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穷书生下海在挫折中摸路我叫刘岩。父母离异后,母亲一人带着我和姐姐过,日子真难。1987年,我高中毕业,由于掏不起学费,没考大学,就和母亲卖服装。那时的想法十分天真,以为经商就能赚钱。由于没经验,进货杂,第一个月就赔进了1000多。第二个月,我动起了脑筋,发现有—个摊床纱裤卖得挺快。我立即到沈阳花30元一条进了货。由于对路,45元一条仍卖得很快。两个月赚了2000多。然而好景不长,其他同行纷纷效仿。我一看还得琢磨新的东西。当时衬衫走俏,我便赶到江苏常熟最大一家批发市  相似文献   

2.
卖气球也有道道任忠义买卖小,道理不小。1983年我刚干个体时,由于没有资金,没有经商的经验,就选择了卖气球这小买卖。当时,上赶上元旦、春节的好时候,卖小气球的生意挺好,但没有货源怎么行?别人怕你抢生意,是不会告诉你的,只能靠自己四处打听。有一天,我突...  相似文献   

3.
我是个性格开朗的郑州女孩,2000年从一所美术学院毕业后,在一位亲戚帮助下移民去了法国。其间,我在跳蚤市场遇到一位浙江女老板在卖旅游鞋,鞋子绝对是新的,每双仅卖8欧元却乏人问津。细看这些纯白色运动鞋,质量和做工都不差,我买一双穿在脚上,感觉很舒服。可是如此“实惠”的东西,法国人却偏偏不买账!也许是出于对女老板的同情,一路上我都在琢磨:  相似文献   

4.
黄爱平诗选     
《华商》2014,(15):74-74
人生如路,脚印的故事 已踩得很深很深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样,成就了母亲的诗章 我总是在一些很安静的深夜 虔诚地打开母亲的诗集 “人到七十古来稀” 然而,她老人家依然犹如晨光 开启我心灵的天窗 每每忆及童年竞情不自禁 大雪纷飞的日子,母亲 在门前扫出一小块空地 撒上一把米 让那些饥寒交迫的小麻雀飞下来 让那些栖息在 我们兄弟姐妹心头的小鸟 飞下来 从此,母亲就在我的人生中 打扫出了,一块神圣的净土!  相似文献   

5.
无线社交鞋     
《中国电子商务》2008,(6):95-95
美国一家科技公司最近创造性地将高科技融入到了普通的鞋子中。每双鞋子都内置有无线模块,可以事先将穿着者自己的地址、电话等个人信息输入到鞋子中。而当两个穿着这种鞋子的人距离在一米之内时,只要双方都将其中一只脚的脚趾朝向地面即可将彼此的信息进行互换。就像是相互交换名片一样。而使用者则可以通过电脑调取鞋子中取得的联系方式。这种高科技的鞋子也是价格不菲,目前700美元一双。  相似文献   

6.
徐之伟 《广告导报》2005,(2):106-106
我的成长道路很曲折,在村里、大队干过,当过木工,是地方上有名的木匠。1986年,我成立了卖蛇胆的公司,当年就成为地方上有名的百万富翁了,1987年公司发展到50多个人,分成三个小组,分别驻扎在深圳、长沙和广州,收购蛇胆然后出口到香港。当时蛇的价格卖得比较好,1987年我们赚了100多万。但是1988年我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导致我们的产品亏掉了180多万。  相似文献   

7.
人生无忧     
杨玲 《饭店世界》2005,(6):53-53
聪明的犹太人说,这世界上卖豆子的人应该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永远不担心豆子卖不出去。假如他们的豆子卖不完,可以拿回家去磨成豆浆,再拿出来卖;如果豆浆卖不完,可以制成豆腐;豆腐卖不成,变硬了,就当豆腐干来卖;豆腐干再卖不出去的话,就腌起来,变成腐乳。还有一种选择;卖豆人把卖不出去的豆子拿回家,加上水让豆子发茅,几天后就可改卖豆芽:豆芽如卖不动,就让它长大些,变成豆苗;如豆苗还是卖不动,再让它长大些,移植到花盆里,当做盆景来卖;如果盆景卖不出去,再把它移植到泥土中去,让它生长,几个月后,它结出了许多新豆子,一颗豆子现在变成了很多豆子,想想那是多划算的事!  相似文献   

8.
<正> 我原来在国营单位上作,下岗后干了个体。在经商的大潮中,倍感生意难做。去年夏初一次偶然机会,我在外地发现一个新型冷饮项目:卖刨冰,十分火热。于是,便在闹市区也开了个刨冰冷饮摊。头天开张,生意果然火爆,一气卖了二百来碗。每碗卖一元,扣除材料费,尽赚180  相似文献   

9.
1996年9月20日下午,刚上班就见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走进办公室。“老大爷请坐,您有啥事要我帮助吗?”“小伙子,今年那个《光彩》还订吗?”“还订。”原来,王大爷在商业街开一个小卖部,他自己不识字,就叫上小学的孙子利用星期天把每期《光彩》念给他听,两年来二十几期从没错过一期。他说马上又到订下年报刊的时候了,来问一问,可不能错过。他说,从《光彩哪儿学到了不少东西;听到了好多新鲜事儿;了解到许多国家新出台的政策;也从那儿受到鼓舞,不再感到干个体没面子了。就拿上半年来说,他听到卖食盐还要有专卖证,否则是违法的…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国度,物产丰富,人民安乐。国王兴之所至,要派遣一位大臣,到其他的国家中采购此国所没有的物品。这位大臣去了许多国家,遍观市井,他遇见一位贤坐在市场中,摊位前却什么东西也没摆。便上前问:“没见您要卖什么东西,在这里空坐着干什么?”贤回答说:“在此卖智慧。”那个大臣又问道“您卖的智慧是什么样的?卖多少钱?”贤回答道:“我所卖的智慧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值500两金子。先把金子拿来,我就对你说出我要卖的智慧。”那大臣心想:“我国中没有卖智慧的。”  相似文献   

11.
《广告导报》2004,(6):139-139
我是出生在水上的人,过去人家讲行船打铁是最苦的,我的家族一直在水上生活。我人生的转折点应该发生在7岁,我母亲连续做了几年的恶梦,说我会被淹死。母亲做了这个梦以后,就非常的着急,她几乎是疯狂地把我弄到岸上。离开了船上的生活,我认为这是我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企业家在成功的背后,有着不同的人生故事。四川天姿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罗艳琴经过多年的打拼,成为花卉产业中的"一方诸侯",其创业经历显得特别曲折。罗艳琴很早就与花卉结缘。少女时期,她常常在课外时间到母亲所在的土陶厂门市帮忙卖花盆。"别人种漂亮的花草,我就只能卖些土花盆?"1999年冬天,怀揣着母亲张罗筹集的10万块钱,25岁的她远离家乡,去省城成都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花店。  相似文献   

13.
古瓶     
厂子不行,父母都下岗了,一家人的生活没着落,父母急。  父亲说,我们也开家饭店,如今饭店的生意还好。  母亲不同意,开饭店至少得上万块钱,我们哪里有那么多钱?  可以去借。  若饭店办砸了,拿什么还?到时一家人喝西北风去?  父亲后来又同母亲商量过几次,母亲仍不同意。  这天吃晚饭时,父母正长吁短叹,祖母来了。祖母手里拿只粗瓷花瓶,说,你们开家饭店吧,没钱先可借钱。饭店万一办砸了,就拿我这古瓶卖,这古瓶市场上卖两、三万块钱。  这古瓶哪来的?真的这么值钱?父亲激动得声音都抖了。  娘家陪嫁的……这古瓶,我先保管。…  相似文献   

14.
范文 《中国工商》2001,(9):39-42
非常时代 非常故事 非常人物 1938年,尹明善生在重庆涪陵乡下一小地主家。1950年,12岁的他和50多岁的小脚母亲,被“运动”到荒山顶上一间他人弃用的茅草屋。一块薄地,几个锅碗,生存难以为继。 体力不足以种田出粮,只能靠智力养家糊口,尹明善决定“做生意”。他从一个好心人手里借了五角钱,步行到城里批发一些针,再回到乡下沿村叫卖。每天五角钱的针能卖一块多钱,每天赚得的钱,买够米后就存起来作“流动资本”。几个月后,尹明善就拥有了好几块钱,“富裕” 了。 而对于尹明善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卖针,他居然懂得…  相似文献   

15.
丑鞋当道     
李文羽 《商界》2007,(2):44-45
朱莉一跨进家门就怒气冲冲地把脚上的鞋子重重踢到屋子中央。 “看你买的什么鞋子?我一进医院大门,就不住地有人对它指指点点,搞得我一天都没心思工作。”  相似文献   

16.
卫宣利 《华商》2014,(6):42-43
正在公司开会,手机振动,是母亲打来的。我知道母亲来电话无非是问我晚上吃鱼还是排骨,要红烧还是糖醋,要么就是女儿妮妮又不好好喝奶…… 生了妮妮后,母亲就自告奋勇,来帮我带孩子。为此哥哥和妹妹意见都很大,哥哥在电话里不由分说把我狠批一顿:“咱妈身体不好你又不是不知道,还让她去帮你带娃?到时候累出个好歹来别说我没提醒你!”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我下岗后,没有什么技术,又没什么本钱,就只有在武汉市花楼街开了个水果摊,卖起了水果。 前年的夏天,天气比较热,我一次进了几吨西瓜,卖了还不到一半,天气预报就预报第二天要下大雨,卖瓜的最怕下雨,一下雨,瓜就卖不动了。我十分着急,一边看着天,一边想:要是这一大堆西瓜今天一下午被人一抢而光就好了!  相似文献   

18.
《广告导报》2004,(6):135-136
我想在我一生的记忆当中,最深刻的是在北京这几年。我记得1987年,我17岁的时候,当时连火车都没有见过,凭着“爱拼才会赢”的精神进北京做生意,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销售500双鞋子。大家都清楚,在当时晋江有几百家鞋厂,但是基本上都没有品牌。1987年在北京销鞋时,计划经济时代还没有结束。到北京的第二天早上,我就问了北京街上的人,北京最好的商场是哪里?他们告诉我是王府井百货大楼,我带了六双鞋的样品,  相似文献   

19.
王月 《国际广告》2009,(4):44-45
卖保险,专挑“黑色星期五” 星期五和数字13都代表着坏运气,而当这两个不吉利的个体结合到一起,就成了超级不幸的一天。不过在这个超级不幸的日子里,也会有好事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 1993年,儿童食品在我们镇还是一块空白。我开了一个儿童食品批发部。开业第一天我只卖了36元钱,这样子几十块钱一天,维持了十来天,我发愁了,怎么办?儿童食品并非没有市场,这十来天附近那么多学校里的商店居然没有一人到我这来进货。我请家人照看店铺,自己把那些小糖果用自行车驮到每个学校去推销,起初有些店铺看到我那些"唐僧肉"、"山楂片"、"香葡萄"之类的都还不敢要货,因为这些东西他们从来就没卖过。我就赊销给他们,一个礼拜后再来结账,就这样维持了大概七八个月,每天的营业额已基本上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