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非税负担的结构、宏观非税负担、微观非税负担三个方面进行非税收入的负担分析,旨在通过国际和国内情况的对比,全面了解我国目前的非税负担状况,为非税收入的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赵仁杰  范子英 《金融研究》2021,487(1):71-90
通过减税促进企业投资和提振宏观经济是近年来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但减税政策的实际效果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研究了减税对地方政府税费收入和企业非税负担的影响,从税费替代的角度揭示非税负担变动如何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研究发现:(1)增值税转型在减税的同时提高了地方政府非税收入并加重了企业非税负担,地方财政收入受增值税转型冲击越大,企业非税负担上升越明显。(2)上述应主要体现在小型、微型和民营企业上,大中型、非民营企业的非税负担未发生明显变化。(3)非税负担上升会显著抑制小型、微型和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促使小型微型和民营企业通过持有更多现金和减少流动性负债来应对税费负担不确定性。本文有助于理解减税政策对小型微型和民营企业非税负担的溢出效应及其影响,为通过减税降费促进投资和提振经济提供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转移支付、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非税收入规模的作用机制,基于201 2~201 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GMM)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有效抑制地方政府非税收入规模的增长,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则会导致地方政府非税收入规模的膨胀。此外,空间计量模型的稳健性检验发现,非税收入在地方政府间存在着"横向策略互动",即相邻省份非税收入规模的攀升会"刺激"本省非税收入规模的增长。据此,本文从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多元化政绩考核体系、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宏观税负、非税负担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最优宏观税负问题一直是财税学界研究的重点。中国财税体制的特殊性给最优宏观税负的研究增加了许多困难,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本文将宏观税负的最优目标设定为使经济增长最大化,并按照国际口径对税收收入进行调整,将预算外收入引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利用数据包络(DEA)方法求得制度外收入等不可观测变量的估计值。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测算使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水平、税负结构,并分析非税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财政非税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财政非税收入管理也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就财政非税收入管理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深化财政改革,各地均加强了对非税收入的管理力度,相关管理文件下发了许多。但各地对财政非税收入的征收办法、缴拨方式、核算方法各异,一些地方没有很好地把三者统一起来进行研究实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016年我国推行全面营改增并出台增值税收入划分调整过渡方案,改革后地方政府财力是否得到有效弥补,地方政府收入行为是否有所变化,值得我们关注。通过测算比较营改增后增值税收入划分调整前后地方财政压力的变化,发现增值税收入划分调整未能有效弥补省级政府因营改增带来的财政压力。由于各省的收入划分方案在改革之后并没有变化,甚至有的省提高了省本级税收分享比例,导致市级政府财政压力加剧,并倾向于选择非税手段作为应对财政压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地级市财政压力对政府非税收入的影响,揭示了营改增后导致地方政府非税行为变化的机制,最后从优化调整央地税收划分、规范省以下财税分配关系、健全地方税体系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2009-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其财政汲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过高的财政压力显著抑制了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提升;财政压力能通过税源流失、转移支付依赖等方式在有效性和规范性层面抑制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提升,在与政府竞争的共同作用下还会降低政府财政努力动机;财政压力对财政汲取能力的抑制效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财政分权程度下具有显著异质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中国取消农业税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探讨区县级政府财政压力对政府决策和微观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而分析由此带来的宏观经济绩效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受到财政压力的影响,农业税改革带来的财政压力使企业资本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缺口上升5.72%,企业资本要素投入不足情况加剧,而对劳动要素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财政压力对企业资本要素投入的扭曲效应更多源于税收征管提高、环境规制放松、交易费用增加和企业规模分布变异,这一干扰效应最终导致经济总量生产率平均下降约19.32%。  相似文献   

10.
非税收入对于政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与政府宏观调控功能是否有效实施密切相关。并且在非税收入的使用方面,关系到政府各级部门和单位的职权划分,因此非税收入的规范化使用是十分复杂的。关于地方非税收入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存在一些争议。但是如果取消收费,那么政府各级部门的运行就会产生一一系列的问题。国家的经济增长离不开非税收入,因此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非税收入的规范化管理问题是需要加以重视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且实体经济下行严重,尤其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企业将更多的资本投入到影子银行业务中,谋求高额收益.本文的研究以2010-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讨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固定资产收益率的关系,以及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结果 表明,固定资产收益率越低,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越大,经...  相似文献   

12.
Financial systems of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 are usually classified as being either capital market- or bank-dominated. This paper tries to shed some light on the validity of this distinction. In order to do this, it analyses two specific roles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vis-à-vis the enterprise sector: the role of financing or funding business and the role of capital markets and banks, respectively, in the contex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ur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findings in the literature shows that financing patterns are quite similar between countries, while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s are quite dissimilar.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hese divergent findings could be made compatible with existing theories and what implications they may have for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re is a tendency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o become as similar as corporate financing patterns seem to be.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现金持有量和财务杠杆的视角,研究财务弹性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金融危机下财务弹性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财务弹性与企业投资成正相关;企业投资对现金弹性的依赖较小,对负债融资弹性依赖较大;与正常经营时期相比,危机时期下财务弹性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 财务契约与财务控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着重分析公司的各种财务契约关系中索取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这些契约解决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的主要机制。从财务控制的角度,分析不同的索取权人对公司实施投资控制、筹资控制和分配控制的主要机制和控制要点。从契约和控制的角度分析了现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成因,探讨了财务控制权的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环境分权的背景下研究企业税负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对于我国以高质量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政策制定以及企业生产、环保与创新行为的选择,均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使用我国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讨.结果 发现,税收负担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具有显著抑制效应,东部地区环境分权水平的提升对于抑制效应具有缓解作用,中西部地区环境分权水平的提升则不具有缓解效应.通过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和异质性检验,本文在基本结论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加符合中国典型特征的事实和结论.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以2014年深交所共计1140家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拥有更高的税收负担,这支持了经典理论。通过将政治关联分为现任政治关联和曾任政治关联分别讨论,发现加重企业税收负担的主要是现任政治关联,而曾任政治关联的作用相反。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政治关联对企业税收负担的正向影响并没有更强,但现任政治关联对税负的正向影响显著强于非国有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中曾任政治关联的节税作用并不显著。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利用好曾任政治关联的社会资源和政治声望,为其争取税收优惠,同时需加强对现任政治关联的监管,防止权力寻租。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在引入政治关联时需要重视它对包括税收负担在内的企业利益的两面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我国企业经济发展形势也变得更加的严峻.由于其他国家地区人工成本的降低以及其他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中国企业在成本方面的竞争力不断下降.为了重振经济发展的繁荣局面,我国政府应该充分利用税收政策,通过降低企业赋税,来不断调动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扩大企业的投资意愿,减少企业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迅速兴起的战略联盟是公司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2009-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公司参与战略联盟对其税收负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战略联盟的公司,其整体税收负担显著低于未参与战略联盟的公司,且股权式联盟和契约式联盟均可降低公司税收负担.区分联盟伙伴及公司异质性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当联盟伙伴为民营公司时,参与战略联盟才能显著降低公司税负;当公司大股东存在关联关系、公司位于法律环境较差地区及公司的避税动机更强时,战略联盟对公司税负的降低效应更大.拓展性分析结果显示,关联交易(资本支出)是股权式联盟(契约式联盟)影响公司税负的主要渠道.本文丰富了战略联盟的经济后果和公司税负的影响因素研究,并为改善战略联盟的监管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shows tha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a firm's decision concerning the optimal medium of exchange to use in acquiring another firm is related to the decision of which source of capital should be used to finance long-term projects. An example of this type of interaction occurs when the firm's only source of financing a positive net present value project is an equity issue. In a Myers and Majluf (1984) world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 value maximizing strategy for the firm is to forego the public equity offering and instead use a stock offer to acquire a firm possessing financial slack. The process is modeled using an extension of the Myers and Majluf (1984) model and demonstrates how the acquisition alternative allows managers to separate the signals regarding th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decisions. Including net pension assets into our measure of financial slack, we provide empirical supports for the ability of the extended model to explain observed merger activity.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inflation-induced distortions in personal and corporate income taxes and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for corporate dividend and financial structure policies and for shareholder unanimity. The tax effects relating to capital gains and debt interest cause changes in aggregate corporate borrowing and lead to equilibrium tax relationships which differ from the zero-inflation tax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