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银行信贷资产的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日益增大,严重影响自身经营效益的提高。如何搞好信贷管理,降低信贷资产风险?笔者认为,必须从防范风险、分散风险、化解风险入手,建立切实可行的信贷风险制约机制、防范机制、补偿机制。(一)建立信贷资产风险制约机制1、全面推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责任制。一是实行信贷风险管理行长负责制。要把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纳入行长的任期目标,把信贷资产质量的优劣,作为考核领导班子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凡因决策失误造成贷款损失的,应由参与决策的领导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贷款损失巨大的要就地免…  相似文献   

2.
王玮 《河北金融》2001,(10):36-36
明确信贷风险的承担责任是防范信贷风险的首要前提,就我国目前来说,政府对经济过度的干预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贷风险的上升,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片面追求任职期间的功绩,过多插手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通过影响企业造成银行贷款的被动受损,另外,有些企业在体制改革中借机采用各种手段逃废、架空银行贷款,使银行信贷资金不断流失、沉淀,银行债权难以落实,因此在防范与化解信贷风险时,要将政府的扩张冲动引导到规范的轨道上来,使政府在统筹经济工作时更加注重合理性、适度性,根据双方的利益需求来处理好融资主体-银企双方的关系,促进形成以严格的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责任追究机制,摈弃地方保护思想,明确信贷风险责任承担的主体,使其帮好风险防范和预敬工作。  相似文献   

3.
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在银行信贷管理中十分重要。频频发生的关联企业巨额贷款损失案件暴露出我国现行关联企业管理制度的缺陷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的漏洞。由于我国对于关联企业方面的立法并不完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借鉴国外经验.采取措施加强对关联企业信贷业务的监督和管理,防范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4.
较之表现为贷款预期损失的信贷风险,商业银行自身对表现为贷款非预期损失与极端损失的信贷风险的覆盖能力非常有限。基于对信贷风险计量的新认识,充分考虑信贷资产非预期损失与极端损失的各种情况,构建起的贷款保险定价模型,能改善贷款保险价格的定价依据,对完善信贷保险机制、创新信贷风险转移定价理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表现为贷款非预期损失与极端损失的信贷风险更适合被保险业务转移,且基于此制定的贷款保险价格存在可能的价格优势。研究同时结合国家对金融保险业的改革愿景,提出了加快贷款保险业务发展、完善贷款保险业务价格形成条件与形成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防范信贷风险,金融部门在对借款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调查并严格把关后,认为可以贷款支持的,也力求采用担保贷款的方式。目前担保贷款的方式有:保证贷款、质押贷款、抵押贷款。由于抵押贷款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强,在担保贷款业务中占比大,因此办好抵押贷款手续是防范信贷风险的重要环节之一。而要办好抵押贷款手续关键在于抵押物的评估和登记是否真实有效。然而,在现实中,抵押物的评估、登记现状不尽如人意,评估值不实,登记不合规合法和没有法律效力等问题在办理抵押贷款的过程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潜伏着信贷风险。本文就目前抵…  相似文献   

6.
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因此,及时发现风险、预防风险、降低风险损失就成为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从工商业贷款、贸易融资贷款、房地产贷款、房地产建筑贷款和个人消费信贷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信贷风险发生前的征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银行业信贷风险时有发生,如不加强防范将会危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直接影响银行自身生存与发展。因此,认真探索建立防范化解信贷风险机制是摆在我国商业银行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现状商业银行由于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对借款人的信用程度判断不准,导致偿还贷款失去保证,形成不良资产和信贷风险,具体表现有:(l)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且有逐年增加之势;(2)呆滞呆帐贷款余额和占比日益加大;(3)潜在的信贷风险越来越大。二、形成信贷风险的原因分析1、企业整体效益滑坡,偿还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8.
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思考石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风险日益扩大,金融竞争日趋加剧,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也将相应地增加。如何防范信贷风险,减少贷款损失,实现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成为市场经济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面临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防范贷款投放中出现的信贷风险,各国有商业银行都加大了贷款审批制度的改革,变信贷风险的贷后化解处置为主向信贷风险的贷前识别防范为主转移,不断探索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信贷风险的信贷管理体制.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都初步建立了分级授权、集中审批、审贷分离的贷款审批制度,形成了四个基本特点:一是贷款审批原则以风险控制与加强营销并重为主.二是贷款审批权限实行分级授权授信的集中审批制度.三是贷款审批程序实行前后台分离的集体审批制度.四是突出了对贷款审查审批的责任追究制度.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专业银行商业化,规范贷款抵押已刻不容缓唐成华随着各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各家银行的信贷风险意识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为减少信贷资金的风险,防止资金损失,各专业银行纷纷出台了防范信贷风险的一些管理办法。如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在1993年出台了《中国农业银行...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蓝田股份、银广厦,新疆德隆、江苏阪神等企业集团的崩塌先后给银行带来巨额贷款损失。因此,对集团客户的信贷风险防范和管理已经成为目前商业银行客户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完善贷款手续,防范信贷风险,逐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南京市雨花台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开办了农村集体资产抵押贷款业务,从目前运作的情况看,所有企业都能履行借款合同,按期归还贷款本息,成效显,现从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及有关法律规定方面,对农村集体资产抵押贷款的运作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粮食市场的逐步放开,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信贷风险增大,为有效规避贷款风险,及时预报潜在风险,主动掌握贷款进退,最大限度地降低贷款风险和损失,有必要建立一套规避贷款风险、贷款能进能退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经济效益不佳,信贷资产质量不高,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是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障碍,为了保证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现代商业银行特别重视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对防范、化解信贷风险所起的积极作用,而完整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应包括信贷风险识别机制、信贷风险量化分析机制、信贷风险预防机制和信贷风险处理机制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降低农户信贷风险是提高金融机构放贷意愿、缓解农村信贷约束、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论文构建抵押、担保、信用贷款三种贷款监督机制与农户信贷风险缓释机制的理论模型,并运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抵押贷款能够防范信贷风险;担保贷款防范信贷风险的效果通过担保人异质性发挥作用,优质担保人能有效约束农户道德风险,影响农户还贷意愿,但对农户还款能力没有积极影响。最后从优化信贷决策、提高客户风险筛选能力、提高农户信用意识、重塑农村信用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由于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银行信贷风险有增大的趋势。基层农行应采取哪些对应策略,才能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试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一、防范信贷风险,必须强化信贷风险管理。目前基层农行信贷风险管理观念还比较淡泊,所以强化信贷风险管理对基层农行来说是一个迫切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基层农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实施审贷分离,建立相互制约平衡机制,并实行贷款风险责任制。贷款的发放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准则,…  相似文献   

17.
某地区地区农村信用社存在信贷产品集中度高、信贷人员专业素养低、贷款"三查"流于形式、岗位培育机制欠缺、信贷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全面提高某地区地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外银行信贷管理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明 《现代金融》2008,(7):39-40
一、中外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主要差异 外资银行十分注重信贷风险的防范.在长期的商业化经营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的信贷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对贷款原则、贷款程序、贷款审批、贷款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风险控制体系等有规范而严格的要求,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信贷风险。相比之下,国内银行的商业经营体制和信贷管理机制目前尚处于调整和逐步完善之中.诸多方面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实行贷款责任人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何学斌实行贷款责任人制度,是硬化内部约束机制,防范金融信贷风险,杜绝产生新逾期贷款,保障信贷资产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由于这项制度在各地实行的时间长短不一,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贷款责...  相似文献   

20.
王亚君 《金融纵横》2011,(10):26-30
信贷风险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的损失,但商业银行是在承担风险的活动中获得收益的,且收益与信贷风险呈正相关,所以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建立非完全信息动态银企博弈模型,对商业银行和企业在申请贷款和偿还贷款时的策略选择行为进行分析,探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部分原因,并就如何更有效地对其进行防范、管理和控制提出了具体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