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高血压高出血对象共80例,就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与大骨新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1例,占2.5%,对照组死亡6例,占1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使预后明显改善,为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高强 《中国药物经济学》2022,(11):112-114+121
目的 探讨大骨窗开颅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脑挫伤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于吉林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脑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大骨窗开颅手术,观察组采用大骨窗开颅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治疗后颅内压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4%,高于对照组的69.8%(P<0.05);观察组治疗后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及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及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骨窗开颅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脑挫伤能明显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颅压,减少重残率及死亡率,减轻炎症刺激作用,对改善患者预后,促进脑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案,确定最佳外科手术方案,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追访8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 个月,这些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的有21 例,采用小骨窗开颅的患者有33 例,采用钻孔引流的患者有 26 例.结果 三个月后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的患者手术成功率达到71.4%;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的患者手术成功率达到率75.8%;采用钻孔引流手术的患者手术成功率达到84.6%.结论 钻孔引流、大骨瓣开颅和小骨窗开颅各有其优缺点,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最佳手术方式,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31 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术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3.6%(31/227);77.4 % (24/31)再出血发生在手术后24h 内;患者的再出血与术中止血不严密、舒张压高、凝血机制障碍、患者烦躁有密切关.结论 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为手术中止血不彻底以及术后血压高且波动幅度大,超早期手术再出血率风险较高.术中妥善的止血和术后保持血压平稳是避免和减少再出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我科2009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83例和对照组(常规骨瓣手术)77例,术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东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48例,经CT扫描确诊后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减压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治疗前后以及两组之间的道格拉斯(GCS)评分和治疗效果,以此为标准探讨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完成后两组的 GCS 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之间进行比较观察组在术后15d的GCS评分以及痊愈率和死亡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运用不同的外科手术方法对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110例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55例。A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手术进行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所需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结论运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于洋 《中国药物经济学》2021,(8):100-102,106
目的 探讨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与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和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每组6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半个月后的美国国立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前列腺汽化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文选取在我院进行前老年列腺汽化术的患者,并设立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采用MMSE法对两组患者术后4h、8h、1d及4d等参数进行评分。结果术后4h、8h、1d各组MMSE评分与麻醉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后4d各组的MMSE相关评分与麻醉前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硬膜外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的神经错乱发生的概率依次为31%、49%,术后8h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老年患者前列腺汽化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6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和第14天,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9%,病死率为5.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5.9%,病死率为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行标准降压治疗,研究组患者行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为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8%;研究组患者预后优良率为8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可明显降低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铁岭市中心医院新城院区收治的89例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44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实施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联合组则在盐酸多奈哌齐的基础上增用重酒石酸卡巴拉汀治疗.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7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89例患者给予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89例患者给予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昏迷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联合血管连通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行大骨瓣减压联合血管连通术治疗的45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观察并评定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恢复良好15.6%,中残62.2%,重残11.1%,植物生存4.44%,死亡6.67%。患者的BI评分越来越高,RS损伤的评分越来越低,说明患者康复越好。结论大骨瓣减压联合血管连通术极大地提高了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使术后患者的BI和RS评分恢复良好,大大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应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其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血肿清除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诱导、维持麻醉,联合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镇痛镇静。借助量表评价两组镇痛、镇静效果,手术前后检测各项应激反应指标、生命体征指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术后12、24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联合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丙二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24h心率、平均动脉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老年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应激反应,发挥强效镇痛、镇静效果,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碳酸钙D3治疗对髋关节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宜春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碳酸钙D3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HSS)、骨密度、钙磷代谢及骨形成标志物[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变化,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S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股骨粗隆、股骨颈的骨密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磷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GP、PINP、BLAP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采用唑来膦酸联合碳酸钙D3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提升髋关节功能,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与分析围手术期药物干预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5岁以上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120例,按照时间就诊顺序分成两组,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药物进行围手术期干预,观察并比较其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易发生在如下条件:文化程度低于高中、年龄≥75岁、手术时间≥4h、失血量≥500ml、低血压总时间≥10min。结论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利多卡因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认知障碍的情况,且对其综合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与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认知功能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3例难治性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托吡酯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联合托吡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变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癫发作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8%)优于对照组(74.2%),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和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和6个月后的认知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发作次数两组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程度较小,可用于临床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补肾养骨口服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后的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OP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按照首位搭配的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碳酸钙D3片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碳酸钙D3片、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补肾养骨口服液治疗,两组患者共治疗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标及骨代谢指标。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痛评分及骨密度(BM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骨痛评分较治疗前出现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骨痛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的腰椎L2-4、Neck区BMD较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腰椎L2-4、Neck区BMD较治疗前出现升高(P<0.05),且观察组腰椎L2-4、Neck区BMD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骨代谢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各项骨代谢指标较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BALP、h CT、β-CTX、DPD/Cr、TRACP-5b较治疗前出现改善(P<0.05),且较对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补肾养骨口服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OP能有效改善骨代谢相关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