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虚拟经济的本质及影响实体经济的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虚拟经济的本质是一种价值权利的转移,它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具体生产过程,利用人们心理预期变化所造成的短期市场价格波动来赚取价差收益.在虚拟经济交易过程中,价值权利所代表的实物资本的物量和用途并未发生变化,也没有创造出新增价值,而只是实现了交易各方的货币收入再分配.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关键性因素是虚拟经济的市场流动性,只有保持虚拟经济的适度流动性,才能真正起到改善实体经济融资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功能.实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虚拟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经济的虚拟化极大地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展。然而虚拟经济它本身不能创造价值,其利润的价值来源于实体经济。所以,虚拟资本能否实现价值增值,必须以企业实体资本运作的有效性为前提,它的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这种虚拟经济一旦脱离实体经济,走上自身盲目扩张的歧路,就会异化为泡沫经济。泡沫破灭,必将给实体经济同时也给虚拟经济自身造成灾难性后果。为了避免我国在现阶段因虚拟经济过度远离实体经济而引发经济危机,必须警惕由资产价格泡沫化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必须使货币政策的应用,主要是针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实行结构性调控,以促进实体经济向高级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的经济系统。因为两类经济的运行规律不同,两者间经常会出现矛盾,从而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及增长。当前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的结果。正确处理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关键是一方面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要掌握好虚拟经济发展的"度"。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7年之后,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典型现象,具体表现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和实体经济变量即产出和物价变化的脱节.用现存的货币经济学理论均不能有说服力地解释这些现象,为此需要研究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研究虚拟经济格局下货币供给行为及货币供给量变化对于物价变化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论证在虚拟和实体两部门经济结构下,现代经济周期运动的不同阶段出现的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背离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对于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货币政策对策.  相似文献   

5.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共同促进着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研究发现两者发展中所表现出的互动性共同助推了整个经济水平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间的关系始终一致。通过分析发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作用路径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健全的资本市场体系能够使利率如实反映资金存量的变化状况,避免了因利率水平下降而导致的贷款需求扩展和资金缺口扩大风险,实现资本的最优配置,进而实现对整个实体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反之则会因为资本运营的低效而阻碍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实体经济也通过其初始发展路径与具体变迁方式直接影响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未来应充分发挥我国资本市场中各类金融机构的效用,为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持续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提升其在资金配置上的效率;通过诱制性变迁实现实体经济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助推效用;减少实体经济波动,增强金融类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济周期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并已经形成了各种理论。将世界经济周期理论划分为实体经济因素分析和虚拟经济因素分析两大类,从实体经济因素的角度归纳出世界经济周期的6种关键诱因,分别是投资过度、需求不足、生产成本变化、技术革新、农业收获波动和房地产市场变动等;从虚拟经济因素的角度归纳出世界经济周期的4种关键诱因,分别是货币流动量变动、信用扩张收缩变化、负债过度和心理与预期因素等。在理论梳理基础上,发掘其中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7.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经济的发展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并服务于实体经济,以促进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虚拟经济既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又可阻碍实体经济发展,因此具有两面性。我国需要制定正确的策略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使虚拟经济得到健康发展,对实体经济产生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虚拟经济是指在货币、证券、股票、衍生证券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相对脱离实体经济的一种经济活动。它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产物,又服务于实体经济。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适度发展虚拟经济,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虚拟经济自产生以来,在对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时,其过度发展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美国次债危机以及此后席卷欧盟各国的主权债务危机,不仅导致实体经济的巨大损失,也进一步暴露了以金融部门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的脆弱性.通过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分析,提出我国今后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引导资金合理流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推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性冲击与资产价格波动的研究发现,我国存在着显著的流动性冲击引致资产价格波动的现象,但不同发展阶段有明显的差异:1991年以前,流动性冲击的产生原因单一,主要来自内部多变的信贷政策,且具有影响对象单一、作用周期偏短和效应发挥存在时滞等特点;1991年以后,流动性冲击的产生原因兼具内生性和外生性,不仅源自内部政策,而且也可能源自外部危机冲击,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体系对于流动性冲击的反应显著快于以物价指数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是国际金融资本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危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国际金融危机是资本形态发展到国际金融资本时代,以虚拟资本为存在方式下的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国际金融资本扩张过程中,通过两个基本制度的设计构建了世界经济秩序的基础:一是在货币领域,以美元符号化为基础的国际信用货币体系的建立,解脱了实物对资本的束缚,货币纯粹脱离开贵金属,虚拟资本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造成了全世界的虚拟经济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资本的依赖;二是在生产领域,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资本在全球内安排产业结构,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到资本主义的统治体系中,造成了全世界在实体经济方面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实体经济的依赖。金融自由化成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流动的纽带,使得全世界的经济循环流成为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资本为主导的循环圈。国际金融危机不过是这一体系出现问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金融海啸"本质特征的动态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三次泡沫经济危机的动态追溯与分析得出结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时出现巨大泡沫是导致“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金融创新工具的滥用和监管缺位是其帮凶和推手,而资源金融的炒作贯穿危机的前后,加速了泡沫的形成,并重创了实体经济;美国“金融海啸”极有可能把世界经济拖入深度衰退的泥潭。中国应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努力避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时出现巨大的泡沫;在泡沫彻底破灭前不要轻易“救市”,在泡沫彻底破灭后则要果断“救市”,方法要科学,要善用预期、用好预期。  相似文献   

13.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普遍实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这一实质没有改变,只是具有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危机的新的形式——它以需求过剩的假象形式存在。形成现代危机新形式的逻辑是:直接生产过剩的传统经典危机→虚假需求膨胀→虚假需求过剩而实际需求不足的现代危机。消除金融危机的出路似乎不是"救市"而是"治市"(治理金融市场)和"救实"(救助包括增加人民实际收入在内的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4.
金融结构作为虚拟经济范畴,其变迁归根结底是由实体经济范畴的企业发展引起和推动的,金融结构是适应后者的发展要求而变迁的。随着生产力社会化的发展,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产权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就要求金融结构变迁。金融结构及其变迁是企业社会化发展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认为马克思最早系统地研究了虚拟资本问题。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关虚拟资本属性的阐述入手 ,分析了他对虚拟资本的扩大和减少及其与实体资本运行关系等问题的深刻认识。这有利于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识和研究当代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 ,提高驾驭虚拟资本的能力 ,防范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6.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来看GDP,对于理解、完善GDP核算,打破GDP崇拜有重要意义。通过探讨GDP的定义、核算方法、作用及改革GDP核算的思路,提出了设立实体GDP和虚拟GDP账户的设想。GDP的核算方法存在逻辑主体不一致和缺乏对生产关系的深入分析这两个问题。设立两种账户的根据在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可以分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劳动可以分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实体GDP主要统计生产劳动创造的新价值,虚拟GDP主要统计非生产劳动所分割的新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影响范围之广、破坏之严重百年一遇.这场风暴是由于美国虚拟经济的虚假繁荣、严重偏离实体经济和信用的恶性膨胀而引发: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引发的经济周期性衰退和劳动人民消费能力不足是爆发危机的基础.危机已经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正在向实体经济迅速蔓延.为了保持实体经济稳定发展,国际社会要摒弃歧见,协力合作,积极采取务实而有效的政策措施防止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扩散,维护世界金融的稳定和有效运转,恢复市场的信心和信用关系,促进实体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美国再工业化不仅影响全球制造业的现有格局,而且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期而遇,因此,中关两国不可避免在一些产业上产生“交集”,构成“头碰头”的正面竞争。面对美国为缓解金融危机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而开启的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我国应从国家竞争的战略层面高度关注这一发展态势,正视国内制造业成本上升现实,实施内需主导型工业化战略,改善企业宏微观经营环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