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四川省自贡市围绕“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坚持早谋划、早推动、早落实,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启动2023年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专项活动,多措并举扎实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2.
2010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全国开展了主题为"服务就业,成就人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服务对象主要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各类基层项目服务期满的毕业生,特别是长期失业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和家庭困难毕业生。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广泛开展宣传,引导高校毕业生寻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建立基础台账,实施跟踪服务;大力收集就业岗位信息,开展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组织开展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加强对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这是自2006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连续5年开展的服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专题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9月23日,济宁市任城区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入户开展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摸清就业服务需求,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据了解,为更好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该市启动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就业准备活动。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汶上县人社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强化服务举措,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建立专门信息库,实行跟踪服务,对不挑不拣的做到48小时推荐就业。图为该县人社干部入户宣传就业政策,掌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需求和就业意向。  相似文献   

5.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相对于整个高校毕业生群体,虽然人数比重较小,但就业难度更大,服务个性化要求更高,蕴涵着万户家庭未来的希望。为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江西省人社厅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协调教育、财政等部门,着眼全局与长远,坚持继承与创新,打开政策措施研究制定的大门,邀请高校及其毕业生参与,推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计划"、"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活动计划",综合运用实名制登记、就业援助等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实施万人技能培训、提供万个就业岗位、开发万个公  相似文献   

6.
谢敏  乐春柳 《中国就业》2023,(11):26-27
为促进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早就业,江西省新余市人社局抓抢毕业季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的有利时机,统筹全市公共就业服务力量,全力打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攻坚战”,通过实名建档、就业推介、拓岗招聘等方式,压实责任,细化措施,精准有效开展就业帮扶工作。截至今年1 0月初,江西省人社一体化系统中新余籍的3764名2023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除入伍、升学、出国的1 55人外,已实现就业31 85人,推荐职业培训服务21 03人,推荐就业见习服务1 383人,帮扶联系率1 00%,帮扶就业率88.74%。  相似文献   

7.
谢瑗 《中国就业》2013,(1):30-31
中国的青年就业问题,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尽管相对于一些失业率较高的国家而言,中国的青年就业状况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但是仍然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主要表现为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和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对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特别是将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具有较大扶持力度的政策,并通过加强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就业服务等一揽子措施,积极促进有就业愿望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就业》2009,(10):64-64
2009年以来,松原市一直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多次组织举办了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及创业成功项目推介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是研究制定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目标和措施,以正式文件分别下发到各县(区),规定各县(区)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并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考核之中。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部开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配备专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面对面的求职登记、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岗位匹配等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就业》2012,(11):4-5
时至10月,大多数离校毕业生应该都已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但也不排除仍有一部分毕业生依然“宅”在家里,仍有一部分父母还在为子女的工作忧心。急毕业生和家长之所急,今年7月份,人社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和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函[2012]69号)。通知要求各地将2012届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当前工作重点,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摸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底数,认真做好实名制信息登记工作,根据其意愿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千方百计促其尽快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0.
祝俊 《中国就业》2011,(1):19-20
安徽省充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和民生工程来抓,积极采取措施,通过突出完善机制、加强服务、构建平台、狠抓落实等关键环节,有效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充分发挥了高校毕业生这个宝贵的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生力军作用。2010年,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24.5万人,历年未就业或就业后又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4万人,至2010年11月底,  相似文献   

11.
要闻月览     
《中国就业》2023,(1):14-14
2022NOVEMBER1111月28日人社部于11月28日至12月18日举办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为2023届高校毕业生、往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提供就业服务。服务周期间,各地人社部门、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将集中开展大规模线上招聘、直播带岗宣讲、就业指导和职业体验、线上测评和考试服务、人力资源服务进校园以及线下招聘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2.
数说     
《中国就业》2013,(2):17-17
1509万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近日在"2013年全国就业援助月活动"开幕式上透露,自2003年以来,共有1509万就业困难人员经帮扶后实现就业。本次就业援助月活动主题是"就业帮扶、真情相助",重点是帮助就业困难人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中的登记失业人员、家庭困难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8.4亿据了解,人社部自2010年起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展"春风行动",双方通  相似文献   

13.
余海琳 《中国就业》2023,(12):24-24
今年以来,广西柳州市人社部门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机制保障、前置就业指导、聚力稳岗扩岗、提升服务质量,助力高校毕业生尽早顺利实现就业。强化政策机制保障精准推动就业帮扶出台《2023年柳州高校及中职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方案》,压实相关部门责任,形成合力抓手,建立柳州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脱贫家庭毕业生数据实名台账。对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采取“一对一”帮扶措施,逐人联系对接。  相似文献   

14.
《山东劳动保障》2013,(8):60-62
鲁人社字[2013]353号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从2013年起在全省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以下简称"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提出如下意见:一、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责任,综合施策,以实名登记为基础,以政策落实为支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50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三个就业工作重点:高校毕业生、困难就业群体、农民工。四项政策措施:结合扩大内需保增长,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对企业降压减负,鼓励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功能,发挥就业服务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大规模培训。  相似文献   

16.
当前,受金融危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据统计,2009年全国有610万高校应届毕业生,历年累积的未就业的大学生有250多万,目前全国共有860万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同时,2000多万失业农民工同样需要就业,还有几百万自然增加的青年等待就业,当然还有其他方面,如复转军人、新增农民工等。据测算,今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最多为900万。两者之间的缺口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劳动保障》2012,(5):57-5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福建省公务员局: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很大,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仍很艰巨。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环节。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进一步创新就业服务方式,完善就业服务措施,面向离校前高校毕业生广泛开展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面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深入推进实名制就业服务,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就做好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广集博采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当地就业的总体规划,纳入就业和失业的统计分析体系。劳动保障部门在高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内,要配合教育部门,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毕业半年后,重点做好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工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将免费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以及档案管理等“一条龙”服务,有条件的地方还将建立专门的场所或窗口,提供专项服务。毕业半年后仍未找到工作岗位并有就业要求的高校毕业生,可由入学前户…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是现阶段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对就业率评价指标体系、地方高校专业建设及失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新颖视角,并基于对毕业生群体差异、主动失业和供求结构矛盾的调查结果,提出可以从完善社会保障、加强高校后期培训力度、改善政府引导等方面促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20.
近日,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全国“2015年就业援助月活动”在贵州省贵阳市启动。援助对象为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城乡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人员、当地确定的困难家庭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因病致贫家庭成员、失地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要求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切实履行保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