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农地经营规模与稻谷生产成本:江苏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江苏省稻谷种植户微观数据分析发现,稻谷单位成本与种植规模间呈现"U型"关系,即随着规模的扩大,农户的单位稻谷生产成本呈现下降趋势,但当规模超过200亩后成本开始上升;稻谷生产成本过高与农户过度投入化肥和人工两种要素有关。本文的政策启示是,随着水稻种植户中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比重的提升,规模经济效应带来的生产成本的下降为调整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创造了条件。同时,我国应该进一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粮食生产各环节机械对劳动的替代,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虞洪 《农村经济》2020,(4):10-16
粮食生产投入要素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双重结构转型对粮食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分散的小规模粮食经营模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大规模的粮食经营模式又受限于地形地貌、基础设施以及技术装备等因素的制约,所以,粮食生产只能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土地规模和服务规模是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两大路径,其中服务规模是比土地规模更为重要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路径。而且,中国地形地貌复杂、耕作条件、要素配置以及主体发育等情况差异极大的现实情况决定了粮食生产经营不能"一刀切"地采取单一模式,必须因地制宜采取多元化模式。本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优化粮食生产经营基础设施,培育壮大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提高粮食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3.
<正>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扎实推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对具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按照"生产有规模、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经营有效益"的要求,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各类主体进行分类指导,培育了一批示范性家庭农场,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家庭劳动力约束下经营规模对农户种植结构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剖析不同农地经营规模下农户种植行为选择,分析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的关系。研究方法:门槛效 应模型。研究结果:经营规模扩大对种植结构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其过程会受到家庭劳动力禀赋的制约,即存在门槛 效应,当家庭劳均经营规模小于门槛规模时,经营规模扩大会促进农户种植经济作物,导致种植结构变化呈“去粮化”, 反之当家庭劳均经营规模超过门槛规模时,经营规模扩大会促进种植结构“趋粮化”。研究结论:规模经营不必然引发 非粮化生产,因而可以进一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缓解农业生产的家庭劳动力约束,并 以多种方式提高种粮收益以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水稻规模种植户持续种植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水稻规模种植户在稳定水稻种植面积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何扶持和稳定规模种植户的持续种植粮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方法]文章利用浙江省145户水稻规模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水稻规模种植户的持续种植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单位面积平均土地租金和粮食生产总投入对持续种植意愿呈反向影响,粮食销售收入和田地质量提升的投入对持续种植意愿呈正向影响。高额的土地租金和不断增长的粮食生产投入,使得粮食生产收益不断下降,特别是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户而言,不得不选择消极的种植意愿;与此同时,较高的销售收入能带来较高的生产收益,使得规模种植户更愿意继续种植,而田地质量提升能带来较高的产出率,规模种植户对持续种植也将更有信心。[结论]据此提出降低水稻种植成本、稳定粮农正常收益、规范土地市场、引导农户提高田地投入等政策建议来稳定和激励水稻规模种植户持续种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最新的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2016年和2017年两期数据,考察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规模农户种粮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无论是纯粮食种植户还是粮食为主种植户,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皆显著扩大了规模农户的粮食播种面积;第二,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主要是通过促进规模农户转入更多土地来扩大粮食生产,对农户的种植结构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农业补贴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加大对农地经营者的补贴支持可成为解决当前农地流转不畅、促进规模经营、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射阳县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农村实事工程、村庄环境整治工程,保持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2015年将围绕农业从"大"向"强"跨越的目标,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坚持数量质量效益并举,着力突破农产品加工,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全面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推动现代农业率先崛起,努力走出一条彰显射阳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突出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高效"规模农业。压缩低效粮油种植面积,扩大绿色有机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稳定  相似文献   

8.
题一、优化结构,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优化农业内部结构,使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合理化,使农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连接合理化,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农业资源,向结构优化要效益。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形成合理的种植业结构。农业增长必须首先稳定和增加粮食生产。这就要稳定粮食的种植面积和优先保证粮食生产的要素投入。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养殖业、畜牧业、林果业,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并且使粮食生产、多种经营、乡镇企业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产业。要发挥当地生产传统优势,山区、水面、土地资源优势,某种农产品种植、  相似文献   

9.
天津设施蔬菜种植户的生产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目前我国蔬菜已经超过粮食总产值,成为我国第一大农产品。蔬菜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天津把"减粮增菜"作为"十三五"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是设施蔬菜种植户的经营决策行为。通过对天津32个村的223户设施蔬菜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掌握了天津设施蔬菜经营现状。[方法]构建了农户生产经营决策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蔬菜种植户的经营决策行为,并得出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结果]农户年龄、生产年限、技术培训和政府的农业规划对农户设施生产决策行为具有显著性影响,而其他因素均不显著。[结论]文章得出政府应在农业技术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财政支农政策、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以期推进设施蔬菜的规模化、科技化和专业化,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10.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决三农问题最为核心的依然是依靠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带动农民致富。农业产业化也是国际上推动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共同的路径。本文试结合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及路径的选择,通过扩大农产品生产的外延,延长农业产业链,实行一体化经营;扩大生产、加工、销售的批量规模,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产生新的经济增量,提高农户经营的附加值;通过产业化服务组织系统,引导和帮助农户走上专业化、社会化、一体化、商品化、集约化之路,形成较大的区域规模和产业规模,产生聚合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探究两类土地转入方式导致差异性的经营规模扩张对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投入水平的影响。研究方法:工具变量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结果:(1)经营规模扩张可以显著提升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投入水平,但已有研究中土地转入形成的土地规模扩张对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投入的正向作用被高估;(2)连片式的土地转入将会使经营规模和地块规模同步扩张,会显著提升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投入水平;(3)分散式的土地转入在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同时,伴随着土地细碎化程度的加深和地块规模的缩小,会抑制经营规模扩张对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投入的正向作用。研究结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需要进一步优化土地分配制度,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土地整合,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谷子种植户持续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3个省(自治区)、5个市,268户谷子种植户的问卷调查,采用logit模型,使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谷子种植户持续种植谷子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户主个人基本情况、农户家庭情况、农户农业生产情况、谷子生产情况等4个方面共选择13项调查内容作为解释变量,以第2年是否持续种植谷子作为被解释变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种植户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种植户家庭耕地面积、谷子种植补贴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与谷子持续种植呈显著负相关,比重越高持续种植意愿越低。谷子产量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农户从减小风险的角度出发,收入对种植业越依赖谷子的种植意愿越弱。家庭耕地面积与谷子持续种植呈显著正相关,家庭耕地面积越大,谷子被选择种植的机会也就越大,规模效应越明显,持续种植意愿越强。补贴对持续种植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种植补贴意味着更多的收益,积极性就越高。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要进一步提升对种植谷子的重视,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做好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工作;要加大谷子种植补贴的力度、范围及内容,在良种、农膜、资金等方面对种植户给予支持与补贴,调动农户谷子种植的积极性;推进土地流转,在农户种植规模扩大过程中提高土地规模效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粮食主产区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四川省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区,也在不断探索现代农业转型和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路径。四川省邛崃市依托"组织化经营、专业化分工、市场化担保"推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了"农业专业合作联社+职业经理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三位一体"经营模式。在对邛崃市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总结基础上,从新古典经济学视角分析其内在机理,表明邛崃市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具有土地规模经济性和服务规模经济性,由此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农地面积较广,利用类型丰富,农地的合理利用对推进山东省农业经济发展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山东省农地利用状况,从自然因素、土地投入、农业土地利用结构、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农产品市场意识及经营手段等方面探讨影响农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因素,通过构建DEA模型,对农地利用经济效益进行应用分析,并提出加大农业用地投入和建设、优化农业用地结构和规模、强化市场经营意识和管理等提高山东省农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山东省土地合理规划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2017年河南省6县3179户小麦种植户样本,实证分析了农机服务对不同规模农户的农地产出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等规模农户的农地产出率较小农户和大农户更能从农机服务中得到改善。其原因在于,小农户更可能增加劳动投入,大农户倾向于自置机械以替代农机服务。进一步证据表明,中等规模农户的农机服务使用率更高,且农机服务与农地产出率存在正相关关系。本文研究表明,发展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并未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随着农业主体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纵向一体化可能成为未来农业经营的重要组织方式。从政策层面来说,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机服务市场具有协调一致、相互推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区域土地规模种植效率比较视角,采用门槛模型,分析区域粮食生产规模与效率演变的非线性特征,厘清不同禀赋区域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区域均存在粮食生产规模与效率的门槛效应,表现为"负效应-正效应"的"U"型特征,说明我国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能性空间是存在的。进一步比较分析表明,粮食主产区生产规模扩张大大改善了生产效率,但粮食产销平衡区与主销区的粮食生产效率总体呈现衰减态势,这主要源于土地规模禀赋与技术进步相匹配程度的影响。因此,新时期进一步推进粮食生产规模与效率同步提升需要强化粮食主产省县的土地规模扩张与技术进步的匹配行为,以及粮食大户的生产激励行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2019年安徽省粮食主产区859份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基层农技推广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制约因素及作用路径。本文研究发现:基层农技推广有助于种植户作出生产要素投入结构改进,使接受新技术的种植户产出水平接近期望生产可能性边界;基层农技推广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尤其是对社会资本水平高、土地经营规模大及所处生产区域土地细碎化程度低的种植户而言,基层农技推广的作用效果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基层农技推广可以通过鼓励种植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和技术专家下乡入户指导两条路径来间接影响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因此,应继续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扩大其效率提升效应;科学识别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丰富农业技术培训形式,提升农业技术人员自身知识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水资源、能源及土地资源配置,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下实现区域粮食生产目标。[方法]文章选取吉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水足迹模型和能耗核算模型解析主要农作物的耗水及耗能特点,并以区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目标,构建以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粮食安全、农业政策作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对种植结构进行优化。[结果](1)不同农作物的水足迹、能耗结构以及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2)优化后的耕种总面积略有增加,玉米种植面积比例明显下降,小麦和烤烟种植面积比例基本稳定,其余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3)优化后各类效益均有明显提升,其中水足迹减少5.02%,能耗减少5.96%,生物质能增长26.14%,粮食产量增加5.27%,经济效益提高34.38%,生态效益提高18.69%。[结论]充分考虑农业种植中水、能源和粮食的关联关系以及内外部的多种约束条件,在保障各类作物的最低产量前提下,优先发展低耗水、低耗能、低污染、高收益的作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改善区域农业生产的经济收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衡量现代农业组织化、社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核心是解决"谁来种地"和经营效益问题。优化农业经营体系,就是要加大农业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促进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的有机结合。现阶段,优化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做好以下三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粮食规模化生产已成为大势所趋。粮食生产效益随着粮食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变化。本文以1978-2016年我国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与产量年度数据为样本,运用HP滤波研究中国粮食生产规模与效益演变的周期特征。结果表明,粮食生产规模对粮食生产效益波动的同步影响十分明显。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规模与效益同步提升必须强化粮食政策激励功能,促进粮食生产规模与效益的同步增进;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降低粮食规模生产成本;加强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提高粮食规模种植效率;加大粮食生产基础建设,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