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国老区建设》2013,(2):48-49
2012年第11期《中国老区建设》刊登了《撤点并校后出现上学难》一文,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双鸭山市岭东区区委、区政府和长胜乡党委、政府两级领导和当地教育部门对老区农民子女上学难问题非常重视,组织人员针对学生家长提出的意见进行了专题研究,将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区委、区政府明确要求,撤点并校必须征求群众意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防止  相似文献   

2.
校车悲剧再一次发生。12月12日,江苏丰县一辆校车在避让三轮车时侧翻,截至13日凌晨,有15名学生死亡。 接连发生的校车事故把全国人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一辆辆质量低劣的校车上。 政府该花多少钱配校车?校车制度是否会建立?孩子们的安全谁来保障?这些热火朝天的讨论却忽视了造成这场“上学路上危机”的本质:2001年以来“大跃进式”的农村“撤点并校”所带来的“上学”后遗症。  相似文献   

3.
校车悲剧再一次发生。12月12日,江苏丰县一辆校车在避让三轮车时侧翻,截至13日凌晨,有15名学生死亡。 接连发生的校车事故把全国人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一辆辆质量低劣的校车上。 政府该花多少钱配校车?校车制度是否会建立?孩子们的安全谁来保障?这些热火朝天的讨论却忽视了造成这场“上学路上危机”的本质:2001年以来“大跃进式”的农村“撤点并校”所带来的“上学”后遗症。  相似文献   

4.
《中国老区建设》2012,(11):50-50
今年六月,我们在深入老区村调研时,发现一些偏远老区村,由于撤点并校,出现了村民子女新的上学难问题,很多村民对此意见很大,我们认为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予以解决。双鸭山市岭东区长胜乡在偏远的山区里有立新、东风、宏强、团山4个革命老区村,4个村6个自然屯距离市区最近36里,最远52里。撤点并校前分布3所小学。虽然教学质量差一些,但老区村民子女都能就近入学。达到了教育为民的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5.
编辑部:《中国老区建设》2012年第11期《老区呼声》栏目刊登了《撤点并校后出现上学难》一文,我市老促会的同志们认真阅读,对照检查。大家认为,文中反映的问题有一定普遍性,我们石首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相似文献   

6.
正为结束农村孩子"跋山涉水"去上学问题,撤点并校政策被叫停。这或许能保护农村学生"就近上学"的权益,但守住的却是质量低下的小学教育。农村小学过于分散,教学点和部分完小的教师和教学资源落后,仍是制约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有调查显示,在2000年到2010年间,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 从表面上看,农村学校的消失与人口出生率下降、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多等客观因素有关,但深追究就会发现,导致农村学校飞速消失的根本原因,还是我国推行的“撤点并校”。若没有这一做法,哪怕学校的生源再少,总还会有孩子前去上学,学校无论如何也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8.
周照  文宏君 《中国西部》2012,(27):62-69
“凉山‘最美’山村女教师?”听到这个称呼,腼腆的80后女孩马剑霞感觉很诧异,她说:“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大家更应该关心的还是山里的孩子们!”全乡有4个校点,每个校点有一个教学班,1名代课教师。总的加起来,马剑霞领导着3名公办和6名代课教师,承担的是大坪子全乡教育的任务。学校已有166名学生了,校长马剑霞“包”了三年级。“学生们没有办法住校,最远的学生上学要走3小时山路。”现在,马校长的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尽快修一所能容纳200人的寄宿学校。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随着四川凉山州政府"撤点并校"步伐的加快,许多大山里的孩子因为上学路途艰难而纷纷辍学。老黑和成都义工志愿者们致力于为这些孩子重建村小,他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搁浅的计划。虽然收古村小学未能保住,但一切困苦艰难都挡不住他们公益的脚步。  相似文献   

10.
近日,武先生给家住农村的妹妹通过银行汇去1000元。次日,他在电话中寻问妹妹取了没有,妹妹说还没有去取,取钱要到几十里外的信用社,很不方便。据悉,原来信用社离她家只有十几里路,现在乡镇合并,她家原来所属的乡撤销了,信用社也撤了,现在要到几十里外的信用社才能取款。  相似文献   

11.
8月 14日上午 11时 15分,中共通什市委书记左会金,匆匆离开会议室,驱车驶过坑洼不平的 10多里山路,来到冲山镇通庭村。明天要到省里开几天会,秋季开学在即,他想抓住这点时间,到村里看看孩子们上学的事落实得怎么样了。   “左书记来了 !”这个仅有 30多户人家的黎村一下子热闹起来。男女老少相继从低矮的茅草屋里走出来。“书记,我们真想您啊 !” 79岁的黎族琼崖纵队老战士陈文彬,紧紧握着左会金的手,许久舍不得松开。   “快开学了,我来看看孩子上学还有什么困难没有 ?”左会金的话音刚落,陈文彬连连说道“没有,没有啦。…  相似文献   

12.
自2001年开始的那场对全国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由于最终演变成一场狂风骤雨般的"撤点并校"运动,导致全国各地乡村学校锐减。从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间,全国小学减少了371470所,其中农村小学减少了302099所,占全国小学总减少量的81.3%。面对撤点并校造成的种种弊端,有识之士痛之忧之,更有人以自己的行动,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抗争。  相似文献   

13.
下午4点半,耀州区麻子村主任安武名会骑着电动车去镇上接孩子,这样的行程每天要跑三趟,有时村里事多脱不开身,就由他的妻子去接.实际上在农村,女人接孩子的时候更多,因为男人们大多出去务工. 麻子村是一个自然村,全村185户,758人.安武名说,大约有100个孩子每天都要这样接送,每次要骑行35分钟. 像麻子村存在的"上学难、上学远"的困境,其背后是持续了12年之久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俗称"撤点并校".政策的初衷,是针对农村学龄人口大幅下降的现实,通过集中资源办学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十余年来,全国农村小学减少了一半.但它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走样变形,出现了"一刀切"和过度撤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80后“企业家”学长
  “在我上学、创业阶段得到了学校和同学的帮助支持,现在我有能力了,要想办法回报他们,可能我的回报还很微不足道,但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15.
田雪 《魅力中国》2014,(3):147-147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生育率明显下降,导致学龄人群逐年下降。同时伴随学龄人口的不断流动,农村中小学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小班数量急剧增加,师生比例严重失衡,教育资源浪费等特点,有甚至在许多地区出现“空巢学校”的现象。针对这些变化,对农村中小小学进行布局调整、撤点并校也就成为必然举措。通过观察与调查研究,本文就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布局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找寻农村中小学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上半年,云南省老促会联合部分州、市、县老促会,对昭通、曲靖、丽江、文山、楚雄等市、州的奕良、沾益、宣威、南华、永胜等老区市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撤点并校工作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洗耳,恭听     
几位刚认识的朋友邀请去参加他们的古琴“雅集”,开始心里很是打鼓,古琴,好像离我们很远。然而,去了才要感谢,在匆匆繁杂的人生某日,得以被古琴美妙的乐声洗耳,恭听几千年来先人智慧的传达。  相似文献   

18.
农村撤校     
《中国西部》2013,(6):127-127
【教育部:农村小学10年间消失了一半】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国内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了,52.1%,初中数量下降26.19%。有学者拿出调研数据表明,强行撤校后.学生上学距离平均增加4.05公里,住宿生的平均年花费为1157.38元等,导致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农村孩子辍学率上升。  相似文献   

19.
这段日子,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救人的事迹传遍全国。地震时,林浩逃生后,没有跑开。连续救出两个同学后,他又跑进了教学楼。“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我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他现在的心愿是,“很想上学。以后,我要当工程师,要造震不垮的房子。”(6月11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20.
车阳 《中国西部》2010,(6):52-55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上学去啦。希望这不是永别,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老师校长,我来上学啦。您不能让坏人碰我,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叔叔阿姨,我在上学啊。您有不满去上访,我要活着回家。”——郑渊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