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别测算了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和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水平,并利用制造业14个细分行业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就垂直专业化分工和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制造业的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我国制造业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发展缓慢是由制造业所处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深化促进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导致垂直专业化分工浅化的两难困境所致。  相似文献   

2.
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是我国研究产业结构转变升级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梳理对外直接投资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相关文献,探究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主要机理,对于促进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扬洲 《消费导刊》2009,(19):129-129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居民收入不均等问题十分突出,在所有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中,技术进步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作为揭示技术进步与收入分配关系的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效应存在于很多发达国家之间,本文利用我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制造业的技能偏向性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往的文献缺乏对全球价值链、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与技能溢价三者之间因果机制的深入研究。基于此,文章首先建立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影响工资不平等的理论模型,以中国服务业为研究对象,运用VAR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技能溢价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以后,主要通过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中介作用来拉大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工资水平差距(技能溢价)。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高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技能溢价的促进作用最大,中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其次,低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最小。  相似文献   

5.
以Hummels et al.(2001)的测算方法为基础,利用OECD提供的我国1995-2005年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垂直化水平,并用行业面板数据考察了垂直专业分工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通过专业化分工、中间产品贸易、人才流动和产业链的上下游关联效应,对制造业技术进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在技术水平、行业集中度与出口依存度等行业分组指标下存在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运用Hummels等人的研究方法,从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整体变化趋势、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垂直分工产业链中所处的地位、制造业内各行业具体在国际垂直专业化中的参与情况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分离了进口中间品的技术含量,得到国内生产部分的技术含量作为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估计值,并实证考察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我国企业价值链地位影响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存在"虚高"现象,这种产业结构的"虚高"现象与我国深度介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密切相关;面对西方跨国公司的价值链治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我国企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初期,我国企业通过不断地满足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参数、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或通过"干中学"效应,促进了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但是随着垂直专业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其生产环节受到了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锁定",从而抑制了价值链的升级。  相似文献   

8.
垂直专业化分工及我国的分工地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之间的国际分工。基于比较优势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其表现形式是包含中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其分工和贸易模式是可预测的。我国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地位是进口半制成品并加工装配成消费品,然后出口,其主要形式是加工贸易。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通过理论模型和经验检验研究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商品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进口通过竞争效应促进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产权保护,出口通过价格效应促进了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计量结果还表明,中国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边际效应更大,进口相对于出口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边际效应更大,南北贸易还提高了发达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1.
12.
江琴 《致富时代》2015,(2):57-58
对垂直化专业分工的相关期刊文献阅读可知,垂直化专业分工指数(VSS)的测量问题解决之后,引起了一系列的经济效益分析,即垂直化专业分工对我国理论经济以及实体经济发展到底有哪些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参与国福利的影响,对高技术和低技术工人工资与就业水平的影响以及对技术扩散、转移和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基于大中型企业对垂直化专业分工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动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直专业化在近几十年迅猛发展的原因在于技术进步导致运输成本、通讯成本和数据处理成本的大幅降低;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发展中国家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和促进出口加工政策降低了垂直专业化的成本;企业面对的市场供求实时化和市场竞争的复杂性是企业参与垂直专业化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作为新型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垂直专业化指数进行了测算,并运用1992-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实证研究了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可以有效地促进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而且这种升级效应在初期效果显著;尽管这种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但升级效应的积极作用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成本最小化视角的Malmquist指数,发现与"入世"之初相比,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水平快速提升,而东部沿海地区技术升级步伐有所放缓。基于国内价值链分工的统计分析,发现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更多嵌入了国内价值链分工。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国内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技术进步,该效应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尤为显著。国内市场关联及本地企业成长是国内垂直专业化分工推动内陆地区技术进步的重要渠道。就影响机理而言,分工主体地理空间距离是影响该技术进步效应的重要因素,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缩小区域间技术差距。为此,应进一步打破国内市场壁垒,鼓励区域间分工合作,加强国内资源整合,以国内垂直专业化分工打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CES生产函数,构建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据此测算江西省的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大小和方向,结果表明江西省的技术进步大体上是偏向于资本的,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出增加,在个别年份是偏向于劳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角度出发,全面考察了垂直专业化跨国分工对要素价格、产出效应、贸易条件、一国福利的影响。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参与国际分工时应着力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挥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促进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  相似文献   

18.
《商》2016,(7)
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对一国的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基础上,本文从人力资本、物化资本以及劳动力市场三大角度着手,全面分析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一国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提出产业集聚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互动机制三个核心因素——要素禀赋、规模经济和交易成本,运用中国12个制造业行业19932011年数据构建面板数据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结果支持二者互动关系的存在及核心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