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广州市南沙区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患者72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患者192例,第二代314例,第三代217例。统计所有患者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销售金额,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查耐药情况。结果第一代、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以静脉注射为主,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静脉注射与肌内注射比例相当;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销售金额最高,其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217例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中头孢他啶不合理用药7例,头孢曲松钠不合理用药9例,不合理用药率为7.37%;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18例,占8.29%,其中消化系统8例(3.69%),过敏反应5例(2.30%),血液系统3例(1.38%),泌尿系统2例(0.92%);临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他啶平均耐药率为33.67%,对头孢曲松钠平均耐药率为57.64%。结论本院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较为合理,在临床治疗时需充分掌握每种药物的应用方法和药理作用,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为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2012年度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抽查我院出院病历和门诊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普遍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以喹诺酮类最高,头孢菌素类次之。60例围手术期患者全部应用了抗菌药物,68.33%联合应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90%是预防用药,63.33%是术后用药,43.33%用药时间超过10天。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以大环内酯类最高,头孢菌素类次之。结论尽管国家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仍很普遍。医务人员应对用药情况进行定期进行调查,对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时纠正,建立起较为健全的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提高临床药学服务,树立起抗菌药物合理化应用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3年860例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其使用率、联用率和标本送检情况以及所用抗菌药物的品种进行分析。结果 860例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例数为784例,使用率为91.2%,抗菌药物的联用例数为186例,联用率为21.6%,其中双联例数131例,双联率15.2%,累计使用38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为主;784例抗菌药物使用者中有104例标本送检,标本送检率为13.3%,104例中有22例检出阳性,阳性率为21.2%。结论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桂林市中医医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对该院2011年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消耗量、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以销售金额、消耗量统计第三代头孢菌素占主流,以DDDs统计三类头孢构成比分布较均衡.结论该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比较合理,应严格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疗程和数量,促进抗菌药物的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38例,对入选患者进行年龄、性别、药物使用情况、用药过敏史、用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记录和分析,参考国家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制定的标准对其因果关系进行评价。结果抗菌药物引发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使用的药品种类相关。138例患者中68例停药后治愈,占49.3%,70例经对症治疗后显著好转,占50.7%。其中,102例对原有疾病的治疗影响较小,占73.9%,28例病程延长,占20.3%,8例病情加重,占5.8%。结论医护人员应根据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用药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门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门诊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销售金额、B/A值、日均费用等药物利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门诊抗菌药物用药频度排名前3位者依次是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体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先锋类药物小儿皮试情况的分析,探讨注射用先锋类药物使用前是否要做皮试.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1月在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接受先锋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均进行拟用药物的皮试1843例.结果阴性1751例,阴性率为95.01%,阳性69例,阳性率为3.74%,假阳性23例,假阳性率为1.25%.结论安全使用先锋类药物,必须选择拟用药物进行过敏试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病人2009年上、下半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特点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从微机管理系统中随机调取3月3日和9月1日两日住院病人的用药情况,分析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联合用药、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等。结果: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主要以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为主,联合用药主要以单一品种用药为主。结论: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的问题,医院应采取措施加强监管,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儿科门诊处方1054张,分别统计抗菌药物处方数、所占百分比及联合用药情况等内容。结果在随机抽取的1054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749张,各类抗菌药物使用由高到低依次为大环内酯类358例,头孢菌素类325例,青霉素类22例,喹诺酮类3例,其他类5例。结论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凭经验用药、用药针对性较差、无指征用药及联合使用不合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随机从我院药物管理室中抽取几种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将其用药频度(简称DDDs)和药剂类型和前两代进行比较,并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药物的成人用药剂量和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1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杭菌药物的DDDs为11.18,高于第一代的3.84,低于第二代的17.29。2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杭菌药物中的常用药物为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成人用药以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为主要用药方式,且具有相应性的药理特征。结论我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只有清楚掌握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特征,才能够为合理用药提供保障,确保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统计分析医院2009~2011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以期了解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WHO药物统计合作中心设定的限定日剂量方法计算医院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及日治疗费用。结果最常用的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的用量上升很快。结论个别药品的DDDs值远高于其它品种,提示可能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进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0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有137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5%,其中主要抗菌药物为青霉素类、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以及多肽类等。结论目前内科住院患者在用药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患者用药比例较高,临床应强化对患者的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和分析2010年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汇总2010年收集到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按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分析、评价、分级、统计。结果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共计188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药物(29.647%)、喹诺酮类药物(22.22%)、青霉素类(22.22%)。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性质、临床使用量、个体因素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滥用抗菌药物的危险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中990例患者住院时的临床资料,将99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一定方式分成感染防护组、手术防护组以及一般防护组,观察三组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危险因素、主要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滥用抗菌药物危险因素中,联合用药危险性能高于其余抗菌药物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抗菌药物的使用中,氨苄西林舒巴坦纳使用率高于其余抗菌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抗手术防护组使用抗菌药物危险性能高于感染防护组和一般防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滥用抗菌药物的危险因素多且复杂,医院和患者在选择使用抗菌药物时,需对滥用抗菌药物的危险因素进行合理防护,有效减少抗菌药物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呼吸内科门诊与急诊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在临床上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呼吸内科门诊与急诊共诊断了5200张上呼吸道感染处方,其中临床诊断不合理处方有47张,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在临床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1.3%;联合用药占90.5%。患者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有五类,共16种。在处方金额和DDDs的排序中,排在前位的是克林霉素。结论目前,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上显得不尽合理,因此在临床上要对医生的用药进行严格的管理以及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秭归县中医医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素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统计秭归县中医医院2012年1月~12月出院患者的I类切口手术病历168份,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评价。结果 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97.6%,共应用7类12种抗菌药物。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噻肟钠。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主要为使用率较高、抗菌药物选用不合理、术后用药时间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药物用量不合理。结论应加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意识,临床药师适时干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宜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ICU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28d后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94)及死亡组(n=34),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ICU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死亡组与生存组性别、感染类型、吸烟饮酒、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治疗、脓毒症分级、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生存组相比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较高,急性肾损伤分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急性肾损伤分级可作为影响ICU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结论年龄、APACHEⅡ评分、急性肾损伤分级可作为影响ICU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两种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预防钬激光碎石术感染的成本-效果,以探寻经济有效的术前预防用药方案,提高用药合理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钬激光碎石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品种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100例。A组患者采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B组患者采用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预防感染。两组患者均在术前30 min静脉滴注,并于术后规律性应用2 d,比较两组预防感染效果、成本-效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预防感染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成本-效果比明显低于B组(P<0.05)。将抗菌药物成本剔除15%的药品加成后,结果显示,A组成本-效果比仍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钬激光碎石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达到较理想的抗感染效果,选择头孢呋辛作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某三甲专科医院2013年1~9月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统计结果加以分析。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使用金额,并计算使用频度(DDS)、药品限定日费用(DDC)及抗菌药物的位次比等指标。结果 2013年1~9月该院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为抗真菌药物、头孢类及碳青霉烯类,其中头孢类为主。结论该院整体抗菌药物使用合理,存在部分抗菌药物选择的档次较高、价格昂贵及使用过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2019年度医院住院部开具的经静脉途径使用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为临床合理、规范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江门市人民医院医院信息系统(HIS)提取2019年全年住院患者经静脉途径给药的所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处方,并根据《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以分值量化的方式对其进行点评,分析其合理性。结果根据《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医院住院部经静脉途径使用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主要为美罗培南以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两者平均得分96.68以及97.54,主要存在问题为无适应证用药和使用前未做病原学检查等。结论医院住院部静脉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存在一些问题,如无适应证使用、使用前未做病原微生物检查以及使用过程中与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等,今后应和临床科室加强合作,提高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