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2000~2009年的微观企业数据构建动态计量模型,通过两步系统GMM方法检验企业对外投资行为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对外投资行为有效降低了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程度,提升了市场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市场要素分解检验、IV-2SLS估计及样本期分段检验的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对外投资行为对要素市场扭曲的作用机制,发现企业对外投资行为主要通过加速"去过剩产能"和边际产业转移、提升国内企业生产率三条途径来化解我国要素市场扭曲困境。企业大规模"走出去"可以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和"反哺"国内市场,这是当前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寻求新经济增长点的动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采用2000~2009年的微观企业数据构建动态计量模型,通过两步系统GMM方法检验企业对外投资行为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对外投资行为有效降低了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程度,提升了市场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市场要素分解检验、IV-2SLS估计及样本期分段检验的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对外投资行为对要素市场扭曲的作用机制,发现企业对外投资行为主要通过加速"去过剩产能"和边际产业转移、提升国内企业生产率三条途径来化解我国要素市场扭曲困境。企业大规模"走出去"可以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和"反哺"国内市场,这是当前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寻求新经济增长点的动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面临产能过剩的严峻挑战,而货币政策与产能过剩关系是传统货币政策文献所疏忽的。将金融约束的异质企业引入到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模型中,考察了货币政策对中国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资本利用率有正向影响,且货币政策对民营企业资本利用率的作用大于国有企业;(2)异质性企业投资错配造成了中国产能过剩,具体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冲击会因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它们不一致的投资行为;(3)从政府福利损失的角度分析,不同金融约束的异质性企业其福利受到的货币政策冲击有明显差异,引入资本利用率的货币政策规则能显著减少产能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过剩产能已被逐步淘汰,留存下来的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与绩效提升的新挑战.本文基于我国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从实证研究角度,探究了"去产能"政策对我国产能过剩行业上市企业的企业绩效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去产能"政策对"去产能"行业的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提升了产能过剩企业绩效;同时"去产能"政策也显著降低了该类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企业绩效,化解经济风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5—2020年间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探讨纳税信用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纳税信用能显著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缓解投资不足和抑制过度投资,倾向匹配得分法和HECKMAN两阶段回归法证明这一结论具有可靠性。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纳税信用更能显著提升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并减少非国有企业投资不足。作用机制探讨发现,通过改善投资机会和获得更多机构投资者持股,纳税信用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研究结果拓展了纳税信用经济后果相关研究,为创新政府治理方式和企业纳税信用评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数据要素是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以2009—2021年我国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根据企业数据资产的定义和形成要素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资产,实证检验企业数据资产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据资产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机制检验分析发现,提高产品市场份额、抑制管理层跟风投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是企业数据资产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据资产还能通过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来改善企业业绩和提升企业未来价值。为此,政府应进一步鼓励企业构建数字信息系统,增加数字技术研发投入,加快企业数据资产的应用,同时完善数据要素交易市场的构建,助力企业数据资产的形成,来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投资与居民收入的对比,供给和产能与需求的对比,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三个方面分析我国产能过剩的现实性;基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阐述我国产能过剩的必然性;立足产能过剩的传导机制论述我国产能过剩的持久性.进而提出化解我国产能过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产能过剩化解对策——国企盲目投资扩张诱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关数据显示,以国企投资为主的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情况严重,国有企业也是产能过剩率先爆发的“重灾区”。探究国企投资冲动背后的深层次诱因,可归结为内部成本的外部化和国企产权不明晰两大原因。化解产能过剩必须建立起长效化解机制,一方面通过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来还原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质性地推进国企改革,来最终达到根治产能过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基础,构建两位数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中国制造业行业的产能过剩成因。研究发现:(1)国有产权性质及其与要素价格负向扭曲和预算软约束的交互项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显著,且国有产权性质的产能过剩效应在增强;(2)要素价格负向扭曲的产能过剩效应在增强;(3)预算约束硬化的产能过剩效应在增强,其源于国有产权的预算软约束恶化;(4)加快市场化进程,提高行业集中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前景共识,有利于提高行业产能利用率;(5)政府补贴对行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就以上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摘要:近年来,由投资潮涌诱发的民营企业过度投资问题造成了资源错配和产能过剩,但尚未有研究从市场化营商环境优化改革视角分析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生成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市场化营商环境优化会诱发民营企业投资“潮涌”现象,进而产生过度投资后果;与规模较小、较年轻的民营企业相比,市场化营商环境的优化更易诱发大企业、老企业进行过度投资;与中西部、垄断性行业相比,市场化营商环境优化更易诱发东部地区、竞争性行业中的民营企业进行过度投资;市场化营商环境优化会助推商事制度改革、引发市场过度竞争、释放企业家精神、加剧CEO过度自信和诱发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进而导致民营企业投资“潮涌”现象和过度投资问题。上述结论对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落实“去产能”政策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中于结构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旨在形成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在经济增速回落态势下,通过企业主体和政府主导,以创新驱动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以市场检验作为衡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与否的标准,发挥政府和企业两者的协同效应,对于化解产能过剩、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机构投资者究竟是抑制企业产能过剩的"得力助手",还是仅为自身利益而搭便车的"得利者",以2008~2018年上市A股制造业公司为研究样本,证明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具有抑制企业产能过剩的作用。从产能过剩的成因入手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发现这种作用是通过公司治理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两个路径实现的,具体表现为:内部和外部治理水平越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产能过剩的抑制作用越强;相较于财务型机构投资者,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信息的战略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产能过剩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多个工业行业存在较严重的产能过剩。在总结传统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测度产能利用率的新方法:经SFA调整的DEA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弥补DEA法的对外部环境因素的忽略。然后,利用这种新方法测度了2006—2016年不同所有制下我国工业中34种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结果显示,无论是工业整体,还是在34个工业行业中,国有控股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普遍低于私营、外资和中国港澳台资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这表明,我国的产能过剩主要是一种体制性产能过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证了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发现预算软约束、国家资本金占比、投资比重等显著正影响着我国的产能过剩,而出口对我国产能过剩的程度产生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劳动投资效率是现阶段理论和实务界的热点话题之一。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能有效提高劳动投资效率,具体表现为缓解企业劳动投资的过度雇佣;信息透明度提升和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是企业数字化影响劳动投资效率的重要机制。截面差异研究发现,在管理层能力较强、劳动密集度较高、制造业与高技术行业以及外部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此外,企业数字化对劳动投资效率的改善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国内企业运用国际市场优化产能利用提供了重要契机.以2011-2016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国内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显著缓解了企业产能过剩问题,并且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和其他稳健性测试以控制内生性问题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产能过剩程度较高的行业以及新兴优势产业中,"一带一路"倡议更能发挥其产能优化作用.依据作用渠道分析,国内企业产能效率的改善可依靠跨国经营带来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资源优化配置来实现,但其持续性影响仍需政府的配套性政策保障.结论 不仅丰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更为政府深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及践行供给侧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参股非上市金融企业的动机和目的以及参股非上市金融企业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发现只有参股非上市银行的公司在优化资本配置的同时,创造了更多的融资通道,其直接证据是该行为导致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加剧,且该效应对于注册地位于东部及东北地区的公司更为显著。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公司的政治关联能够显著增强参股非上市银行与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这一研究有助于理解产能过剩的资金供应机制,挖掘参股非上市金融机构与产能过剩之间的内在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工业部门上游产能过剩和下游的经济不振是现阶段中国经济不景气的重要表征。基于中国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探究了上游产能过剩与下游企业绩效的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上游因产能过剩可能带来的纵向钳制效应和横向竞争效应。研究发现上游产能过剩抑制了下游企业绩效,此抑制影响可能是上游行业集中度提升或垄断而产生的纵向钳制效应和诱发下游竞争加剧而产生的横向竞争效应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下游具有买方势力的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大型企业基本不受上游产能过剩的影响,反而能从中受益;但上游产能过剩对买方势力较弱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影响显著。同时,下游出口企业所受影响低于内销企业,其选择出口的行为有利于缓解上游产能过剩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的情况下,钢铁、水泥、船舶等多个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凸显。那么,如何有效抑制产能过剩,尤其是如何通过有效的税收政策手段,实现去产能化目标,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到了"产能过剩"问题,并提出,要"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2013年1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会议也强调"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在解决过剩产能的问题上对于低端产业和企业,应依照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的对外投资理论,专注于将产能转移到周边经济发展较我国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去;而对于高端产业和企业,则应该增加对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投资,以便更快获得技术,开辟市场。目前,河北省主要是运用行政手段强制企业退出与进入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而未来则应该更多地依靠市场来化解过剩产能。同时,应注意杜绝恶性竞争,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和经济转型的制度背景,构建纳入所有制异质与官员激励的产能过剩成因DSGE框架,基于DSGE稳态进行扩展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产能过剩因过剩劳动力和出口需求而越发严重:过剩劳动力为扩产企业提供实际工资不变的劳动,出口需求则为官员激励下的居民消费挤出提供销路;官员激励下的土地财政与公共职能缺位,导致居民储蓄增加,为扩产企业提供资金来源;地方政府的补贴式竞争也为企业提供扩产资金。然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和外部经济危机下的出口萎缩,表明产能过剩的有利环境正在发生改变,需要把经济资源从产能过剩行业导出,优化资源配置。而这需要以利率市场化为突破口,带动居民消费,从而化解过剩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