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历了三波股灾之后的A股市场估值趋于合理,一些绩优蓝筹股甚至是出现了严重低估的现象。价值投资的春天可能会迟到。但注定不会缺席。  相似文献   

2.
在国庆节黄金周期间全球股市纷纷飘红的影响下,国内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双双创出历史新高,连续多日高开高走的强势上扬走势。而盘面下,绩优大盘蓝筹股和个股明显分化,近期  相似文献   

3.
短期看,市场不具有向上动力。若未来基本面表现较大幅度超出预期,将会完全抵消ERP上行带来的压力,市场仍具有上涨可能性。在市场驱动力面临转换之时,业绩将成为投资者最关注的指标,绩优蓝筹股会获得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4.
仇彦英 《证券导刊》2012,(16):26-27
2012年,改革将主导投资者预期,而预期的不稳定将加大市场振荡波动区间的判断,我们的投资唯一能做的就是顺应改革的政策导向,把选取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绩优蓝筹股作为投资第一要务。才能在预期不稳定的2012年获取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5.
桂浩明 《金融博览》2021,(18):54-55
2021年以来,上证综合指数虽有所上涨,但幅度十分有限,4000多只股票的走势分化也相当明显.其中有股价翻了不止一番的,也有大跌50%以上的.而有意思的是,那些上涨的股票,未必是业绩十分突出的,而下跌的股票,也不都是业绩不行的. 在大盘基本平稳的情况下,那些被称为绩优蓝筹的股票却逆势下跌,这不但让延续2020年操作模式的投资者很受伤,同时也给市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问题:买入绩优蓝筹股后"躺平"待涨的做法,还行得通吗?  相似文献   

6.
张刚 《证券导刊》2008,(10):76-76
大盘自6124点下跌以来,调整幅度已超过37%,整体跌幅已较大,在即将触及3560点中位之际,有望展开震荡整理,能否在这里企稳反弹,还要看政策面以及其他相关市场的影响因素而定。操作上建议投资者耐心等待,控制仓位比例,近期可以关注经过大幅下跌之后具有估值优势的绩优蓝筹股。  相似文献   

7.
张刚 《证券导刊》2008,(13):78-78
近日的止跌企稳并不能说明大盘已经真正见底,未来股指如何演绎还是要看中石油等权重股的走向。预计近期股指有望在3500以下继续保持缩量震荡,等待时机的进一步成熟。操作上建议关注券商板块、有色板块、化工板块等超跌反弹的机会,同时仍可关注经过大幅下跌之后具有估值优势的绩优蓝筹股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8.
张言 《金融博览》2001,(10):24-25
中国股市正在面临着诚信考验.银广夏事件的曝光,无疑是加剧最近这场股市大调整的催化剂之一.真正拥有银广夏股票的投资者毕竟是少数,但令人担忧的是,一只俨然已进入绩优蓝筹股行列的典型大牛股也在造假,那么今天的股票市场还能信任谁?中国股市最缺乏的不是资金,而是诚信.  相似文献   

9.
在“5.30”市场暴跌之后的市场反弹中,截至周一,两市共有175只个股复权后创出历史新高,其中不乏万科A、中集集团等绩优蓝筹股。在这175只股票中,有7只股票复权收盘价超过500元,34只股票超过100元,88只超过50元。比如地产龙头万科,本周一复权股价高达1275.94元,  相似文献   

10.
本周两市强势上行,在金融、地产以及绩优蓝筹股的带动下,上证指数实现了5000点大关的历史性突破。但5000点之后市场何去何从,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可见一斑:中金认为A股泡沫化倾向较高,但华尔街投资大师则认为6000点前是安全区域。在目前点位下,市场分歧加大在所难免,短期的震荡也是可以预料的。但在操作策略上,我们认为二线蓝筹股和前期涨幅落后于大盘的品种仍有较大表现机会。金融、地产以及钢铁、有色金属、煤炭、机械、医药等板块的个股将继续轮番表现,建议投资者跟随主流热点,在震荡中选择攻守兼备的优质个股。  相似文献   

11.
在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为蓝筹股的投资价值鼓与呼之后,市场刮起了一股蓝筹股政策旋风。A股市场上蓝筹股的确具有一定投资优势,但也并非包赚不赔。股民仍需选择合适的时机买入蓝筹股,并把握理性、价值投资原则,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外资并购板块的主流先是汽车股, 继之是金融股,最后是航空股。但由于2002年我国股市处于调整期, 并购板块仅仅在年内的两波脉冲式行情中进行了短期炒作,并未脱离大盘呈现独立走势。2003年初,《外资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政策的适时出台,表明外资并购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外资并购板块再度成为市场资金高度关注的焦点板块。首先是垄断性强的行业。目前,国家对金融、通讯、电力、航空、传媒、港口等行业的外资准入一直有一定的限制,一旦政策垄断被陆续打破,这些行业必然是外资最希望进入的领域。比如银行业,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将在2006年前,分6次放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境内的限制。“深发展”已经率先成为外资银行正式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实验者。随着新桥投资获准收购“深发展”部分股份而成为国外战略投资者,“深发展”于2002年9月29日设立收购过渡期管理委员会,显示其并购过程从概念阶段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其次是业内领先企业。外资进入我国市场,优先考虑合作的对象是国内的领先企业。一般来说,这些公司的股票大多是绩优蓝筹股,随着QFII的实施,绩优大盘蓝筹股将成为资金重点流向的板块,如航空运输业中的上海机...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以来,蓝筹股一直都是管理层的掌上明珠。不仅证监会多次表态,蓝筹股是股市价值的真正所在,而且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还亲自出面为蓝筹股唱歌,甚至还手把手地教投资者要买进大盘绩优股。为了让投资者追捧蓝筹股,证监会还加大了对"炒新股、炒小盘股、  相似文献   

14.
皮海洲 《理财》2014,(9):13-13
随着上证指数在2000点区域的盘整,蓝筹股的投资价值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市场上不时传来QFII与RQFII买进蓝筹股的消息。包括蓝筹股盘中的偶尔上涨,也都能吸引市场对蓝筹股关注的目光。毕竟蓝筹股是市场的风向标,市场对此关注也属正常。  相似文献   

15.
进入2021年,A股市场随着"抱团"股的松动,蓝筹股泡沫被推到了投资者的面前,成为2021年股市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称,A股史上第一次蓝筹股泡沫来了,更是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就"蓝筹股泡沫来了"的说法来看,还是比较符合"抱团"股的现状."抱团"股基本上是一些白马蓝筹股、行业龙头股之类.而就当下的"...  相似文献   

16.
第30期蓝筹革命蓝筹股的春天已经来临!蓝筹股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管理优势和品牌优势,其成长的步伐越来越快,加上良好的流动性,大盘蓝筹正成为机构投资者必买的稀缺筹码,市场出现蓝筹股叠创新高、资金不断向蓝筹股集结的现象,中国股市正踏进大盘蓝筹时代!在蓝筹时代,谁将成为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蓝筹股呢?我们认为中国当前很可能继续开展"漂亮50"行情,目前大盘蓝筹股的整体市盈率较低,我们建议投资者近期关注大盘蓝筹股,尤其是钢铁、金融、房地产、医药行业的龙头股。  相似文献   

17.
蓝筹股作为股市中权重,直接影响到股市的健康发展。近期股市的涨幅之快,让人们不禁怀疑蓝筹股是不是也产生了所谓的泡沫。  相似文献   

18.
听月楼 《证券导刊》2009,(15):54-56
手中持有蓝筹股的机构,可以有做多做空多种套利、套期保值的模型;手中没有蓝筹股的机构,为取得股票指数的话语权则开始抢夺蓝筹股。这就是近期蓝筹异动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开放型股票投资基金的重仓股数据,本文分析绩优基金与绩劣基金的信息挖掘行为有何异同,以判断基金绩效是否来自于其信息分析能力。研究发现,绩优基金交易行为的信息挖掘特征更为显著,而绩劣基金则未表现出信息挖掘行为。而且,实证分析发现,绩优基金更高的信息挖掘水平并非取决于信息获取优势,二者网络中心度并无显著差异。但是,择时择股等能力的显著差异意味着绩优基金相对较高的信息挖掘水平来源于其更优的投研能力。此外,绩优基金的信息挖掘行为随着市场环境变化而调整。  相似文献   

20.
与以往常见的资产泡沫不同,此次A股蓝筹股的上涨,主要的动力并非完全来自市场的跟风炒作,而是与蓝筹股类资产在过去数年中的大熊市息息相关。经过A股市场的多年熊市,蓝筹股类资产被极大压抑,其筹码大多已经从投机者手中转到了坚定看好蓝筹股价值的投资者手中。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市场行情启动,蜂拥而入的投机者就很难收集到足够的筹码,从而导致有价无市,价格暴涨。事实上,这种"熊市时间太久、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