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起传奇     
刘建 《西部大开发》2013,(9):108-109
历史如风,硝烟散尽。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进入西北苏区,从而胜利地结束了中央红军的长征。吴起镇革命旧址包括毛泽东旧居、张闻天旧居等,分为南北两院,南院为毛泽东旧居。两院之间,有石砌过洞相连。为纪念吴起镇"切尾巴"战斗的胜利,平台山改称胜利山。红军在这里打了长征中的最后一仗1935年10月19日,绝对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经过一年多长途跋涉的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吴起。  相似文献   

2.
正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胜利结束长征,率先为这部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划下了一个休止符。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落脚陕北使中国革命重新建起了大本营,随即吹响了全民族抗战的嘹亮号角。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吴起吴起县城坐落在一条很窄的山沟里,北洛河穿城而过。县宾馆的对面,就是有名的胜利山。胜利山就是因为当时红军长征落脚时割尾巴战役取得了胜利而得名的。它就是陕北常见的那种小土包,长征之前它叫平台山,一场战役让它名扬天下。同时,山上还有一株杜梨树也很有名。因带实习、讲课等原因,笔者曾多次  相似文献   

3.
双石 《中国西部》2014,(31):64-75
2014年10月,红军长征80周年的纪年日,犹记得2006年10月,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节庆,兄弟我与一众兄弟踏上了重走红军长征路的征程。谨以此文纪念那段始于80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长征,以及一众摩托车队友们终身难忘的六天六夜征程。  相似文献   

4.
2006年10月18日至24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和陕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在西安共同举办了红军书法家舒同作品展,向古城人民展出了大量舒同书法作品真迹及“舒同体”书法作品。这次展览,不仅让热爱“舒体”的人们感受了这位红军书法家“舒天地正气,同苍生希冀”的高尚情怀,也品味了舒同书法作品的雍容端庄、飘洒圆润、大气磅礴,获得愉悦的文化慰藉与审美享受。[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上下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很多人想起了“刘志丹”这个名字.因为正是他在陕北与谢子长等革命志士所创建的革命根据地.让长征途中几乎陷入绝境的中央红军找到了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06,(10):46-49
“敌人这颗子弹至今还‘居住’在我的头盖骨里,成为红军长征胜利的特殊纪念物品。七十年来,子弹慢慢被骨头包住了,这枚‘镶’在脑壳里的‘军功章’已经钙化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没法取出,也不痛。看了X光片,医生说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7.
吴起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地。在这块浸染着红军鲜血的红色土地上,如今到处彰显着富裕与文明。祖辈以来,居住在黑暗的土窑洞里的群众,移民到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出门行走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平坦的大道,生活贫困的群众纷纷走上了草畜业、棚栽业等多元化致富的路子,建设新农村这项富民工程在吴起处处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8.
吕志贤 《黑河学刊》2005,(4):126-128
姚国金1914年1月31日出生于江西省吉水县白水街黄竹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是一位身经百战、资深望重的老红军。抗战胜利后,他从延安到黑龙江。他于1946年初率三旅九团来黑河剿匪.1947年任黑河军分区参谋长。后转入地方工作,任中共黑河地委委员、财经委员会委员、地区实业局长、电业局长兼航务处长、林业局长等职。为黑河的剿匪和建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首先驱车70多公里到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标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习近平说,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  相似文献   

10.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翻开红军长征史料,我们发现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常是一边行军一边频繁地开会,湘江战役之后尤其明显。今天回顾这一系列会议,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发生的一次又一次伟大转折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11.
潘治宏 《中国老区建设》2005,(2):10-10,F002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又适逢中国老促会老会长杨成武将军逝世一周年,为践行杨老“一定不要忘了老区人民”的深情嘱托,元旦刚过,中国老促会会长王作义,副会长陶量一行来到三明老苏区调研。  相似文献   

12.
雷珍 《西部大开发》2006,(11):43-46
70年前,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在红军长征的胜利终点陕北进行艰苦采访后,完成了一部有名的《西行漫记》。在书中,斯诺用很大篇幅,生动地介绍了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西北革命根据地和西北红军主要创始人刘志丹如何从一位地主儿子投身革命、创立陕甘革命根据地直至牺牲的故事。他写道:“在保安(今陕西志丹县)我遇到了他的遗孀和孩子,一个漂亮的6岁小女孩。红军为她特制了一套军服;她扎着军官皮带,帽子上戴着红星,那里人人喜欢她;她像个小元帅,深为自己有一个‘土匪’父亲而骄傲。”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和刘志丹将军牺牲70周年的日子里,记者来到当年被斯诺称为“小元帅”的将军之女刘力贞老人家中,听她讲述了许多刘志丹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快讯》2014,(35):10-10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 首都各界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今年2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作出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正【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壮举,《难忘岁月》栏目从本期起开辟"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专栏,以此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新长征凝聚正能量。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2010,(7):10-15
吴起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西北部,东南接志丹县,东北连靖边县,西北靠定边县,西南邻甘肃省华池县,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  相似文献   

16.
一面是永不动摇的勇气,一面是如履薄冰的谨慎 要成功,你就得在众人面前保持永不动摇的勇气和胜券在握的气概,无论是在一帆风顺还是波涛汹涌时,你都必须镇定自若,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你要相信:没有人会跟着一个对前途绝望的将军。试想: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如果毛泽东、周恩来都灰心丧气了,红军可能“万水千山只等闲”,最终实现胜利会师,扭转乾坤吗?  相似文献   

17.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专程驱车70多公里来到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了三军会师纪念馆。"长征永远在路上。这次专程来这里,就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今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习近平说。八十年前,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宁夏西吉将台堡(当时属于会宁)会师,这是红军长征最后一次会师,被公认为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图片新闻     
正四川雅安市名山区纪念红军百丈关战役胜利80周年2015年11月22日,雅安市名山区召开了纪念红军百丈关战役胜利80周年座谈会。同日,还举行了红军百丈关战役遗址揭幕仪式和百丈关战役烈士纪念园项目启动仪式。据了解,名山区已经争取中央补助资金4798万元,用于百丈关战役红军烈士纪念园建设。纪念园建成后,将成为红军百丈关战役零散烈士墓和革命纪念设施集中保护区,成为名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胜地。图为徐向  相似文献   

19.
回顾长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红军内部团结的粘合剂;是红军将士赢得民众支持的坚实基础;是红军将士对党绝对忠诚的核心要素;是红军将士顽强战斗力的力量来源;是红军将士克服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老区建设》2008,(7):47-48
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川西北苏区的藏、羌、回、汉各族人民,以无私无畏的奉献和牺牲,大力支援红军,积极开展革命斗争,保证了红军长征和革命的胜利。 遭受了巨大地震灾害的老区人民正在开始莺建家园,《红色记忆》特发一组关于川西北苏区光荣革命历史的文章。 重温历史,能激励我们走向未来。我们相信老区人民一定能够充分发扬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老区精神,重建一个更加美丽的新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