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优化对非洲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是"优进优出"的重要内容。在非洲存在大规模非正规经济的现实下,影响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因素有哪些?本文以中国对非洲46个国家2007-2013年的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全面阐释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受经济和制度因素的影响。由于非正规经济在中国对非洲出口中的作用差异较大,本文进一步建立面板门限模型检验非正规经济与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在1992-2012年的进出口商品的海关统计数据从需求角度重新分类计算,发现出口商品中的投资品比例不断上升,进口商品中投资品的比例长期保持在90%以上。这种投资型进出口商品结构体现出贸易战略的产业发展目标,即通过对外贸易实现产业转换,最终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将进出口商品的结构特征参数纳入贸易条件模型,利用同时期中美价格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计算中美贸易条件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结果显示,以产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贸易转换战略,付出了贸易条件长时期恶化的代价。  相似文献   

3.
节能降耗是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本文以1990-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进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格兰杰因果检验结论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模型,对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进行分解,进一步论证在节能降耗约秉条件下各项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高雪  王亮 《对外经贸实务》2022,(12):24-31+39
非洲国家是我国“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中非全面合作给双方贸易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加强与非洲国家贸易往来是中非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举措,其中,机电产品在贸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基于2009-2020年中国出口到非洲30个国家的机电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通过运用扩展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对非洲30个国家出口机电产品的因素,并根据贸易潜力指数分析结果显示:30个非洲国家的贸易潜力指数在0.8-1.2之间波动,均为潜力开拓型。因此,中国应增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正向贸易因素,增加技术输出,在因地制宜开展贸易的基础上创新经贸合作模式,为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增长提供推动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0—2016年中国向其他金砖国家出口农产品的数据,通过引入贸易竞争力(TC)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附加显示性比较优势(ARCA)指数,探索影响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之间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因素,结果显示:整体而言,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出口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对巴西和印度的农产品贸易甚至处于竞争劣势;从农产品内部结构来看,中国与金砖国家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重叠度不高、种类差别较大。中、印两国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方面竞争优势较为明显,巴西、南非的竞争优势则重点集中于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而俄罗斯则在林产品方面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因此,应加强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之间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贸易,加快推进金砖国家自由贸易区建设,培育科技创新型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以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提高出口竞争力,加快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6.
新常态下,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深入实施和"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提出与有效践行,中非经贸关系继续保持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政府、企业加大了对非洲的投资力度,尤其以对非工程承包项目最为突出。中国政府和跨国企业凭借自身独特优势,积极寻求对非投资机会,深化对非投资项目合作。但双方合作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多政治、经济、文化、企业自身风险等。基于此,双方政府和企业更需积极寻求新型合作方式,尽可能规避各种风险,为中非双方经济发展与经济转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对非洲出口持续增加,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但相关产业对非直接投资并无起色,特别是中国对非洲FDI大多流向了资源性行业.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文章认为非洲区位因素不利于中国非资源性行业进行FDI,区位因素并非非资源性行业FDI的关键决定因素,中国企业可以选择其他地区进行投资.但区位因素是资源性行业的关键决定因素,这导致中国企业对非洲资源性行业投资数量增加,本文指出实现对非贸易投资可持续发展,中国应优化贸易投资结构,扩大贸易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印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且发展最快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两国地理位置相邻,产业结构和自身优势有很多相似之处。虽然两国之间的国际贸易额并不很大,但是近年来的贸易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两国间贸易发展空间仍然宽裕。所以,两国应共同寻求南南合作的新途径。从对两国商品贸易的结构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双方贸易商品做出合理安排,从而充分利用各自的禀赋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达到增强两国贸易紧密度和双方和谐利用外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设定我国核心文化商品贸易体系,选取我国1996-2011年的核心文化商品贸易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对核心文化商品贸易与经济增长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核心文化商品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和单向因果关系;核心文化商品出口对与经济增长贡献呈动态波动趋势,但总体影响偏弱;核心文化商品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货币汇率、金融规模以及金融效率等金融发展要素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我国金融效率低下、创新不足等,影响着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必须通过完善汇率机制、扩大金融规模、加强创新,提高金融效率等措施,进一步促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升级优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非洲商品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对非洲商品贸易蓬勃发展,带动了中非全方位多角度经济合作。本文分析了中国对非洲商品贸易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促进中非商品贸易持续、稳定开展,从而为双方带来更多利益。  相似文献   

12.
自2007年起,世界银行每两年公布一次物流绩效指数(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LPI),反映了各国物流业成熟度及贸易便利化程度。我国物流绩效在海关效率,物流服务竞争力方面存在短板,排名长期无法突破世界前20位。在经济新常态下,应努力从物流这一第三利润源中寻找出口贸易增长突破口:对标世界一流水平,提升海关和边境管理效率;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健全当前金融、保险协同服务体系,努力与现代物流和对外贸易新要求接轨。  相似文献   

13.
程风雨 《财经论丛》2015,(10):24-31
在各种现实条件下对增值税相对贸易中性效应的探讨,这是一个实证问题。本文从非正规经济视角出发,借助VAR模型对主流理论中发达国家的增值税贸易中性理论在发展中国家是否适用进行了检验。基于1994-2012年16个发展中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研究结果发现,发展中国家同样存在增值税相对贸易中性效应,非正规经济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相对贸易中性的存在问题。考虑到我国特殊的发展国情,本文利用1990-2012年我国多维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表明,在我国增值税对出口贸易发展具有一定阻碍作用,且并不存在显著的贸易中性效应。  相似文献   

14.
卢竹 《现代商业》2014,(17):60-61
经济学理论认为,商品出口会在短期内拉动经济增站,商品进口会延缓经济的增长。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结合从1980年-2009年我国近30年的对外贸易发展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出了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该文采取的1991-2011年的数据,对陕西省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陕西省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因果关系;短期内初级产品进口对经济作用较大,而工业制成品的进口由于不能形成相应的生产能力,对于经济的贡献不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加长,工业制成品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中非矿业合作既保障了中国的战略矿产资源安全,也为非洲带来了发展契机。采用2010—2019年35个非洲国家的矿业及其与中国贸易的相关数据,以非洲矿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中非贸易在非洲矿业生产对非洲各国经济增长影响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非洲矿业生产与非洲各国的经济增长整体上呈正相关关系,且中国对非洲出口能显著促进非洲矿业的“增长极”效应,从而推动非洲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对俄罗斯贸易在黑龙江省对外经贸合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双方商品贸易结构特点及双方产业内贸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黑龙江省与俄商品贸易结构正逐步优化升级;双方产业内贸易水平偏低;双方贸易关系存在互补性和非竞争性,双方贸易水平提升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商品结构的中韩贸易逆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近10年来两国贸易额以年均26.2%的速度增长,同时中方对韩的贸易逆差也在逐年扩大。从商品结构角度分析,双方商品需求结构不平衡及韩国对我国设置的各种贸易壁垒是造成逆差的主要原因。为减少这种逆差,我国应调整对韩出口商品结构,加强磋商解决双边贸易争端,改善出口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经过实证研究表明:长期情况下,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进口商品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增长是出口商品结构的格兰杰原因,进口商品结构既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也是出口商品结构的格兰杰原因;中国经济增长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冲击比对进口商品结构的冲击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又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虽然目前中国与非洲的贸易量占中国贸易总量的百分比不大,但是非洲拥有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中国拥有成熟技术和丰富产品,双方经济互补性很强,中非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将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将贸易引力模型运用到中国与非洲国家贸易的定量分析中,利用面板数据建立了包括GDP、人口、地理距离和制度安排等多个变量的引力模型。然后运用得到的模型来评价中国与非洲部分国家的贸易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