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零缺陷”管理是美国质量大师克劳士比提出的质量管理理论,其核心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它追求的标准为“零缺陷”,强调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但更注重强调的是人的意识,即所有人必须首先明确自己工作的要求是什么,而且每项工作必须符合要求,则可达到“零缺陷”管理目标。如何才能达到“零缺陷”的管理目标呢?  相似文献   

2.
“零缺陷”的产品质量管理,在海外企业界的产品质量管理运动中正广泛地推行,并日益受到企业界的高度重视。所谓“零缺陷”,其内涵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国际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菲力普·克劳斯比(PhilipCrosby)早在1961年就提出质量管理的“零缺陷”观念。他明确指出,“零缺陷”是“质量绩效的唯一工作标准”,并反复强调:“改善质量的基础,在于使每个人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相似文献   

3.
“零缺陷”管理是重要的质量管理思想。零缺陷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经营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目标而奋斗。零缺陷管理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每个人都坚持第一次做对,不让缺陷发生或流至下道工序或其他岗位,那么工作中就可以减少很多处理缺陷和失误造成的成本,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也会显著增长。在零缺陷管理中,质量的定义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好、卓越”等描述都是主观和含糊的。  相似文献   

4.
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行为科学、战略理论、决策理论、系统管理等新管理理论的不断涌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不断创新对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确定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体制,突出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投入/产出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强化风险管理,以期达到现代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靠拢零缺陷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来说,加强管理,既是老生常谈的旧话题,也是常讲常新的新课题;既是企业的日常工作,又是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向管理要效益,应该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尤其是中国入世后,企业在面临市场、游戏规则和管理三个方面的挑战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通过管理创新迅速打造强势竞争力。因此,应对管理挑战,企业应拿出创新勇气,敢于超越自我,唱响具有竞争意义的“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的由来及内涵什么是“零缺陷”,怎样才算实现了“零缺陷”?按克劳士比学院中国首席代表、北京克劳士比…  相似文献   

6.
刘殿庆 《电子财会》2009,(12):55-58
企业理财需要文化。没有文化做基础。企业理财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效益理念的增强,以及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中心地位的确立.企业理财文化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被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不少企业在加强和改进财务管理。构建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同时,积极建设新型理财文化。目前.企业理财文化正伴随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建立,为全面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7.
荣事达的零缺陷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荣事达集团是我国家电行业中的著名企业,荣事达的成功中可圈可点之处甚多,最精彩的当属公司的“零缺陷管理”。荣事达的“零缺陷管理”是在借鉴美国、日本、瑞典等企业的“零缺陷生产”的质量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并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零缺陷”又称无缺点ZD(Zero Defects).是以抛弃“缺点难免论”.耕立“无醴点”的观念为指导.要隶生产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来台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的管理思想家克劳斯比(Philip. B. Crosby).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提出了“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路运动.后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全面推广.使日本的制造业产品质量迅速提高.并且达到了世界级水平,继而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近年来,零缺陷质量管理理念作为西方的管理之道.在中国企业的管理中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零缺点并不是说绝对没有缺点。或缺点绝对要等于零.而是指耍“以缺点等于零为最终目标.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内努力做到无缺点”。  相似文献   

9.
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是指以实现企业和谐财务管理为目标,以优化企业财务文化为基础,以刚性财务管理和柔性财务管理相结合为手段(刚柔相济)的一种理论体系。文章在分析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构建这一理论框架的意义以及如何完善这一理论框架,并就这一理论框架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零缺陷管理理论是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P.B.Crosby)提出的现代质量管理学说,现已风行各个质量领域。那么,零缺陷管理是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改变人们做人做事的态度,引导人们“第一次把正确的事件做正确”。零缺陷管理认为从来就没有什么质量问题,所谓的质量问题是由于人们缺乏知识和缺少注意,没有第一次把事件作对而造成的缺陷和失误。  相似文献   

11.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当前,精细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但如何运用精细管理方法,提高企业文化构建水平,却尝试不够。本文就精细管理在企业文化构建中的应用,做几点探索。  相似文献   

1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由管理内容、管理形式、管理制度等所形成的管理理念和被管理的具体人、事、物、组织等构成了企业文化,形成了一种企业精神,而这一切都是人去组织和落实的。随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管理理念系统的形成,人作为生产力第一大要素已排名在各大资源之首,人力资源管理逐步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只有以“人”为核心,视人为“资本”,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持续构筑人力资源竞争力,企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财务管理能力在实践中的典型代表是杜邦公司的财务分析体系,邯钢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潍坊亚星集团有限公司的购销比价管理等,这些企业的发展与核心能力的形成无不得益于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企业管理实践与理论的发展使财务管理能力成为财务管理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焕红 《现代企业》2000,(12):16-17
实施反映现代人性特征的文化管理,是现代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从中外管理实践看,文化管理能增强企业成员之间的亲和力,使员工乐于奉献忠诚、履行责任和开拓创新,从而形成企业凝聚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一、对西方“人性假设”的理性思辩如何认识人的本质或本性,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管理主体对人性的不同判断,决定了对管理客体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法。人在管理中地位如何,人与管理目的的关系怎样,一直是管理学探讨的核心问题。管理模式的嬗变反映了管理者对人性认识的深化,文化管理模式的产生正是人们对人性的认识深化和升华的结果。在…  相似文献   

15.
企业管理创新是新时期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对企业管理创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企业只注重下手“硬管理”却忽视文化“软管理”,导致企业管理创新在实践中困难重重。本文试分析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困境,提出以构建企业文化为导向的,通过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企业管理创新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6.
龚华平 《现代企业》2005,(12):51-52
自从古代的农民发明“嫁接”、“移栽”技术开始,“移植”的对象在今天看来真可谓是蔚为大观,且不说皮肤组织损坏了可以做“植皮”手术,更有甚者,近年来随着企业文化建设这股时髦的风气的盛行,很多管理者居然尝试着在企业里面移植别人的企业文化。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表现出我国公司对企业文化也开始给予广泛的关注(因为企业文化被称作管理学史上的“第四阶段”,文化管理的确是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是不立足于客观规律,简单克隆企业文化,又反映了我们对企业文化特质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7.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价值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有主要地位。它通过对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像血液一样渗透贯通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一切管理领域,并提供准确完整的基础资料。企业要提高效益,就必须确立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1、企业领导要重视和熟悉财务管理,树立“全员财务”观念企业领导重视财务,首先要转变观念,把加强财务管理提到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在企业树立“财务意识”,宣传加强财务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形成“全员财务”的大氛围。企业领导重视财务的着眼点是决策、组织和协调,而且这种决策主要是宏观方面…  相似文献   

18.
企业管理中的“木桶理论”,指的是企业能力的整体水平取决于企业各项具体能力中最弱的一项,就像一只木桶,装水的容量最多只能达到所有挡板中最短挡板的高度。“木桶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发现与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木桶的各块挡板代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与职位设计、人员的招募甑选和雇佣、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企业文化等各方面内容与能力。企业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水平,只有不断地发现并弥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短板。  相似文献   

19.
文中就信用管理在企业管理应用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索,阐述了信用管理体现了现代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有效选择。重视和加强企业管理,及时与国际惯例接轨,既是应对国际强势资本竞争的要求,也是净化竞争环境、淘汰劣势企业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立稳脚跟,在市场终济的大环境下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树立“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观念,不断地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现本人就施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谈点肤浅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