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孙子兵法·计篇》说:“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意思是,要从五个方面分析研究,比较敌对双方的各种条件,以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孙子兵法》论述了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提出了“道、天、地、将、法”等“五事”,认为要  相似文献   

2.
刘琳琳 《玩具世界》2012,(12):53-55
文化理念的解析与思考在中国古代,我们的先人们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皆有道","道"在此代表一种生存哲学、一种理念,在现代社会,这种理念的核心表现文化,文化是积极地干预、支配和改造内心与行为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及根据这种生活方式所设计、创造的产品。文化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结果中,文化不断得到发展,设计成为文化较好的表现手段。以日本为例,作为一个四面比邻海水的国家,水与水中生物在他们的生命、生活中有较我们更为密切的关联:水中孕育着生命,生  相似文献   

3.
庄子哲学十分丰富,美学思想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庄子美学的核心就是自然之道,强调了"道"的自然性和美的合规律性,而这些思想也淋漓尽致的体现在我国几千年存留下来的建筑至宝——传统民居上。无论从选址、取材、布局、到室内外环境,传统民居都体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朴素生态观智慧。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是用来指导作战的,但其指导思想同样适用于解决农村电网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兵法云,经之以五事,授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天者,  相似文献   

5.
<正>世上无不可用之人,只有未被发现的人才和不会用人的人1."无为而治":老子在"自然和谐"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流传远古的无为管理思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任何社会经济的运行都要遵循"道"的规律,具有天然的和谐性,因此,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必须是以"道"的规律为指导的管理。老子提倡"无为",实则"无不为"。这里  相似文献   

6.
《老子》的“无为”学说似有几分当代西方所谓“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的政府”的小政府主义的意味。然而,《老子》的“无为”并不局限于政治学领域,它所要“无”的是文明社会的本质规定性。《老子》四十八章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此处的“为学”主要指学礼,此点《庄子·知北游》阐发得明白:“‘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道也’,故曰:‘为道者日损。’”《老子》五十七章又说:“天下多忌讳,而人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人自化;我好静,人自在;我无事,人自富;我无欲,人自朴。’”这里的“法物”二字,在帛书《老子》甲、乙本中仅存“物”字,而傅奕本、景福本中作“法令”,在《淮南子·道应训》、《文子·道原》、《史记·酷吏列传》和《后汉书·东荑传》的引文中也并作“法令”。显然,《老子》的“无为”是对文明社会的生产技艺、生产工具、礼仪规范和法令制度的否定,其所心向往之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正是无为思想的具象化图解。《老子》无为社会的理想,既是对远古蒙昧社会的挽歌,又是对现实文明社会的谤文。  相似文献   

7.
庄子的《庖丁解牛》(《庄子.养生主》)只有几百个字,但却包含深刻的哲学道理与处事之道。本文从庄子的《庖丁解牛》的寓言中看"道"与"技"的关系及相关问题,并结合审美心理描述中的特征,看"道"之回归中的"内游"之境,领略艺术创作的审美之"道"。  相似文献   

8.
李翔 《中国石化》2007,(3):70-71
《孙子兵法》卷一《计篇》论及胜负之道时说:“故经之以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意思是说,两军对垒,观察五个要素,首先看上下是否同心同德,其次看天时地利,  相似文献   

9.
"道德"一词曾出现于老子的"道德经".依老子而言,道,是本源的意思;德,则是指规律.可见,道德本来并不是什么空洞的说教,而是讲符合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东西.时下,企业界流行一种新的资本理念:道德资本,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新课题.作为中央编译出版社"管理人译丛"的总策划和阿莱霍·何塞·G.西松教授<领导者的道德资本>的译介者,很愿意在此介绍一些情况并分享我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0.
读《老子》一书,开篇即遇到一个老大的疑惑。《老子》说:“上德无为而无不为”。既“无为”,又怎么能“无不为”呢, 原来老子讲的“无为”,不是什么事都不干。正如庄子说的:“清静因应,无所不为,谓之德人。”《老子》说:“图难于易,为大于细。难事作于易,大事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里,我们就可以略知什么是“无为而无不为”了。南怀谨老师说:“实际上道家的‘无为’,也就是‘无不为’,以道家的精神做事做人,做到外表看来不着痕迹,不费周章。譬如盖一栋房子,就在最初,把这栋房子将来可能发生的毛病…  相似文献   

11.
与《老子》略有不同,庄子更倾心于一种无为的精神境界。《庄子·刻意》日:“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焉则平易矣。”《庄子·大宗师》假借孔子之口曰:“(方外之人)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终  相似文献   

12.
都说班组是各项工作的最终落脚点,班组管理得好坏,班组长的思路清不清是关键。近日,芦岭煤矿综采二区三班班长曹道全在班委会上说出了自己的治班之道。保安全。为了推进安全精细管理,三班召开了"安全管理恳谈会",全班人人出谋划策,归纳总结了"986链式流程"管理工作法:执行好班前9项礼仪,  相似文献   

13.
六亲不认:当今六亲泛指亲属。其实,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一据《左传》说,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二据《老子》说,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三据《汉书》说,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后人比较赞同第三种说法,因为此说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是最亲近的。  相似文献   

14.
当下,"做人"忽然成为热门话题、流行词汇。"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先做人,后做事",在学术论文、领导讲话和教师讲课中频频出现。你我他皆为人,这人究竞该怎么做?思之再三,窃以为不过三点而已。一日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咱知也罢,知人也好,最终都是为了获得一种清醒的自我意识。"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改写的老子格言是蕴含人生大智慧的。现代心理学也认为,自我意识的完善,是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二日能了解他人,接受他人。社会性是人的本性,谁也不可能离开他人而…  相似文献   

15.
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年收入700亿美元,涉及石化、医疗、生科、电子等多产业的跨国集团,在世界性经济低迷的惊骇巨浪中,依然能够扬帆启程、持续发展,这其中必有独到之处。感悟台塑学习,提升思维理念。我们从中悟道:一是学到什么;二是反思什么;三是提升什么。学到什么1.认识理念的洗礼在王永庆这些台湾实业家身上体现的,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矛盾,而是两者的高度融合。国学思想博大精深,王永庆把它深耕在台塑中。一阴一阳的《易  相似文献   

16.
领导的素质修养———《老子》领导艺术再探严峰《老子》一书蕴含着丰富的领导智慧,其中关于领导素质的论述尤为精到。关于领导素质修养,老子着重从身体健康、道德高尚、智能卓绝几个方面提出了修养之道。一是在身体素质方面,老子主张养生。撮其大要:①“道法自然”。...  相似文献   

17.
段俊平 《化工管理》2013,(13):110-111
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文化讲究的是刚柔相继的管理之道,在刚柔的关系中;老子崇尚以“柔”克刚,老子在以水和金论述刚柔的关系时曾说;  相似文献   

18.
"安全为天,本质为重",这是大庆钻探钻井二公司安全管理的第一要务。在实践中,二公司不断研究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创新钻井安全管理新模式,从公司到基层共同打造"三把锁",安装"三道锁",为员工"保驾",为生产"护航",构筑钻塔下的安全长城。2012年,公司年进尺完成206万多米,交井1632口;2013年4月15日,已打进尺58万多米,交井448口;最  相似文献   

19.
在去年开展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将以"一化二论三佳"活动为主线,坚持经常性教育与定期考核相结合,通过舆论引导职工履行岗位道德规范,推动全厂职业道德建设的深化。"一化"就是"言行举止文明规范化",即职工进厂内的穿戴、进餐、洗澡、乘车、接打电话等言行举止要文明规范。具体我们抓好三件事:一是开展"献一句文明用语"活动,发动职工人人参加,分别设立"组织奖"和"采用奖"以资奖励;二是开展"我要文明规范"演讲会,分基层支部和厂两级选拔赛和决赛,参加决赛者必须是典型突出的行为文明规范的先进代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封建社会明朝万历年间的洪应明,从古代儒、道、释诸子圣贤的思想体系中汲取养分,以语录格言警句为体例,编撰了《菜根谭》一书。他在参悟老子《道德经》时曾说道:"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