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江苏省沿海地区工业化进程速度加快,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从产业结构上看,江苏沿海地区产业结构演变总体处于数量型调整阶段,产业素质提高明显滞后,三产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决定江苏沿海地区总体产业结构高度的关键力量,其中第二产业是目前江苏沿海地区提升总体产业结构高度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看,工业化 与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互为依存、共同促进的,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又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只有工业化和城镇化保持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才能持续稳定;反之,如果工业化与城镇化脱节,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或者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那么必然会妨碍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程。在我国基本实现了  相似文献   

3.
王凯  庞震 《济南金融》2012,(2):28-33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认为经历高速经济增长的国家,其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提高较快,这将导致实际汇率升值。本文利用1978-2010年的中国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是显著成立的,从长期看中国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带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  相似文献   

4.
杜文超 《中国外资》2008,(11):231-23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服务业产值还比较低,发展比较滞后,本文通过对我国第三产业的现状分析和与印度的比较,论述了我国第三产业的现状和印度的服务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大,旅游经济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以服务业为首的第三产业带来巨大的冲击。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逐年攀升,为我国旅游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挑战。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旅游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看法,从而推助城镇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按照通行的估计,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已达1.9万多个,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今后一段时期,其规模会进一步扩展。但在整体质量上,小城镇与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农村工业化、非农化进程相比,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发展水平也不均衡,因此需要积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合理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因”镇”制宜地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7.
论文依据工业化内涵及工业化阶段性判别标准,对内蒙古工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了现阶段内蒙古在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着工业化水平比较低下,配套第三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农村工业化基础薄弱,非农劳动力转移比较滞后,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严重等问题,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希望对内蒙古加快工业化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就业人数继续攀升;经济拉动就业的能力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着就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容量的扩大;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相对缓慢,制约着就业容量的扩大;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解决的对策应是:确立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扩大就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扩大就业容量;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力度;改变就业观念,努力提倡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健全服务体系,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服务业的需求会逐渐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会越来越重要。因此,通过对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第三产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研究各大行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来确定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向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基于2004—2011年相关统计数据,从行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两个角度,深刻分析了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的构成。对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产业升级,有利于我们扩大第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明晰我国第三产业的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发展相对落后,这不但制约了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发展进程,而且成为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就业压力加大、经济增长效率不高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解决这些矛盾,本文在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中的商业银行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从1953年到2000年,城市化率仅从18.30%提高到36.09% 。近年来,随着对城市的重要功能与作用的重新认识,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并呈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在政府推动方面,各地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推进城市化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利于解决二元结构矛盾和“三农”问题,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和社会文明程度。各地政府兴起了推进城市化的高潮,纷纷提出了城市化发展战略,把城市化作为推动经…  相似文献   

12.
沈可  章元 《金融研究》2013,(1):53-64
现有文献普遍认为中国的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是由于户籍制度限制了劳动力流动,本文则从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本密集型投资倾向的视角补充了一个新的解释。本文结合跨国数据的分析,同时应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全国层面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检验后发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在一定阶段内的不平衡发展与中国城市部门侧重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倾向有关。这一倾向使得城市部门的资本深化,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降低,从而扩大了城市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三化同步",中国需要逐步扭转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倾向,加快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甘肃是我国最早进行资源型开发的地区之一,由于资源的退减和枯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产业接续问题日渐突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推进,西部开发已进入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并举的新阶段。甘肃省顺势加快产业布局优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但是推进全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客观要求,更是甘肃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必要条件。在新一轮产业布局优化的进程中,第三产业比重加大成为不争的事实,金融作为第三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全省产业布局优化的支持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格局逐渐由以工业与农业为主演变为以服务业和工业为主,但仍然存在农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逐年攀升,开放程度逐渐扩大,对外贸易开放已成为影响国内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立足于对外贸易视角,在对当前我国产业形势和外贸形势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和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己经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金融发展对工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金融发展滞后于我国工业化,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金融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的经验,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实施积极的融资战略,推进工业化进程;实行务实的金融信贷对策,更好地服务工业经济,积极利用金融作用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这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也是我国利用金融作用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和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己经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金融发展对工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金融发展滞后于我国工业化,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金融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的经验,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实施积极的融资战略,推进工业化进程;实行务实的金融信贷对策,更好地服务工业经济,积极利用金融作用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这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也是我国利用金融作用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他国经验表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将会持续加速上涨,为居民消费的增长提供比较坚实的资金基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将会使得在今后15年左右的时间内“人口红利”对于我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基于Eviews软件对我国2008年~2010年的居民收入、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协调,发现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在多方面都表现为滞后于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次,从经济发展状况和宏微观经济政策方面考察影响居民收入的宏观微观经济因素,发现为提高我国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国家应加大城镇化、开放和工业化的实施力度,有选择性地加大投资力度和和适当控制城乡收入差距,矫正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最后,提出了一些旨在提高我国居民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关制度安排。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我国的养老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这将为养老产业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面临严重的发展困境。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拐点”何时到来?为回答好这个问题,本文以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框架,首先,以法、德、日、美四国为例,系统梳理其养老产业发展历程,总结归纳出养老产业发展“拐点”出现的共性特征;其次,聚焦日本养老产业发展轨迹,重点关注其介护险实施前后养老产业相关重要指标变化;最后,选取九个养老产业相关指标,基于指数平滑、灰色模型等方法对中国养老产业未来情况进行预测,并与日本可比时期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判断中国养老产业“拐点”出现的可能时间。研究发现:养老产业发展“拐点”的出现具有四个共性特征,分别是三支柱养老金体系改革、长护险制度全面实施、多元化服务助推医养结合、代际转换背后的产业增量机会,而中国养老产业发展“拐点”可能出现的窗口期将在2026—2030年间。  相似文献   

20.
袁濛  盛巧燕  马桢干 《海南金融》2012,(11):33-35,47
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人类的生存、经济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增长,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随之增加。为了便于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通过建立一系列模型核算1994—2008年我国分行业碳排放总量,并对分行业碳排放总量进行了归类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第二产业的碳排放量占有最大的比例,并且保持着上升的趋势,紧随第二产业之后的依次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中工业的碳排放量在碳排放总量中占据着极大的比例。在节能减排的国际大趋势下,我国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面临着迫切调整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