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梦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7)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我国自此进入“五位一体”建设新时期,生态文明教育如何与社会主义建设五大方面有机融合并实现本土化发展,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及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邬移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143-145
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对高校来说势在必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该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宗旨,培养具有生态自觉和生态能力的新型劳动者为目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自然观、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法律法规的教育以及生态行为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3.
谢志昂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4):139-140
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出发,宏观视域下大学生责任感包含自我责任感和他我责任感。在社会剧烈转型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要求。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自我和他我意识的缺失和淡化,是我们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一道问题,通过原因分析找出对策,加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应从理想和信念教育、角色意识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校园环境入手。 相似文献
4.
5.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已被广泛使用,它以其短小精悍、主题突出、适合翻转学习和移动学习等特质,正变革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微课程开展高校“四史”教育,有助于精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激情,以及使教学评价趋于多元。因此,教育者要搭建智能化的学习平台,研发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构建独具特色的设计理念,应用互动性的教育技术,进一步强化高校“四史”教育的微课程建设,实现高校“四史”教育的传统课程和微课程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6.
“涉身认知”揭示了传统认知的重要缺陷,突出了认知的涉身性、体验性和情境性等特点.将“涉身认知”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启示:从大脑认知的传统教学转到身心投入的主动体验式学习.这种模式的转换必将驱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参与等环节的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李俊琦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0,(5):60-66
当前,56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已进入紧张的建设方案全面实施阶段。双创教育作为深化高职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随着建设方案的系统推进,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深度融入专业教育,助力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本论文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对正在进行的高职专创融合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专创融合理念、方法与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并提供了理论思考和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成果。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四个自信”价值取向的融入。因此,要坚持从积极打造启发式的培育模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着力占领网络思政的主阵地三个方面将“四个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陈学凤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62-65,69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在全球化、科技滥用、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问题显得更为重要。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当前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必须要引导大学生接受和认同生态价值观念、绿色行为方式和生态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0.
11.
“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目标与思政的最终目的“立德树人”形成高度统一,根据心理学课程的自身特点以及教育未来发展趋势,从课程思政视角探索对“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有助于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能够在“大思政”格局下为心理学课程实现课程优化提供有效路径。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教育心理学”课程需要创新出一条既符合思政要求且能促进课程本身与学生共同实现更好发展的教学路径。在“三全育人”要求、协同效应理论和全人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教育心理学”基于已有的现实教学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呈现新常态,在高度、深度、宽度、长度、特色上均表现出新突破,包含了社会主义事业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是融通“五育”教育体系的重要渠道,是回归劳动教育本体价值的根本方法。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全育人”理念的视域下,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结合“LABOUR”六维劳动模型,从课程设置、态度与情感、技能与行动、创新与创造、效能、习惯六个维度探索劳动教育实践路径,为高校有效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高校立德树人,要坚持一切从培养人才出发,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舞蹈教育有着强大的宣传教化功能,有益于高校德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修养品德、增强身心、健全人格、陶冶情操,有其重要而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赵晖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164-165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愈加重要,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平台。在当今建设中国梦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新媒体为研究视角,深入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一系列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变化,使得大学生认识和思考问题更加理性、务实,同时少数学生理想信念有所淡化。当前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对社会思潮的研究与引导,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提高整合能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潘运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17-18,22
现代公民社会包括私人领域、社会组织和公共领域等要素,体现人本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放性、参与性等基本社会价值和法治原则,形成以契约精神为基础,以公民精神为集中体现的公民文化。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价值取向、教育形式和主体性均提出挑战,应该引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孟敏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4):98-99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形态,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高校要注重网络伦理建设,提升教育队伍,丰富教育内容,重视心理指导,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杜月菊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4):118-120
当前的经济危机使本来就不乐观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思想道德教育只有将就业问题纳入其中,才能提高其实效性和生命力。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应有机整合“两课”内容,采用以“品格为基础、健康为保障、就业为目标”的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交叉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艺军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6):16-19
本文通过对生态及生态文明溯源,阐释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与四大文明建设的关系,分析了和谐社会视域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勾画了生态文明建设应采取的路径。经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