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企业创新活动存在重点领域投入不足、创新产出质量不高等问题。要推动企业持续加强创新投入,稳步提升创新产出质量,需要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2018年以来,我国推出一系列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在降低企业税负、引导企业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减税降费政策存在结构性特点,不同行业受益程度存在明显差别。通过使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减税降费政策对重点支持行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减税降费政策推行后重点支持行业的创新投入相对于非重点行业有显著提升;减税降费政策降低税负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了重点支持行业创新投入;从减税降费政策对重点支持行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来看,其对非国有企业以及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2—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两者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晋升激励都能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可以增强薪酬激励与晋升激励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却抑制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高管激励契约组合具有一定整合作用,其中薪酬激励与晋升激励呈互补关系,晋升激励与股权激励呈互替关系。此外,相对国有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非国有企业中具有更加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3.
提升供应链效率是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亦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借助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以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试点政策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的实施可以提高供应链效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提高创新效率、优化内部控制水平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供应链效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国有企业、供应链关系紧密程度低、知识产权保护强地区以及所处试点城市的企业,试点政策对供应链效率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拓展分析发现,试点政策存在行业溢出效应和经济后果,试点政策对同行业非试点企业供应链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试点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供应链效率促进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提升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源动力,因此找到激励企业创新的因素是重中之重。本文采用2008-2015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产出数据,考察政府创新规划执行压力、政府补贴和企业高管持股计划三种不同类型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补贴和企业高管持股计划对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具有更显著的影响;企业产权性质、公司治理和高管创新精神对激励发挥作用产生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政府和企业激励创新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面对外部技术封锁的全新历史条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能否突破制约企业创新的融资约束障碍?从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视角检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对企业真实创新产出的影响,并重点识别哪种类型企业在政策激励下实现了创新水平的提升。研究发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政策有助于提升企业真实创新产出水平,其不仅表现在创新数量上,而且表现在创新质量上。机制分析表明,融资约束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政策能够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的方式进而影响企业真实创新产出水平。异质性结果显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企业的个体特征与外部环境,相较于其他类型企业,民营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在位企业以及东部、西部与东北部地区企业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政策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构建区域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现有研究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政策的实施有效提升了试点城市的创新水平并带动了其他城市的创新发展,但其是否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有待进一步研究且缺乏经验证据。本文认为,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会促使试点城市的创新环境改善、创新要素聚集和创新能力提升,从而推动创新创业活动的增加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由此产生的合作创新需求增长以及合作创新环境改善会进一步促进试点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创新合作,进而有利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且试点城市的合作创新能力越强、合作创新环境越好则这种区域协同创新促进效应越强。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2003—2019年276个地级市的数据,用人均合作专利数来刻画城市间合作创新水平,进而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试点政策对城市合作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政策的实施对试点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合作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在经过删除省会城市样本、PSM-DID检验、试点时间滞后处理、控制其他试点政策影响、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表明试点政策有效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试点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表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可以通过加快试点城市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来促进区域协同创新;试点政策的区域协同创新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比中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表明提高合作创新能力和改善合作创新环境有利于该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相比已有文献,本文从区域协同创新视角拓展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政策效应分析,并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区域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从创新创业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两个方面进行的作用机制分析以及地区异质性考察则有利于试点政策的完善和区域协同创新的推进。本文研究表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加快试点城市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因此,应继续大力推进和推广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构建布局合理的创新型城市网络,并强化创新合作和创新驱动,进而推动形成区域协同的高水平国家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创新收益是企业开展有效创新的动力来源。基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历次改革,设计了多个准自然实验,采用PSM-DID、DDD、多期准自然实验和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等多种方法,从企业创新链视角论证了加计扣除政策的创新收益效应。结果表明:(1)加计扣除政策能够激励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但其创新收益效应较不明显;(2)相对于扩大政策适用范围,调整创新风险分担机制既可以激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又能通过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方式提升企业创新成果质量和创新收益,理应受到更多重视;(3)进一步机制检验显示,创新成果质量而非市场转化效率是制约企业创新收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财政科技投入不仅可以直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可以通过政策导向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改善企业的创新条件,并提高企业的创新意愿,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增长。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分析发现:企业所在城市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提高显著促进了企业专利申请总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长,表明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具有显著的企业创新产出促进效应;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能够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提高企业的研发强度,即可以通过改善创新条件和提高创新意愿来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增长;相对来讲,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对非国有企业、吸收能力较强企业、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竞争性行业企业、制造业企业、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行业企业、科学技术支出规模较小地区企业的创新产出增长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实施差异化的科技创新支持政策,持续改善创新环境,以更好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9.
绿色创新是国家和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探究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并且引入内部控制和融资约束变量,进一步检验内部控制和融资约束在其中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管薪酬激励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该作用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得以实现;内部控制能够强化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融资约束会抑制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此外,分样本检验发现,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重污染以及东部地区的企业中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13—2017年上市企业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效果、影响机制,并探究了产权性质、规模、市场竞争程度、融资约束、管理层薪酬及控制权激励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第二,研发投入在政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第三,政策在国有、规模较大、市场竞争程度较低、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管理层薪酬激励或者控制权激励较强的企业中实施效果较好.据此,本文针对政府和企业提出了不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以破解关键领域技术难题,是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内在需求。基于2014和2015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这一外生政策冲击,使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优惠能缓解企业现金流和融资约束、改变管理者预期和抑制企业金融化等多重路径正向激励企业创新;该政策不仅显著增加了企业实质性创新产出,也有效改善了企业创新质量;但该激励效应在资本密集型企业、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表现得更明显。上述结论不仅从微观角度阐释了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为企业创新行为的决定机理提供了理论解释和经验证据,也为现代财税体制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创新政策结构优化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创新政策供给的新要求,分析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平台功能,由此将创新平台试点政策划分为战略引领型政策、资源整合型政策和平台扶持型政策三大类。将此分类与创新平台规划-建设-运营的全链条相结合,对创新平台试点政策结构体系进行了构建。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平台试点政策为样本,利用NVIVO和UCINET工具对试点政策结构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创新平台试点政策供给结构缺失,未能有效发挥政策对创新平台资源集聚与整合的引领作用,也未能覆盖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营的全过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政策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行政壁垒导致的市场分割是制约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行政区划调整须促进地区间的市场一体化才能有效赋能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撤县设区”弱化了被撤并县域与市辖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可以促进被撤并县域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和外部融资增加,并通过产业集聚的竞争加剧效应和创新成本降低效应激励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进而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采用2011—2020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发现:“撤县设区”显著促进了被撤并县域民营企业研发强度和专利授权数的增长,其中存在“撤县设区—提升企业人力资本—创新投入和产出增加”“撤县设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创新投入和产出增加”“撤县设区—促进地区产业集聚—创新投入和产出增加”3条影响路径;“撤县设区”的民营企业创新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外部融资依赖程度较高的企业和东部地区的企业中,“撤县设区”促进了二三产业的民营企业创新,但对第一产业的民营企业创新具有负向影响;“撤县设区”并未对周边未撤并县域产生显著的“虹吸效应”。因此,行政区划调整应将构建统一大市场作为重点工作,营造更为开放公平共享的市场环境,并减少地方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  相似文献   

14.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核心地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重要保证。企业自主创新离不开制度引导与政策激励,创新型财税政策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条件。针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应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调整财税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在增加鼓励科研机构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科技投融资以及引进创新人才等方面的鼓励与扶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2012~2017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创新投入与成本粘性相互影响关系,并加入管理层能力作为调节变量分析研究管理层能力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发现:创新投入能正向增加成本粘性,同时成本粘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正向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水平;管理层能力能在组织内部发挥积极作用,能抑制成本粘性,但由于管理层谨慎性原因也会降低创新投入水平;管理层能力能负向调节创新投入对于成本粘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会负向调节成本粘性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能负向缓解管理层能力对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促进创新投入水平的提高,但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金融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而促进民营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提升竞争能力。利用2011—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对金融科技效应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显著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投入,金融科技发展对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和中小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投入。  相似文献   

17.
区域产业政策是实现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基于2003-2018年中国资源型和老工业城市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政策(以下简称"示范区试点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示范区试点政策显著推动了资源型和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这一结果在经过共同趋势、安慰剂、倾向得分匹配、敏感性和混合政策冲击等检验后,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集群式和老工业基地内的示范区,城市转型升级效果较为显著,而单一式和资源型城市内的示范区,转型升级效果欠佳.机制检验表明,示范区试点政策通过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投资能力和资金支持效应,推动了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基于上市公司数据,从创新投入、投资机会和市场竞争角度进一步提供了微观证据.因此,应继续扩大示范区试点政策,并加强城市产业集群建设,以利于资源型和老工业城市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方向,因此,系统评估城市知识产权政策的创新效应,对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认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城市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促进了企业专利数量扩张,同时还提升了企业专利质量,具有明显的"增量提质"效应;(2)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创新效应促进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的提升,且主要集中于非国有企业、高竞争强度和易被反向工程行业以及普通地级市;(3)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创新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趋势;(4)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能够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改善人力资本结构以及提升专利价值,进而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论揭示了城市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为扩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成果、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城市是创新人才、创新资本、创新知识等创新资源的聚集地,其发展能否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基于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创新企业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DID方法分析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研究发现:(1)创新型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对企业创新数量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创新质量.(2)创新型城市建设通过改善创新环境、提高财政支持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3)从企业年龄和企业所有制来看,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不同年龄阶段企业、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创新数量的提升效应并无显著差异,对成长期企业和成熟期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初创期企业,对国有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从企业规模来看,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大规模企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提升效应均显著高于小规模企业.研究结论验证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可以激励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对于助力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企业对环境、社会和治理的责任日益受到投资者重视,其ESG表现不仅反映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也影响着资本市场对企业发展战略和竞争能力的判断,进而影响企业对各类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利用能力。基于此,以2017—2019年中证ESG评级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ESG表现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ESG表现会带来更多的绿色创新驱动力,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成果;(2)机制检验发现税收优惠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此外,面临较高融资约束的企业更有动力提高ESG表现,最终促进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而对于融资约束较弱的企业,这种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提高ESG表现带来的创新产出最终会提高企业市场价值。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推广ESG理论的应用价值、丰富绿色创新的作用路径以及完善相关政策支持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