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性,在法人治理结构的设计上有许多缺陷,而表决权信托制度能够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改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剖析美国法中表决权信托制度的基本原理入手,分析了股东表决权信托制度对我国的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现代公司是由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组成的。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看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都是为解决公司代理问题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具体地说 ,公司治理是要解决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 ,内部控制是要解决经营管理者和下级人员之间的代理问题。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处于公司组织结构和运营过程的不同层次 ,二者既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 ,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起点 ,内部控制是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机制,实际是一种制度性的安排,它是在法律保障的条件下,处理因两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的一整套制度安排,是我国公司制改革实践和立法中迫切需要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委托-代理理论是目前公司治理研究中的主流分析框架,也是指导实践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以代理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来探析现金股利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公司治理在根本上就是对代理问题的治理;而现金股利能够缓解代理冲突,发挥公司治理效应;现金股利与公司治理的有效结合能够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5.
李吉林 《全国商情》2009,(14):78-79,81
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下,出现委托代理问题,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就必须解决委托、代理双方的矛盾冲突,建立一整套良性的监督与激励机制,从而导致了公司治理的产生.而会计监督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实现权力制衡的制度安排,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的成效.本文在委托代理观下,分析了公司治理与会计监督的本质,公司治理与会计监督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加强会计监督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机制。以"国美控制权之争"为典型案例,分别从"董事会中心主义"导致权力滥用、"委托-代理关系"引发逆向选择的道德风险、缺乏对利益相关者有效的激励与监督三个方面剖析了造成"国美控制权之争"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通过对内理顺委托-代理关系、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对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公司外部治理的思路。国美电器控股权之争是中国公司治理的经典案例,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近引入的CFC(即受控外国公司)立法具有形式上的合理性。从立法目的看,它是一种合理的反避税措施;从经济角度看,它符合税收中性原则,与我国的会计制度有机接轨;从法律上看,它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税收领域的反映;从制定时机上看,它是国内外汇管制制度的替代物,也顺应了国际上打击有害税收竞争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旨在通过公司所有者对其代理人的监督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其实践效果取决于立法对该制度设计的合理与否。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但却没有规定公司在股东派生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赋予公司在股东诉讼中的第三人地位,但是其制度设计不够严密。本文从诉前、诉中、诉后三个阶段分析了公司在股东派生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9.
表决权信托是信托机制在公司法领域的拓展和创新,它是以股东表决权为客体的一种特殊信托,其功能丰富,常被用来平衡股东利益、保有公司的控制权、确保公司管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障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公司融资、提高公司决策效率等.然而在我国公司运作实践中已经存在表决权信托的情况下,现行<公司法>并未对表决权信托制度作出规定,这对公司的良性发展不利.因此,应在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和<信托法>中增加对表决权信托的规定,把表决权信托纳入我国法律体系的调整范围,从而建立我国表决权信托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股东表决权征集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各国表决权征集的立法规范入手,探讨了投票委托书的内容格式、征集人主体资格、征集程序、信息披露的立法规范问题,剖析了"胜利股份之争"案例,给出了完善争国表决权征集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公司资本制度是现代公司的基本法律制度,其立法的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着公司资本制度模式。安全、效率和公平是公司资本制度价值目标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和影响公司资本制度价值取向的变化依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文章在有关研究成果和法律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立法价值取向及资本制度的选择。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治理体制中其他要素的治理质量。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体系包括权利与义务、运作效率、组织结构、薪酬激励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五个要素。基于董事会治理实践的数据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的优势是董事会治理体系能够有效反映董事会治理实践的全貌、独立董事制度引入上市公司后已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足之处是上市公司董事会缺乏必要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今后的董事会治理改革中应注意加强董事会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以及独立董事对大股东和经理层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3.
从胜利股权之争看股东表决权代理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东表决权是股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股权高度分散的证券市场,表 权代理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借鉴美国股东决权制度的先进经验,尽快完善我国相关法制,代理人资格与人数,委托表决权的上限,委托书的期限,股东的提议权,信息披露问题及反欺诈补救等方面都应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现有公司治理结构下股票期权有效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在激励经营者提高企业长期经营业绩以及吸引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下,其效果受到了限制。结合我国实际,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股票期权有效性的建议是:对国有股、法人股适当实行限制表决权制;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职能作用;加强对资本市场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制度性缺陷是恶意经营产生的主要原因,必须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立法上、制度上的完善、变革和创新,为在公司内部对恶意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的防范创造良好的内部治理机制条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引用"双重代理"概念,构建代理成本与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关系模型,研究双重代理成本对公司资本投资决策的影响。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从政府控制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了探讨。以公司的投资行为为主线,以代理成本和政府控制为考察对象,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环境两个方面对公司资本投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类代理成本均显著的导致了过度投资,相对于私有产权的上市公司,受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的第一类代理成本所带来的非效率投资更加严重;而对于第二类代理成本而言,微弱的证据表明,政府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由此引起的公司非效率投资。  相似文献   

17.
股东通过质询能够有效消除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继而减少两权分离后的代理成本,形成合理的公司治理。我国公司法上的股东质询权在行使方式、程序以及侵害后的救济方面存在着重大缺陷,应在斟酌各国立法成果的基础上在未来公司法修改中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公司并购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优胜劣汰机制,具有调节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当前,我国公司并购存在诸多问题。从法律角度看,就存在着法律规范不系统、不统一,缺乏实践指导意义等问题。因此,完善公司并购法律体系,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是委托—代理和企业的不完全契约。从实践看 ,目前在发达国家主要存在两类形式的公司治理机制 ,即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两者在股权结构、组织结构、市场环境、法律制度、激励方式上均存在差异。英美模式侧重于依赖市场机制 ,而日德模式更倾向于公司内部的治理。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司法》采用大陆法系“二元制”公司机关构造,通过监事会对董事进行监督;同时,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为宗旨,我国上市公司又引入了英美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在职权上虽有重合之处,但监控功能却各有优劣,立法应从制度安排上保证两者的有效、协调和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