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基于房地产市场和商业银行双重视角,利用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债务对金融风险的风险传递关系和传导路径。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财政风险转化为房地产市场风险和商业银行风险;同时,土地财政、信贷扩张和影子银行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传导路径。为防范金融风险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降低金融部门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关联,厘清金融与财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支付能力不足,财权与事权不符,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政绩,通过直接干预或者间接关于来夺取金融资源。政府以政府信用做担保来获取银行贷款,以此来促进政府融资,随着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的日益紧密以及政府债务越来越多,这将会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如果政府无法及时偿还政府债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将会变成地方金融风险。本文通过介绍了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分布的影响,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向金融风险的转换,阐述了地方金融风险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模型,提出了化解地方政府金融风险的建议,为我国地方政府解决金融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同时,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还印发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分类处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根据《预案》和《指南》,我国将建立地方性债务风险分级响应机制,实施债务高风险地区财政重整。《预案》还明确,地方政府依法承担地方政府债券的全部偿还责任,中央实行不救助原则,升级政府对本地区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负  相似文献   

4.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做出总体部署和系统安排. 《预案》指出,地方政府性债务包括地方政府债券和非政府债券形式的存量政府债务,以及清理甄别认定的存量或有债务.要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政府将"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宏观层面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2011年,银监会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列为当年银行业三大风险之首。2012年1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对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发展部署时强调,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并指出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妥善处理存量债务。由此可见,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正亟待解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给我们深刻警示。借此来探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及措施,对于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财政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较快,在金融危机后表现得更为明显,尽管地方政府债务在提高民生水平、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显突出,债务规模膨胀,增长速度过快,有些地方政府债务水平已经超出地方财政的承受力,债务风险较高,影响地方财政健康运行。因此,当前各地方政府应积极应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扩大的局面,探究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的原因,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在必要时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运用金融稳定再贷款,支持地方政府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稳定再贷款分为五类:地方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用于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的紧急贷款;用于退市金融机构个人债务和境外债务兑付等其他风险处置类再贷款;  相似文献   

8.
贾璐 《财政监督》2012,(1):70-72
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已成为当前地方各级财政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而各级政府的债务风险已成为财政风险的核心。政府债务风险,既包括来自于直接债务的风险,也包括和隐性债务、或有债务相关的风险。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对财政,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造成冲击。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首先要认识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但是由于缺乏权威统计,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难以准确把握。因此,研究和切实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债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加快了本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债务的不当运用也会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随着举债规模的扩大,我国地方政府偿债压力日渐增长,过度举债所累积的债务信用风险十分严峻,可能威胁到经济金融的稳健运行.本文以KMV模型为视角,将地方政府视同企业,衡量财政收入和债务规模之间的关系,以测算该省各个地级市的政府性债务的违约风险概率P.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树立正确政绩观,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明确地方政府责任,健全债务风险监督机制,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地方政府性债务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当届政府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2011年上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安排全国审计机关对所有省市的政府性债务进行了全面审计,将为摸清地方政府性债务“家底”,揭示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发挥建设性作用。本文将结合本次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实践,着重探讨地方政府性债务产生的区域性金融风险可能性,从审计监督角度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产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沈泉江  韩健 《财政监督》2023,(23):82-87
地方政府性债务可以划分为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两种类型,显性债务与隐性债务关系密切、相互影响。鉴于日本的财政体制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本文以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日本夕张市财政重建典型案例,深入研究地方债的综合治理,为我国实施更加精准的地方债政策、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金融风险在一定意义上等同于财政风险。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就是财政潜在债务。从整体来看.外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社会养老保障欠款是我国隐性和或有债务的主要组成部分。①在体制转型期,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企业,由各种债务所组成的链条之所以能够延伸下去而且断裂不了,就在于金融不断给这个债务链“供氧”。为了保证不因债务链条断裂而产生危机。  相似文献   

13.
李璇  孙竹君  孟志华 《会计师》2021,(13):76-77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监督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的A省,经济发展任务重,债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加强审计治理控制债务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手工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对A省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和风险以及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加强债务审计治理机制的三条路径,即通过加强预算执行审计与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配合,构建并优化债务风险评价标准及预警机制以及实施审计常态化,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债务审计来不断提升政府审计在保护政府财政安全和金融安全方面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金融领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三大攻坚战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云南金融风险隐患,针对不良贷款率升高,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结构不合理,居民杠杆率快速提升,理财及信托产品、企业杠杆率、地方性类金融组织、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他金融风险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化解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抑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梳理排查风险隐患、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风险处置联动风险防范措施,确保云南经济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颖 《武汉金融》2021,(4):83-88
2008年以来,为了维护经济稳定,我国地方政府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政府性债务。本文以2008年以来中央层面制定的地方政府债务政策为分析样本,研究债务政策在不同阶段的演变。债务政策主要围绕推动地方政府举债市场化、遏制地方政府债务过度金融化以及增强地方政府偿债能力三方面。研究认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以促进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平衡,将债务风险管理和金融风险管理相结合,建立事前、事中系统化管理来代替事后“补丁式”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政府财政困难,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成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一项重要工作。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维护财政安全、防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增长等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断积累,反复化解,需要治标,更要治本。从长远考虑,需要强化约束机制建设,不断推进自我约束和市场约束,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7.
数字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新型业态,极大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范围和深度,对缓解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困境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基于我国201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效率具有积极作用,不仅提升了债务融资规模,还抑制了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同时,数字金融不仅直接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还通过提高财政透明度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间接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成本和风险产生积极影响;此外,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影响还受到地方政府能力的影响,在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能力和公共治理能力的调节下,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具有积极影响,这为缓解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困境,科学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湖南省永州市为个案,从政府、银行、社会三维角度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原因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完善现行财政体制,健全债务管理制度;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监管和约束机制;妥善处理存量债务,有效控制增量;增强地方债务中银行贷款的风险控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联系出发,分析了二者同步放大的原因,在探讨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和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转化的必要前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融资平台贷款实行差异化处理、拓宽地方财政获取资源的渠道、持续改进区域金融生态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稳步化解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整体分析把握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特征的基础上,对其现有风险处置措施的作用、不足进行分析,构建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测度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创新和规范推进政府项目投融资、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工作、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合理保障地方财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