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 V P-V A R),基于1999年1月-2020年8月的月度数据动态识别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进一步刻画不同时点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变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时变脉冲响应分析发现,财政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存在显著的时变特征,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不同时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影响存在差异;基于时点脉冲响应分析发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积极财政政策有利于促进产出、消费及贸易,但在短期会引起通货紧缩.对新冠肺炎疫情和"非典"疫情冲击的比较发现,积极财政政策对"新冠"疫情的刺激作用较显著,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政策对两次疫情下中国宏观经济影响在前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将作为外部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情况,并模拟了在无政策干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四种情景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长期看,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持续时间则较长.同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会产生"政策叠加"效应,促使宏观经济更快复苏,但长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假设存在价格粘性和产品市场垄断竞争,建立包含家庭部门、厂商部门、央行部门和财政部门的DSGE基本模型,考察封闭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同配合模式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先制定的情形下社会福利损失最小;两大政策完全独立制定时,社会福利损失最大;一方政策先行制定的模式要优于两大政策完全统一制定的模式。同时,本文还就财政政策先行制定的模式,通过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需求冲击、供给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利率、财政支出以及政府债务的影响,发现我国货币政策有强烈的通胀压力,政府债务冲击对产出的影响较深远。  相似文献   

4.
在抵御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冲击过程中,各国均进行了货币政策调整。欧洲和美国均采用超低利率政策,期望通过“以直升机撒钱”的方式刺激消费和投资以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消极影响。本文构建内含传染病(SIR)模型的DSGE模型,刻画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宏观经济的总需求与总供给渠道,进而考察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常规货币政策机制下,新冠肺炎疫情形成的总需求冲击与总供给冲击引起宏观经济衰退,具体表现为产出、消费和就业减少以及通胀下降,且这一衰退具有较强的持久性。第二,超低利率政策下,新冠肺炎疫情引起宏观经济“呆滞性”衰退,即产出、消费和就业表现出永久性减少;同时,这一冲击还引起通胀上升,使宏观经济呈现“低产出(就业)”与“高通胀”并存的“滞胀”特征。总的来看,超低利率政策下,新冠肺炎疫情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危害可能远超过常规货币政策情形,因此,采用超低利率政策并非最佳选择。基于此,我国应继续采用灵活适度的稳健型货币政策,并通过以“新基建”为重要内容的扩大内需战略拉动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5.
采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评估全球不确定性冲击对国内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分析增加货币供给和扩大央行资产规模两类货币政策、以及增加财政支出和减税两类财政政策应对外部冲击的效果。采用全球不确定性指数和全球流行病不确定性指数作为不确定性冲击的度量指标,并在模型中加入中国流行病不确定性指数作为外生变量。结果显示,全球不确定性对我国总需求造成较大负面冲击,国内货币与财政政策都做出了积极应对,并且扩张型财政政策还起到了降低全球不确定性的有益作用。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投资渠道、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投资和出口渠道作用于总需求,消费渠道拉动总需求的效果并未得到充分释放,未来宜将降低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作为宏观政策补短板的重点,以带动消费内循环。同时还需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预防政策不确定性对国内经济造成二次冲击。  相似文献   

6.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冲击,财政收入持续回落,同时随着助企纾困、减税降费、地方债发行提速扩容、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加大等政策的出台,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日渐凸显,财政收支缺口呈持续扩大态势,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在分析当前青岛市财政运行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国库数据,构建了评估财政可持续性的综合指标——地方财政风险指数。从统计检验结果看,地方财政风险指数与财政债务余额之间具有极强的正相关性和同步性,这利于经济决策部门及时把握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运行态势。为进一步促进地方财政长期可持续发展,应促进财政收入提质增效、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加强债务风险预警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邓宇 《中国金融》2022,(9):85-87
<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欧美国家为应对疫情冲击,普遍采取了大规模财政扩张政策。一方面,扩张的财政政策仍有其边界和局限性,债务型经济驱动模式的加深、财政赤字率的攀升以及现代货币理论的范式革命,这些因素叠加将会对疫后复苏过程中欧美财政政策的实施构成一定的潜在危机,也为全球经济全面复苏后的增长前景积累风险因子;另一方面,这些财政政策发挥了比货币政策更直接的作用,对弥补公共医疗和防疫缺口、缓解企业财务风险和家庭失业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撑。后疫情时代,欧美财政政策面临较多不确定性,特别是伴随能源危机叠加通胀风险,财政政策回归正常化的预期将减弱。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短期、长期以及银行主体三个维度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宜昌市银行业的影响。分析发现:短期内疫情对银行业的冲击以间接影响为主,总体平稳;长期来看银行业整体风险较为可控;疫情对不同银行主体不同业务类型的影响存在差别。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应对疫情带来的短期负面冲击,帮助金融机构尽早恢复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间金融风险影响了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新冠疫情这一外生事件,分析和检验新冠疫情冲击对民间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冠疫情增加了民间金融体系的风险,通过绘制变量间的脉冲响应图发现,疫情冲击会使民间借贷风险在较长时间内呈上升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第一,新冠疫情对民间金融市场的冲击,在不同期限的借贷利率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对长期借贷市场风险影响更大。第二,分区间研究发现,短期借贷风险仅在疫情发生后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受到影响,长期借贷风险受到冲击的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
王馨艺 《青海金融》2022,(10):57-60
为应对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过去数十年来多数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运用比较充分。财政政策面临公共债务过高、货币政策面临零利率下限等问题,单独使用财政、货币政策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财政货币政策组合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总结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的理论或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财政货币政策融合的困境与新思路,并提出政策融合应重点关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对全球经济造成深层次的冲击。全球货物贸易陷入低迷,对跨境服务贸易的冲击更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对跨境直接投资的影响更为直接和迅速,证券项下跨境资金流动波动性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对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不稳定的经济体国际收支结构冲击更大。针对疫情造成的冲击,各经济体采取了刺激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短期内能够缓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冲击,但从长期来看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债务负担加大等深层次问题。有鉴于此,我国应提升制造业竞争优势,优化国内营商环境,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寻求经济政策平衡点,在后疫情时代保持经济的内外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比较减税、增加财政支出和宽松货币不同政策方案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相比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效果更加明显;在财政政策中,减税政策的效果优于增加财政支出,增值税减税政策最能促进产出的增长,其次是增加民生性支出的财政政策。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应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并加强政策的协调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精准提效,货币政策稳健精准有力。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政策的选择与变动会对宏观经济的总体和产出的各组成部分产生冲击,本文利用SVAR模型度量了财政政策冲击,并将财政政策的自动效应和相机抉择效应进行区分。随后,分别考察了政府支出和税收变动对总体经济的影响和对产出的结构性影响,进一步借助"冲击-反应"函数,模拟出系统中总需求各部分对财政政策冲击的动态反应,同时借助方差分解确定财政政策冲击对关键变量的预测误差贡献度。我们发现:其一,在我国,政府支出具有逆周期的特征,政府支出的变动对于熨平经济波动、调节总需求具有明显效果。其二,我国政府支出和税收冲击会同向影响到产出水平,但对价格的作用方向并不明确。其三,政府支出政策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更为明显;税收政策对出口的影响相对明显。因此,财政政策中政府支出对内需的作用比较显著,而税收对于外部需求的影响则相对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山东省110家农村商业银行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冲击及异质性,并探讨了监管部门的政策效应。GMM估计模型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与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显著正相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具有抑制效应,新冠肺炎疫情前风险相对较高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更大。基于此,提出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流动性风险监测与资本补充、完善风险转移和分担机制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与平台化转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兵  杨杨  李峰 《财政研究》2020,(7):93-112
本文改变传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规则的构建方法,构建了渐进性的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社会福利损失比较不同减税政策组合下的宏观经济效应,并对不同减税政策和货币政策规则组合下社会福利的变动情况进行讨论。研究表明:(1)以家庭消费税为代表的间接税税率下调对消费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抑制了产出和投资水平;以劳动所得税为代表的直接税税率下调对产出、消费、投资和就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以资本所得税为代表的直接税税率下调对产出、消费和投资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相比较于单一的减税政策组合或者组合性减税政策组合,结构性减税政策组合更有利于熨平外部冲击所导致的宏观经济波动,增加社会福利水平;上调或者保持资本所得税税率、下调家庭消费税税率和劳动所得税税率的减税政策组合相比较于其它减税组合更加有效。(3)中国货币政策与减税政策最有效的组合为:货币政策规则应采取价格型规则为主数量型规则为辅的混合型规则,而减税政策应以结构性减税为主。(4)中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总体上符合PMPF范式,说明我国财政政策稳定,而货币政策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经济周期是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为尽可能避免经济运行出现过度波动,财政政策成为各国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常用工具。通过用HP滤波方法剔除掉中国产出、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财政赤字中的趋势成分后,用产出缺口、财政收入缺口、财政支出缺口和财政赤字缺口进行计量分析,发现中国财政周期性波动中的财政赤字波动对宏观经济产生了明显的稳定效应,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也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7.
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是短期的,但不可低估它的后续影响,特别是,全球疫情的蔓延让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从财政上看,应对疫情,需要构筑三道防线,分别是:第一,为抗击疫情提供财力保障;第二,财政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第三,提升预算绩效,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根本改善。为了让积极财政政策更有效,应高度关注财政政策实施的四大风险点,做好逆周期调节工作,通过改革释放市场活力,为应对风险寻找可替代财力,过紧日子。  相似文献   

18.
财政宏观调控是指国家利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目的是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支政策是通过财政收支的制度安排来贯彻的.财政宏现调控的基本原理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通过财政收支政策的变动来调节总需求,解决宏观经济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基于产出缺口与AD—AS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传导,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以及时调整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运用Kalman滤波估算我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进而测算我国长期经济增长趋势、可接受的产出缺口区间与经济增长区间,并在AD-AS模型的框架下从理论上分析影响短期经济波动的关键因素以及中国宏观经济走势,最后结合实证与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以往对税收政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定性讨论,鉴于此,构建一个含消费税、劳动收入税、资本收入税的DSGE模型,利用贝叶斯方法估计财政平衡原则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税收冲击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税收冲击短期效应明显,收敛较快,适宜作为短期干预手段;政府支出短期效应小,波动较大,但中长期效果显著,适宜作为长期干预手段。三类税收中,资本收入税对经济整体影响幅度最小,在当前中国经济改革错综复杂的局面下较为适宜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