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优化重载运输车流组织策略,充分利用现有装车地、组合站和线路条件来提高铁路运能是缓解我国铁路主要干线网络运量矛盾的关键。在综合考虑装车地直达运输系统时间消耗的基础上,针对运输网络中存在路径择优及重载通道部分车站进行换重作业的特殊情况下,构建以重载列车组合作业时间及在途运行消耗之和最小的装车地直达车流组织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果蝇算法来求解优化问题。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所给模型与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结合铁路跨越式发展思路,提出深化运输组织改革,大力开发货运新产品,组织开行好始发直达货物列车、地区间直达货物列车和技术站间远程、超远程技术直达列车,最大限度挖掘运输潜力,优化车流结构调整,推进铁路货运组织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9年以来,南宁铁路局优化运输组织,精心组织开行直达列车,努力提高运输效率,确保西南大通道畅通。截至目前,南宁铁路局组织开行直达列车6752列,同比增加739列,增幅为12%,创历史新高。从2009年4月份开始,南宁铁路局运输处和调度所结合前期调研情况,对组织直达列车的13个车站下达装车方案,在空车调配时按直达列车组织办法下达装车计划;加强信息沟通,及时掌握各大站直达列车计划兑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制定开行直达列车奖惩办法,每月按开行直达列车列数考核,  相似文献   

4.
青岛铁路枢纽是全国的重要铁路枢纽之一,车流组织优化有助于充分发挥青岛铁路枢纽运输能力,提高铁路枢纽作业效率。在阐述青岛铁路枢纽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青岛铁路枢纽车流、主要车站车流和车流径路。针对青岛铁路枢纽折角车流、疏港车流、蓝村西站车流、中欧班列车流组织,提出相应的折角车流组织优化方案、疏港车流组织优化方案、蓝村西站车流组织优化方案、中欧班列车流组织优化方案等,加快提升青岛铁路枢纽的运输能力,切实提高车流组织水平。  相似文献   

5.
阐述随着技术站精心梳理和细分车流,将各方向车流纳入“五定班列”和扩大开行大宗货物直达列车;在多个货运站地区实行“集中受理,分散装车”的承运方式;以及改革车站布局,关闭小站,构造以较大车站为中心的营销网络;将车务站段的垂直式组织结构改为扁平式组织结构,形成与市场对接的、铁路内部管理结构与外部市场相连的网络系统等铁路管理体制和运输组织的改革,对增强铁路客货竞争能力,起到良好作用。同时指出,在信息网络技术成功应用于调度指挥系统后,可撤消铁路分局调度,实现铁路局调度的统一指挥,对理顺体制,搞活机制将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实现铁路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武汉北站相邻衔接线情况、现行编组计划、能力利用率,以及现状折角车流和研究年度折角车流情况,分析产生折角车流的原因,提出减少车站折角车流的措施:调整路网编组计划、组织始发直达列车通过、枢纽地方车流组织直进直出工业企业站,以及修建贯通车站上、下行系统的北环线的工程措施,从而有效提高车站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铁路实施第五次提速调图后,货物列车不均衡到达给唐山北站运输组织工作带来的问题,提出改善车流组织的措施。通过优化车流组织方案和车站作业组织,利用经济杠杆,加大考核力度等,加强各部门的联劳协作,提高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8.
丰台西站为适应新体制下运输组织的变化,通过分析车站运输指标和车流变化情况,提出优化列车编组计划;加强车流调整,降低有调比例;组织迂回运输,排除积压车流;优化作业组织,缓解环线压力;加强设备改造,提高车站能力;加强联劳协作,确保运输条件等对策。通过积极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广州枢纽江村编组站为实例,分析折角车流产生原因,以及对运输组织工作的影响,结合车站设备条件、车流方向和列车密集到达情况,提出优化折角车流组织的对策,以提高编组站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0.
刘丹 《铁道运输与经济》2024,(3):107-114+133
粤西地区拥有良好的建筑用花岗岩矿产资源禀赋,结合地区交通状况,发挥海铁联运优势,花岗岩砂石骨料通过铁路运至港口装船。采用底开门漏斗车运输砂石骨料,上游矿区建设集装站设环形装车线及散料快速装车系统,开行矿区至港湾站的循环固定车底直达列车,港口建设港湾站设贯通式砂石骨料卸车线,合理匹配底开门漏斗车与卸料槽的适应性。研究集装站装车作业方式和车站布置形式,确定铁路装车作业流程,通过分析港湾站运输组织方案和卸车作业流程,选择一站两场纵列式港湾站布置形式,按照海铁联运产业政策,结合供应链环节中铁路系统、港口系统和海运及装船系统多要素比选得出推荐意见,为采矿业企业的砂石骨料陆港运输提供智能高效、绿色环保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铁路发展不仅仅在客运方面,重载和货运也在发展。铁路货场是最常见、最基础的铁路设施,也是站场设计最基本的技能。货场布置形式多年来没有太大的变化,自从集装箱结点站开始建设后,在铁道部领导的指引下,开始树立整列进出货场的新理念,此后发展战略装车点,进一步推动了铁路货场设计方式的变革。随着那曲物流中心的建设,为铁路货场设计理念的转变创造了实践和应用的条件。此后,在厦门、成都、贵阳、重庆、昆明、银川、南宁等地结合枢纽改扩建、优化整合既有货场设施,以及调整客货布局,新建了新一代铁路货运中心。结合这些货运中心的建设,谈谈铁路货运中心发展的前景与设计中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2.
编组站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一环,其作业效率直接影响铁路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为了高效、经济地完成列车解编,提高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需要优化编组站配流。通过引入"惩罚系数"衡量到、发列车接续的代价,将配流问题转化为运筹学的运输问题,考虑编组站实际作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以车流接续总代价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编组站配流优化模型,并设计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优化的配流计划,验证编组站配流优化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可以提高和优化编组站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3.
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积极面对新冠疫情、极端天气以及市场波动对铁路造成的影响,发挥全国铁路运输集中统一指挥优势,推动调度安全有序稳定,促进运输效率高位提升,实现货运装车连创新高。在分析安全基础管理、路网能力配置、运力资源配置、运输总体增量、集中统一指挥等经营成效基础上,从充分释放路网运输潜力、稳定货运装车总量、提升天窗组织质量、深化运输提质增效、强化运输生产一体协同、强化调度信息化保障支撑等方面解析铁路运输调度发展经验,提出铁路运输调度高质量发展提升路径,即:全面深化基础管理,全面强化路网运力保障,全面贯通三级调度指挥,全面加强施工维修管理,全面推进调度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十八点统计工作质量,全面强化队伍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将库存理论运用到铁路始发直达运输产品设计,能够有效实现运输服务组织成本与库存成本的有机统一。为实现库存成本在铁路始发直达运输中的加载,在考虑周期非完整情况下的库存成本的同时,将铁路运输和库存成本纳入同一目标函数,在装卸车地库存能力约束下,构建基于库存理论的铁路始发直达运输产品设计模型,确定成本最小的铁路始发直达运输产品设计方案。以赤峰地区至山东省煤炭运输网络为例,设计方案有效降低了成本,有助于吸引客户选择铁路运输,以及辅助铁路运营单位研究调整始发直达运输产品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缓解高峰客流拥堵,提高列车服务能力,通过对各种运行列车组在沿途中间站的停站组合分析,推导出始发站列车发车间隔的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构建以站间服务可达性、列车到达时间、旅客候车时间等作为主要约束条件,旅客旅行时间消耗最小化为目标的非线性0-1规划模型,同步优化城际铁路客流高峰时段的列车停站方案与运行图。根据模型特点设计遗传算法对算例进行求解,验证设计的模型及算法可行,能够为制定城际铁路列车停站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印度铁路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经验表明,在铁路运输资源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通过优化铁路运输组织,减少编组站作业量,开行点到点的区间列车,构建适宜的货运信息系统,压缩机车车辆周转时间,可以有效改善铁路运营效率。通过固定和可移动运输资源的共用,印度铁路承担了孟买、清奈、加尔各答、新德里等城市的市郊铁路运输。印度铁路构建"货车池"制度、减少铁路分局数量、较灵活的价格体系、货运专线规划等,对我国铁路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铁路运输的特点,把新建铁路项目所承担的客货运输量的交流范围划为项目的影响范围,结合影响范围内的客货OD流和相关径路表,分析借鉴公路交通量配流模型,提出新建铁路项目分流运量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具有能力限制的路网重车流径路优化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铁路车流径路的描述和现行优化方法的分析,建立一种在满足运输要求的前提下,使运输费用最小的车流径路优化模型。为使目标函数尽快地趋向满意解,对车流排列序数的初始赋值方法及调整方法进行了设计。以现行“华东铁路网径路图”及运营数据为依据,进行车流径路计算,取得了满意的径路方案。  相似文献   

19.
快运产品设计是铁路快捷货运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铁路快捷货运产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铁路快捷货运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内容和机理.基于流程再造,对快捷货运产品进行完善设计,提出细分和强化既有快运产品,开发诸如多式联运、高速、客车化、运输组织创新的快运新产品.以特快、快速、普快三类快运产品划分为标准,设计运输组织优化步骤,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铁路快捷货运产品设计和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