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se the Report on good corporate governance (Olivencia Report) from an ethical point of view. This report was drawn up by a group of experts at the request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f the Spanish Stock Exchange Commission (Comisión Nacional del Mercado de Valores), in winter 1998, and began to be implemented over late 1998.This paper is the result of several sessions of discussions with businessmen and managers about the role that can be played by the Olivencia Report, its virtues and weaknesses.Our general criticism is that this Report sets out from a concept of the company as Shareholder and not as Stakeholder. This approach affects three concrete aspects of the report that we analyse in greater detail:– The affirmation as to the company's ultimate objective.– The role of the independent non-executive consultant.– The role of the vice president.We believe that this code could be very important and useful for guiding future trends in companies governing bodies, but we think that these weaknesses in its approach represent a lack of ethical sensibility and that it does not match the moral level of a modern society.  相似文献   

2.
刘福敏 《中国商论》2021,(6):134-136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愈发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又间接引导着公司治理方向以及规范着公司治理行为。本文以当当网的公司治理行为为例,分析当当网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统一企业价值观、构建完善企业文化体系、建立第三方辅助决策机制等建议,以及处理好企业文化和公司治理之间的协同发展,旨在促进我国企业的平稳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顺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是企业保持持久生命力的关键。两者相互依存,又互有区别。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相互依存来自两者之间的匹配协调,两者的区别根源在于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之间的匹配协调是动态的,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两者需经适时调整,以达到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许广义  薛飞 《商业研究》2005,(5):147-148
由于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地解决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中个人投资者监督成本内化和收益外化的"搭便车"的现象,从而决定了机构投资者本身就是一种解决企业监控难题的制度。不同性质的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的功能定位、市场空间和实际作用的不同,完全可以考虑以机构投资者的多元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所能产生的市场互补和功能整合效应,来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分析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的逻辑起点,详细研究了内部控制的整合问题,包括内部控制整合的基础工作、内部控制整合的框架、内部控制整合的模块,最后以采购为例对内部控制制度整合进行了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6.
毕晓方  周晓苏 《财贸研究》2006,17(4):116-122
管理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对盈余产生影响,对这一现象存在不同的理论解释。本文结合企业契约方对会计政策选择的要求权和管理者对外传递私人信息的需要,研究盈余的操控性应计部分产生的驱动因素,发现盈余的操控性应计部分和公司治理因素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上市公司的控制人不同,操控性应计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The mainstream literature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 in a competitive game played by variously defined stakeholders and thus builds explicitly and/or implicitly on masculinist ethical theorie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insights from feminist ethics, and in particular ethics of care, can provide a different, yet relevant, lens through which to study corporate governance. Based on feminist ethical theories, the article conceptualises a governance model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current normative orthodoxy.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红珍 《商业研究》2005,(12):80-82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股权过于集中,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董事会独立性不强;监事会有名无实等。现阶段,应通过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完善董事责任;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完善小股东诉讼权制度;引导、加强职工参与公司管理等,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李利辉  孙凤英 《商业研究》2005,(12):150-151
现代公司组合主体的多元性必然导致公司权力与利益分配的不平衡,并可能降低公司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并对现代公司各主体之间分配权力与利益实现制衡其最有效途径是建立“高效优质”的法人治理结构。由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法学与经济学共同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所以分别从法学和经济学两个角度对其理论基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及治理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民营上市公司常用的治理机制及治理效应的分析,我们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各种治理机制无论对净资产收益率还是财务综合绩效,都没有太大的解释力,但对托宾Q值却具有极强的解释能力。即使是就托宾Q值而言,股东会议、独立董事规模、两职设置、高管人员薪酬等内部治理机制也没有发挥显著的作用,内部治理机制中的第一大股东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商业伦理的构建——公司治理的一个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琼 《商业研究》2006,(21):61-64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商业伦理正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商业伦理本身并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强制性,但它具有道德意义上的导向性和自我约束性,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商业社会和谐、长远发展的基石。同时,商业伦理也是人们在追求商业利益过程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与其他企业一样,都是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这就意味着现代企业理论中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完全适用于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研究,但由于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主体,是金融市场活动中最重要的中介,其特殊地位导致其与一般公司治理结构之间存在差异。应正确认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各相关利益者关系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准则,完善相关适宜。  相似文献   

13.
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导致了上市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扭曲了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机理。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上市公司逐步形成共同的治理基础。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优化的影响关系框架可以看出,指出股权分置改革通过上市公司股东行为、董事会作用及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等内部治理因素和资本市场定价机制、控制权市场并购重组机制及监督约束机制等外部治理因素影响着上市公司整体治理的优化,从而使后股权分置时代促进上市公司治理优化。  相似文献   

14.
国内有关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意义和作用进行探讨的较多,而有关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影响的系统研究较少.在简要分析了公司治理状况对开展内部审计的影响后,阐述了公司治理变迁对内部审计发展的影响及在新的公司治理环境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最后对在我国基于公司治理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中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公司的健康发展与公司有效治理直接相关 ,而董事会的运作效果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对于建立高校运作的董事会 ,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及实现公司有效治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企业在不同的国家地位不同,管理方式不同,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也不同。比较研究不同国家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从中寻找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将能够有助于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机制下独立董事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董事具有监督公司管理层,评价董事会,树立公司形象等功能,但其自身存在信息不灵、缺乏动力及不能真正独立等缺欠。应从对其功能合理定位,完善选拔机制与选聘程序、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施以对策,以更好地发挥独立董事的功能及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提出以来,国内学者借鉴国外经验对公司治理结构作了大量的研究,对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公司治理结构仍存在诸多问题,阻碍着公司的发展。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是优化股权结构,加强董事会建设,健全、完善公司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指出,传统的公司治理基于物质资本视角,提出了两权分离和委托—代理问题,形成了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观,其实质是支持资本雇佣劳动原则,采用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忽略了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社会资本所有者等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诉求,忽略了公司核心能力的构建,不能适应知识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本文认为,企业作为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所构成的一种特定契约,企业收益是三方合作的产物,三者共同拥有企业产权。因此,公司治理应由股东单边治理调整为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公司治理目标也应从股东至上调整为公司核心能力最大化。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和程度则是它们之间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和X效率都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问题。效率是银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和内部管理能力密切相关。公司治理作为一种企业制度安排,毫无疑问会对商业银行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近年我国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公司治理机制对X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对X效率提升没有帮助,董事会规模对X效率影响为正,两职合一有助于提高X效率,而股权结构和高管薪酬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