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极品“富岗”牌苹果卖到 50元 ,这并不是天方夜谭 ,而是发生在内邱县太行山深处岗底村的真实故事。十几年来 ,该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全村人均纯收入近 30 0 0元 ,村集体资产达到 2 70 0多万元。谈起这些 ,岗底村村民交口称赞 :“多亏了杨双牛这个好支书。”在父老乡亲的期盼中 ,杨双牛挑起了支部书记的重任 ,为此他牺牲了自己发财的机会。岗底村曾是内邱县深山区最穷的村之一 ,杨双牛从小就吃尽了贫穷苦头。 1971年 ,杨双牛报名参了军。在部队靠着山里人特有的顽强精神 ,三年下来他成为了技术标兵和理论学习骨…  相似文献   

2.
无锡县华庄镇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又升起了一颗新星:嘉禾村,1994第一次成为华庄镇八个亿元村之一,在两个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迈开了新的一步。该村紧靠华庄镇新工业区及苏锡公路,全村人口1789人,耕地面积1400余亩,现全村共有集体企业7个,个体私营企业8个,企业固定资产3472万元。去年,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03亿元,销售8347万元,利润120余万,人均年收入达3548元。全村1994年度经济总量居全镇24个行政村中第六位。  相似文献   

3.
孔匠农业的问题与出路史小军孔匠村位于晋城市郊区南村镇西北面一公里处。全村138户,509口人,拥有耕地470亩,人均9分地。1993年全村社会总产值达2376万元,其中村办企业“五厂四矿”占全村总产值的70/以上。总收入2172万元。人均纯4050元...  相似文献   

4.
靖城镇草坂村,全村共有28个村民小组,1110户4698人,是全镇第一大村。1993年,全村社会总产值466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274万元、农业总产值1701万元,分别占社会总产值的57.3%和36.5%;农民人均纯收入1694元,村级集体生产性纯收入40.3万元。工业总产值占据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实现由农业型向工业型的  相似文献   

5.
平定县里社村过去是全县有名的穷村,3700多口人,守着人均不足8分的耕地,每年都要吃国家返销粮20多万斤,外欠债务高达30万元。1978年时,全村经济总收入仅104万元,人均纯收入144元。经过十年发展,全村共办起11个企业,百万元以上产值的企业就有5个。1988年全村总收入达  相似文献   

6.
岗底村位于内邱县西部深山区。14年前,这个村山秃、水浑、人穷,“天睛渴死牛,下雨遍地流”,“九龙山下穷山庄,傻愚穷名传四方”。而现在的岗底村,是名副其实的小康村,1998年全村拥有以富岗集团公司为龙头的12家集体企业,全村集体资产总值56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2100万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岗底村之所以能够巨变,在于该村狠抓了以治山为主的基础建设、科技兴农、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四项工作。其经验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和各级领导的肯定。国务委员宋健同志誉之为“太行山中一颗星”。该村被林业部命名为“全国绿化千佳村”,被科…  相似文献   

7.
土库村位于鄂东北麻城市的丘陵地带,与武汉市新洲区徐古镇接壤,是进入麻城市夫子河镇的第一村,距离武汉90公里。全村有39户,1433人,劳动力863人,耕地面积1279.5亩,其中水田1021.5亩,旱地面积258亩,人均耕地0.8亩。2003年全村上报的农村经济总收入231万元,纯收入173万元,人均纯收入1595元,低于当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1027元。  相似文献   

8.
清河县油坊办事处柳林村座落在卫运河畔,全村共有160户,684人。1988年前,柳林村是一个贫困落后村,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中,它却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共富强村之路。如今市场繁荣,村民生活富裕,真让人羡慕。目前,该村经济活跃,家家做生意,户户经商办企业。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3700元以上,最富裕的户年收入达到35万元。最落后的户年收入也在3万元左右。每户有彩电、摩托车,还有9户购买了中高档轿车;就在这短短十余年间,柳林村何以走出了共同富裕之路?其主要经验和做法是:1988年,全村年人均收入不足800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  相似文献   

9.
他,没有轰轰烈烈的政绩,没有叱咤风云的壮举。他凭着自己执著、务实的工作作风与开拓创新的精神,带领龙华村的百姓修街道、搞绿化、挖水沟、抓稳定、促发展,使一个“脏、乱、差”的落后村旧貌换新颜,使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高达4200元,为龙华村的发展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0.
如今的黄家山村变了。山变绿了,村变富了,人变美了。到1995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达33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313元,村民生活步入小康;村党支部连续五年被评为出席县的“先进党支部”,成为燕山脚下一颗璀璨的新星。这一切都饱含着村党支部书记刘凤的心血和汗水。勇挑重担的  相似文献   

11.
愿赌服输     
颜夏 《经济》2004,(3):93
听明友讲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在冰山上探险的人,在夜幕中不慎掉入悬崖。在风驰电掣下坠的刹那,他的脑海浮现出:“这下全完了。”但突然,有东西使劲把他往上一拽,他意识到腰上的保险绳起作用了,于是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绳索。就这样在极度的寒冷和恐慌中过了很久,忽然有个声音说:“我是神,你信吗?”遇险的人顾不得多想,连忙说:“信。”这个声音又接着说:“如果相信我,就把身上的绳索解掉。”悬在空中的人犹豫了,犹豫过后,他选择了更紧地抓住绳索……第二天清晨,救援人员赶到时,这个人仍然紧紧地  相似文献   

12.
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厂房,一幢幢花园式的农舍,一片片繁荣昌盛的景象,构成了宝安区石岩镇水田村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水田村几年前也比较穷,戴上了“欠发达”的帽子,村里只有6家企业,人平收入2000多元,负债几百万元。但是,这些年变了,渐渐富起来了,至1996年,已发展到60家企业,拥有16万平方米厂房,人均收入5610元;2000年上半年全村人均收入又达3000元。说起水田村变化的原因,村民们都说村里有个好班子。 1993年,新一届村领导班子产生,村委书记刘仕华走马上任,他一张和蔼可亲的脸上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新班子共有5名干部,…  相似文献   

13.
自1984年杨茂华担任蚕沙口村党支部书记那天起,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在党员群众大会上,他提出了“夯实基础、依托资流、多业并举、共同致富”的战略思想,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他带领两委一班人及广大党员、群众开荒1300亩,解决了全村吃饭问题。与此同时,又建起了3000亩的养虾场,并出台“谁开发、谁受益”的政策。从1985年至1989年的5年时间里,全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700元猛增至3300元。从1990年到1994年,杨茂华及他的一班人又加入了对外开放办工厂的行列。村里投资40…  相似文献   

14.
城门镇濂江村位于福州南台岛北端,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199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04亿元,企业总收入1.02亿元,村财收入52.96万元,1998年2月被福州市政府评为“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并授予“亿元村”称号。这个村前几年曾负债27万余元,是城门镇较为贫穷的一个村,而如今  相似文献   

15.
南皮县东北部有一个3000多人的大村落,名曰小集村。这个村是南皮县首屈一指的富村。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元,集体收入300万元;村办企业年产值400多万元;这里的村民精神文化富足,林立的电视天线插遍了家家户户,如网的电话线串通了每户人家……村...  相似文献   

16.
平定县城关镇西关村,位于县城西边。全村1700口人,人均耕地只有0.4亩。就是这么一个人多地少的村子,1992年全村集体总产值达到600多万元,人均收入1000元以上。是什么使得西关村有如此好的效益呢?是村办企业。  相似文献   

17.
在宁晋县 ,曾多年流传一个俗语“两台 (营台和尧台 )加一白 (延白 ) ,三大腻味” ,因为这三个村是全县有名的穷村、乱村和难村。 1997年 6月 ,33岁的赵子跃经全村乡亲的推荐和全体党员的选举挑起了延白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干实事树形象群众拥护的是团结、务实干实事的领导班子。赵子跃最清楚明白这一点。他经常对村干部们说 :“当干部要廉洁自律 ,乐于奉献 ,勇于创业 ,干一任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更要对得起父老乡亲。”在他和村主任赵庆须的谋划下 ,经过全体支委的精心讨论研究 ,先后实施六大“民心工程”。———投资 85万元建设渠道防…  相似文献   

18.
梨树县蔡家镇敬友村地处东辽河沿岸,位于国道102线路边。全村共有耕地700公顷,3026人,797户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23公顷,是个比较典型的人多地少的村。包产到户后,随着人口的逐年增长,耕地的逐年减少,特别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村的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基本上是1/3时间用于经营土地,2/3时间农闲无事可做,形成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近1年多来,这个村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下,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发挥自身优势,在积极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努力在多种经营上作文章,使全村人均收入逐年递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4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800元,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了解到该村的多种经营有三大特色,很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平定县里社村共有970户,3700口人,耕种着2589亩土地。1988年工业产值为1372.8万元,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430万元的96%。实现利税173.5万元。村办企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农业生产。1988年全村粮食总产98.5万公斤,亩产390公斤,使这个人均只有7分口粮地的村,在满足生产和生活用粮的基础上,向国家售粮10.8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3.3倍。  相似文献   

20.
前社庄村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山东、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隶属于聊城市冠县斜店乡,全村总面积2860亩,耕地面积2227亩,人口1669人,人均耕地1.38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村坚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昔日“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地方,如今形成全国最大的黄瓜市场。2001年全村贸、工、农总产值达到了8500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1870万元。在龙头市场带动下,前社庄村加快了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到2001年底,村办企业8个,个体服务业130多家,年产值和营业收入达3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