总结和评述国内已有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区域性产业同构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同构问题显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低碳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采用低碳产业集聚发展的方式来发展低碳产业是我国各城市通用的做法,但在这个做法过程中,很多城市没有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诸如产业关联度不高、缺少低碳龙头企业、政府干预过大、产业创新基础不强及一些产业发展矛盾的出现等问题。有鉴于此,在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段晓红 《经济师》2006,(12):267-268
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着重分析了产业集聚战略在山西发展县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山西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山西实施产业集聚战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地区要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提升综合竞争力,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各地区间协调发展。本文在对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同构现象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能级提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抓好高新区建设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归纳提炼出高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五大动力机制的基础上,对比找出了湖北高新区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魏嘉辉  顾乃华 《产经评论》2022,13(1):146-160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工业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将高技能劳动和工业机器人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讨论二者对地区工业集聚程度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工业机器人通过塑造技术比较优势促进中国工业地理集聚;(2)高技能劳动集聚通过发挥马歇尔外部性和促进企业竞争推动区域工业集聚;(3)基于工业机器人与高技能劳动的互补效应,地区工业机器人渗透水平越高,高技能劳动集聚对工业集聚的促进作用越强。在异质性检验中,工业机器人与高技能劳动交互带来的工业集聚作用更多发生在技术制造业密集地区、高学历地区和老龄化地区,而地区财政干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二者交互的工业集聚效应。进一步门槛检验结果显示,二者对工业集聚的交互效应在2012年前后存在较大的异质性,使高技能劳动集聚对工业集聚的影响存在关于工业机器人渗透程度的显著门槛特征。为此,建议更多关注智能技术与高技能劳动的互补关系,在技术上鼓励开发“人机交互”的协作机器人,在教育上扩张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专业的招生规模。  相似文献   

12.
区际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的“俱乐部收敛”现象日趋明显,区际产业转移有利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理性考虑,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互动构成具有正反馈效应的经济动力系统。产业集聚的形成伴随着产业转移,而经济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集聚的稳定性会随着产业转移而发生动态演化。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薇 《中大管理研究》2007,2(4):142-154
本文在诠释Martin和Ottaviano的“增长与集聚”关系模型基础之上,对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产业集聚通过市场规模效应、技术和知识溢出效应以及社会资本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区域经济增长又进一步强化了产业集聚,二者进入循环累积因果过程。最后建立了我国各省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制造业产业集聚度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验证了它们之间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4.
姚林如  李莉 《财经研究》2006,32(8):135-143
伴随着每年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针对此现象,文章在探讨产业集聚机理的基础上,应用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来分析劳动力跨地区转移所带来的效应。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若考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的摩擦时,随着劳动力跨地区转移率的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和地区差距均可能会出现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孙军  高彦彦 《经济与管理》2011,25(11):68-73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运用江苏省1996-2008年13地市的面板数据对区域差距形成的原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表明:市场规模和地理禀赋变量对产业集聚的作用非常明显,而且集聚能够自我强化;子样本估计结果表明,产业初始集聚在苏南地区使其具备了区位优势,这种优势又通过国外市场的扩展加以强化,但依赖内部市场的苏北地区发展缓慢,推动产业扩散的政策效果不显著。随着内部市场的崛起和外部市场的萎缩,产业集聚的类型将逐渐发生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多个国家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我国许多沿海外向型城市面临国外订单需求不足、行业内人才流失以及厂房闲置等问题,体现出城市经济韧性能力的重要性。针对不同城市在面对外部冲击时表现出的城市经济韧性能力差异,重点研究产业集聚、产业多样化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的关系,并将产业多样化划分为产业相关多样化和产业无关多样化,运用基准回归和稳健性检验分析两种划分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呈U型关系,产业相关多样化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呈倒U型关系,产业无关多样化与城市经济韧性呈倒U型关系。最后从破除区域间分权壁垒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聚是区域产业的重要组织形式,自马歇尔提出此概念以来,研究者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广泛系统的研究。研究认为产业集聚的形成是竞争的结果。其优势主要是集聚可降低成本;可提高生产效率;可使生产更加灵活便捷;能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并可形成本地化产业氛围。但是,产业过度集聚也存在四种风险:结构性风险;周期性风险;网络性风险;和"自稔性"风险。  相似文献   

18.
基于聚集经济的产业集群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扩大产业集群规模,我国地方政府竞相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极力降低企业的准入门槛.从理论上看,上述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本文在分析集群企业成本和市场均衡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集群规模的两种方法,认为提高聚集经济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我国各省汽车产业集聚程度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市场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区域创新环境对汽车产业集聚的增强具有积极影响,而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对汽车产业集聚产生负面影响,整车零部件产业配套环境、人力资本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对产业集聚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聚、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规模扩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韩峰  李玉双 《经济研究》2019,54(11):149-164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面板数据,从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供给的综合视角探讨了城市人口规模扩张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均有助于提高本市人口规模,但对周边城市却产生了负向空间外溢效应,且专业化集聚的作用效果明显大于多样化集聚;公共服务供给不仅提高了本市和周边城市人口规模,而且能够在城市人口增长中与产业集聚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民生类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作用效果明显大于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且产业集聚模式越符合当地优势条件,其集聚效应和空间外溢效应发挥得就越充分。其中,专业化集聚主要基于第一自然集聚优势、劳动力蓄水池效应和制造业中间投入的空间共享机制而发挥作用,而多样化集聚则主要基于中间服务的空间共享机制和空间技术外溢效应而产生影响。在适宜性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双重作用下,多数Ⅰ型及以上大城市拥挤效应得到明显缓解,依然具有很强的人口吸纳能力;Ⅱ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产业集聚模式与城市规模特征更为匹配,有助于扭转结构错配、持续推进人口城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