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元悖论"作为经典的金融理论之一,反映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稳定性、资本自由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兼得的矛盾,为我国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我国经济中的"三元"即资本流动性、货币政策独立性以及汇率制度进行分析,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资本自由流动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为保持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2005年汇率改革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并研究、完善、及时调整货币篮子的币种及其权重,改善央行在外汇市场的干预机制,同时不断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和交易制度以及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3.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周期取代全球失衡成为国际金融研究中新的焦点,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的争论成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热议的话题。本文重点研究了汇率制度在全球风险冲击影响跨境资本流入波动中发挥的作用,基于跨境资本流动波动的视角探讨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首先,本文使用因子模型对新兴市场国家跨境资本流入波动数据的共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兴市场国家跨境资本流入波动率呈现出高度一致性特征,共同因子的解释程度达到80%左右,且全球风险变量VIX与共同因子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其次,本文使用面板模型回归的方法对跨境资本流入波动数据的个体特征进行分析,特别是不同的汇率制度选择对跨境资本流入波动的作用,研究发现,在全球风险水平较低时,浮动汇率制度对跨境资本流入波动率具有削弱作用,而随着全球风险水平的提高,浮动汇率制度对跨境资本流入波动率的削弱作用减弱。最后,本文分别从测量误差和模型设定等方面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结论指出,浮动汇率制度对跨境资本流动波动率的缓冲作用依赖于全球风险水平,是介于三元悖论与二元悖论的中间状态,在全球风险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我国不宜过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4.
“三元悖论”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iu Min Li Ying 《国际金融研究》2008,(6)
"三元悖论"作为经典的金融理论之一,反映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稳定性、资本自由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兼得的矛盾,为我国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我国经济中的"三元"即资本流动性、货币政策独立性以及汇率制度进行分析,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资本自由流动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为保持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2005年汇率改革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并研究、完善、及时调整货币篮子的币种及其权重,改善央行在外汇市场的干预机制,同时不断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和交易制度以及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中国近期在汇率体制改革、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和货币政策制定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文章发现随着资本管制效力的下降,人民币汇率仍然以盯住美元为主,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已经受到削弱。为重新获得货币政策自主性,同时致力于推动资本账户开放,央行必须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相似文献
6.
7.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潮中,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国际流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依存度的增加,外部均衡问题进一步凸现,并且经济的开放性使得原先的内部均衡发生深刻的变化,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发生了冲突。特别是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汇率制度的安排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之间的冲突变得更加明显。这种冲突不仅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而且不同政策间目标的冲突更增加了宏观政策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复杂性。因此,从"三元悖论"的视角分析我国现阶段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元悖论框架下德国经济政策组合研究及启示——以1971—1990年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元悖论理论因为其直观性被当做相关制度选择的标准,在研究了1971—1990年间德国的经验后发现,尽管在三元悖论框架下选择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开放,获得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可行的,但德国中央银行为了经济的良好运行,会有选择性地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德国的经验告诉我们,资本账户的开放应该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为基础,一国经济政策的选择应该以经济长期稳定均衡发展为依据,单纯以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作为政策选择的参考标准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基于动态资产组合最优权重的变化研究套息交易对中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通过将人民币套息资产、美元无风险资产和美元风险资产作为基础资产,构建国际投资组合,计算动态最优权重并考察其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汇率及利差等状态变量随时间发生改变时,套息交易资产组合的最优权重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且能显著地解释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变化,但套息交易的资产配置并不是导致当前我国资本流动出现趋势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向市场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现阶段我国"资本有限流动+汇率有管理的浮动+货币政策相对独立"的中间汇率制度,随着资本项目自由兑换进程加快,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对2005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外汇占款增速、存款准备金率和CPI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影响研究发现,汇率制度对货币供应量增速影响显著,外汇占款是汇率制度向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三元悖论”与对外开放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克鲁格曼“三元悖论”认为,一国只能在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的完全流动三个目标中选择两个,不可能三个目标同时实现。我国现阶段在这“三元”中选择的是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同时未完全放弃资本完全流动目标(人民币只实现了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不开放资本帐户),因此货币政策独立性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央银行如何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将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同时,货币政策也将从以内部均衡目标兼顾,相应地必须建立适应开放经济条件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金融危机余波未平的敏感时期,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并出现物价上涨过快、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运用克鲁格曼提出的三元悖论理论,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环境,并解释货币自由流动、货币政策有效性和汇率稳定这三项政策目标无法兼顾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阐述了三元悖论的基本思想内涵后,接着从理论上分析了三元悖论的局限性,即三元概念是过于绝对化的理论假设,且各种政策组合也并不一定有效。文章最后则用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实践来进一步阐述三元悖论理论。 相似文献
15.
《武汉金融》2016,(11)
本文考察了美国次贷危机后,在人民币巨大的升值压力下,我国的货币政策"三元悖论"问题,认为人民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操作,有效化解了外汇储备上升对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在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及资本项目有限开放等一系列的金融改革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本文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影响因素,在资本有限管制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影响效果需要考虑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非传统货币创新及外汇占款的综合影响,人民银行主动的货币数量性操作只有对冲掉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后才能影响国内金融市场。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进一步对比分析了美国加息后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三元悖论"问题,认为在强烈的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受外汇储备有限性的影响,人民银行在资本管制、汇率稳定与政策自主性方面的腾挪空间较升值过程中大幅下降,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会受到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欧洲稳定机制作为欧盟一项永久性的金融救助机制,既与之前建立的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和欧洲金融稳定工具有所联系,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新的欧债危机解决思路,其中欧洲稳定机制与欧盟近期一些重大的制度性改革紧密相连,暗含着欧洲新稳定框架的构建.为此,本文从Pisani-Ferry(2011)提出的新三元悖论的思路出发来梳理欧洲稳定机制的核心变革及其与欧洲新稳定框架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展望欧盟未来的改革前景. 相似文献
18.
19.
目前,“三元悖论”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国际经济学中一个著名的论断。本文从“三元悖论”视角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汇率稳定及资本管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控制资本项目开放的节奏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研究中,目前国内的研究大多采用“三元悖论”或“米德冲突”分析法。但无法建立实证模型。本文基于货币分析法建立了精确的计量模型,并运用我国1995—2003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在现行的汇率制度下的确丧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需向更加浮动的汇率制度迈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