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构建零碳金融体系过程中,我国可以充分借鉴在绿色金融发展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不断加强与国际领先零碳金融经济体的沟通交流,利用现存绿色金融市场的规模及生态,利用政策和市场相结合的体制优势,以碳中和目标为核心,不断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建设,逐步提升绿色金融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标准、系统化、生态化、数字化地推进金融机构对碳中和目标的支持,坚持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实现经济、科技与金融的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2.
构建全球领先的碳中和转型金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零碳金融体系过程中,我国可以充分借鉴在绿色金融发展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不断加强与国际领先零碳金融经济体的沟通交流,利用现存绿色金融市场的规模及生态,利用政策和市场相结合的体制优势,以碳中和目标为核心,不断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建设,逐步提升绿色金融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标准、系统化、生态化、数字化地推进金融机构对碳中和目标的支持,坚持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实现经济、科技与金融的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1—2018年我国29个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ID模型分析绿色金融"试验田"政策对地区碳减排的影响,进一步分析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推进实现"零碳目标"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异质DID模型考察政策效应的内在差异.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验田"政策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碳减排从而助力实现"零碳目标";机制检验表明,"试验田"政策能够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促进地区碳减排,但绿色技术水平这一路径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异质性检验表明,"试验田"政策效应存在异质性,其中浙江省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政策效应,而新疆、江西、贵州和广东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朱民 《新金融》2023,(9):4-7
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的迅速展开,经济和产业结构将进行重大转型。这是金融业的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范式转变”,也必然推动中国金融的“范式转变”,向中国式的零碳金融全面转型。零碳金融包括全新的零碳投融资体系:第一,为前所未有的规模大、期限长、风险高的碳中和转型提供投融资支持;第二,管理人民币存量金融资产的估值变化,并承担在碳估值变动过程中的金融重构的风险,重塑相关的资产负债表;第三,为碳中和科技创新提供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高风险投融资支持;第四,设计旨在帮助高碳产业适应碳中和政策环境的金融产品,支持高碳产业结构转型;第五,金融机构直接参加国际零碳金融标准设立、零碳金融市场建设的前沿竞争与合作;第六,金融机构逐步转型成为全新的净零碳排放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5.
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创新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对强化国家科技力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也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在央行工作会议重点提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和“十四五”阶段经济转型的背景下,针对目前绿色技术和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普遍存在的缺少相关标准、激励创新机制、融资难等系列问题,建议丰富绿色金融投融资渠道和产品创新体系,完善绿色金融标准,构建市场化的绿色技术创新的金融体系,发展激励创新制度和国际合作框架,积极推进碳金融创新,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推动地方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和气候融资试点,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为“十四五”期间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锐  王桤伦 《海南金融》2021,(11):76-82
近年来,我国逐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通过建立健全绿色信贷及债券标准,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形成绿色金融长效发展机制,推动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绿色低碳化转型.绿色政策发挥降低资产风险、降低参与成本、拓宽配置空间的作用,持续为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转型提供动力.此外,在绿色信贷的环境效益体现与业务认定标准、绿色债券发行机制与收益体现、碳金融工具定价及创新等方面,政策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商业银行应利用政策机遇,优化资产转型风控及资源配置机制,实现信贷由高碳向零碳的动态迭代,加强绿色债券的发行、投资及承销力度,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7.
发展绿色金融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绿色金融法治建设势在必行,以法律制度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绿色金融法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相关绿色金融规范重政策、轻法律,但政策并不能代替法律,且通过分析发现我国绿色金融政策在内容上仍存在失灵或缺失的情况及政策体系可操作性不强且协调性不足、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不明确等问题。建议确立绿色金融法的基本原则,充分厘清绿色金融政策与绿色金融法律之间的关系,建构绿色金融法律体系框架,以期通过法律手段为我国经济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双碳”战略的持续部署,金融支持“双碳”目标也在持续推进,并围绕着新政策、新领域、新实践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新政策,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成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双支柱”。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是未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政策重点之一,G20转型金融框架为中国转型金融政策体系构建提供指引。二是新领域,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推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或能为二者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创新空间。三是新实践,金融机构“净零”从承诺到实施。全球范围内作出“净零”承诺的金融机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而金融机构“净零”目标如何从承诺走向科学碳目标的设定、实施、核算与披露日益受到关注,其中碳核算与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凸显。  相似文献   

9.
绿色金融有助于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双碳”目标的达成也有赖于绿色金融的资金支持。我国作为碳排放量第一大国,且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建设发展时期,探讨如何以绿色金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十分必要。本文在理清绿色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找出现阶段我国绿色金融在支持“双碳”目标上面临的需求和障碍,然后从政策保障、市场体系、组织体系三个层面提出以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针对性举措和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转型金融与碳市场调节纳入统一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包含家庭、厂商、金融部门与政府的四部门DSGE模型,研究转型金融与碳市场调节对经济增长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影响及其最优组合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碳排放强度限制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提高碳配额拍卖比例对经济增长存在负面影响,且对低碳部门的冲击强于高碳部门;第二,转型金融在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能够减缓和对冲碳市场调节收紧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第三,转型金融和碳市场调节各自都存在一定的政策局限性,单独使用可能影响经济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第四,转型金融与碳市场调节存在着最优组合,强化两项政策的协调配合可望实现经济社会的帕累托改进,为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精准有力的政策支持。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第一,将碳市场调节纳入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强化其与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协调好稳经济增长与促低碳转型在短期、中长期的关系;第二,强化转型金融与碳市场调节的政策目标协同和调控时机协同,形成最优政策组合;第三,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研究创设“低碳转型支持工具”,支持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第四,完善转型金...  相似文献   

11.
<正>现有数据表明,碳中和债的票面利率显著低于其他绿色债,说明企业发行碳中和债可以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对鼓励企业通过发行碳中和债进行融资、促进零碳金融实现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可以加速碳中和债在零碳金融体系下发挥引导作用、成为零碳金融工具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2.
论文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探讨数字人民币在绿色金融中的应用。数字人民币采用了最新金融科技技术,具有精准追踪资金流向、突破银行物理网点等特征,未来技术上若实现特定条件进行主体触发,数字人民币将对绿色金融资金流向控制、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探讨数字人民币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信用卡等方面的应用,针对数字人民币的立法尚待明确完善及技术风险、绿色金融运用场景不足、绿色金融规模不大等问题,提出未来应该加快数字人民币推广、拓展绿色金融运用场景、健全绿色金融政策支持框架、优化监管考核等建议,以发挥数字人民币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周艳 《西南金融》2024,(2):79-88
金融支持碳普惠制发展能实现微观领域碳减排和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的双赢目标。本文基于我国碳普惠制试点实践,分析我国碳普惠制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在借鉴国外有关碳普惠制实践经验基础上,探索建立以金融碳账户为核心的碳普惠发展机制,从搭建碳征信服务体系、量化碳减排核算标准、优化绿色金融管理机制、完善正向激励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助力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探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近年来绿色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界定了"碳金融"的基本概念、运行机制及其与绿色金融、传统金融的区别与联系,系统地介绍了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及风险识别与防范,进而结合国内外碳金融发展现状、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面临的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发展理念、“双碳”目标、2035远景目标等伟大构想的提出,不断展现出我国社会绿色化转型的决心。金融部门是推动零碳发展的重要力量,《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也曾概述当前最大挑战是大规模地扩大绿色金融。我国绿色信贷起步较晚,所以发展绿色信贷的时间相较于国外并不算长。多数文献从宏观角度研究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状况,而本文以商业银行的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发展还存在标准不统一、受众单一、激励不足等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近年来绿色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界定了碳金融的基本概念、运行机制及其与绿色金融、传统金融的区别与联系,系统地介绍了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及风险识别与防范,进而结合国内外碳金融发展现状、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面临的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以绿色信用、绿色信贷和绿色理财为特征的中国碳金融的发展成为金融业战略选择的必然,但是由于对碳金融的认识尚不到位,以及政策性风险和中介市场发育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碳金融发展进程充满不确定性。为促进我国碳金融稳健快速可持续发展,应从政策扶持、市场机制和中介组织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吉林省在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绿色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较低水平.绿色金融支持经济转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缺乏省级层面绿色金融政策的长效激励,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且结构单一,缺乏相关配套设施和信息共享平台.因此,"十四五"期间开辟吉林经济振兴的绿色发展之路,需要进一步完善具有吉林省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打造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构建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绿色金融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在"十四五"规划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未来发展主要目标之一的政策导向下,我国通过出台绿色金融标准、信息披露要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建立起国内绿色金融市场体系.通过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借鉴国外发展实践经验,健全ESG(社会、环境、治理)投...  相似文献   

20.
制定“双碳”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双碳”目标,电力行业“脱碳”是关键,绿色金融则是“市场化手段”,绿色金融与电力市场协同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服务“双碳”目标的电力市场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角度出发,梳理了“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现状,重点剖析了绿色金融与电力市场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交互影响机理,通过分析绿色金融支持电力市场发展现状,厘清绿色金融支持电力市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助力电力行业加速低碳转型以及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