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不断加强,人民币走出国门,流通于国际间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民币的国际化将极大地提升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加强中国的对外贸易,大幅度地降低金融风险。本文将结合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现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方法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各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迫在眉睫。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声望大大提高。周边国家和地区居民逐渐认可和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国际清算地位。文章在界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上,探寻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从正负两面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市场大幅动荡,美元的币值出现了明显的波动,欧元区随后也相继出现主权债务危机,而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使得人民币逐步放开,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作用也越来越大,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关注之重点。本文首先指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紧接着又根据我国现有的国情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所具备的条件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步骤和一些具体的策略从而最终达到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及金融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人民币国际化逐渐受到关注,但是由于我国的人民币国际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相应的政策和规范并不十分完善,人民币国际化存在的风险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是对人民币国际化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防范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人民币贸易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贸易结算有利于缓解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冲击。但是,人民币贸易结算更重要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启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中国经济高度的外向性和人民币良好的国际信誉确立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条件,全球金融危机给人民币国际化打开了有利的时间窗口。因此,要抓住全球金融危机提供的机遇,利用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姝 《河北金融》2010,(7):52-54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币在周边地区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使世界货币体系面临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人民币国际化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取得与我国经济实力相适应的人民币国际地位再次成为国内各界广泛探讨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主权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基础,探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关键措施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改革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中国和国外尤其是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人民币已经逐渐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流通和使用。目前中国一方面积极参与多边层面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区域层面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同时也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基于此通过阐述国际货币化的职能,分析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条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史硕 《中国外资》2012,(10):13-15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人民币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人民币在世界的流通范围逐步扩大,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所体现出的强势与坚挺更加快了其国际化的速度。尽管如此,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上仍存在诸多障碍。现阶段,如何现实有效的选择其国际化的路径是亟需解决的难题。基于此点,本文旨在结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存在的障碍,提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爆发,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而且使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遭到普遍质疑。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很多人士认为,人民币应该抓住机会,加快国际化进程,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思考了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发展的影响,并且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爆发,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而且使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遭到普遍质疑.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很多人士认为,人民币应该抓住机会,加快国际化进程,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思考了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发展的影响,并且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人民币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人民币在世界的流通范围逐步扩大,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所体现出的强势与坚挺更加快了其国际化的速度.尽管如此,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上仍存在诸多障碍.现阶段,如何现实有效的选择其国际化的路径是亟需解决的难题.基于此点,本文旨在结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存在的障碍,提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格局变化,提出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概念,阐明新型金融危机独有的特征,指出全球新型金融危机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本文的分析显示,在全球新型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应该向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方向调整,尽管目前时机尚未成熟,但近年来相关方面的发展已经为人民币将来走向国际化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文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调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针对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格局变化,提出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概念,阐明新型金融危机独有的特征,指出全球新型金融危机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本文的分析显示,在全球新型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应该向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方向调整,尽管目前时机尚未成熟,但近年来相关方面的发展已经为人民币将来走向国际化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文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的重要参与者。人民币加入世界主要货币行列的时机已经成熟。本文旨在揭示人民币国际化的原因,阐述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最后给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得益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历史的必然。本文主要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阶段跨境人民币结算和国际货币历史经验来分析探讨从跨境人民币到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过程,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6年10月31日,人民币正式SDR-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加入SDR,意味着人民币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又迈进了一大步,对世界和中国是双赢的结果。本文根据目前的经济形势,分析人民币加入SDR后对国际化的机遇与阻力。  相似文献   

17.
一场空前的金融海啸横扫世界经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各国对以美元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多种弊端的深刻反思,在危机的过程中全球兴起了改革或重建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争论。很多政要和研究者认为,本次金融危机是全球货币和金融体系过度依赖美元所致。改变这种均衡的体系对提振世界经济增长是必要的。美元的衰落需要新的国际货币替代。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日高,中国应该抓住机会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在赞成和期待中,我们需要冷静地思考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收益与风险。  相似文献   

18.
陈海然 《云南金融》2011,(2X):59-59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强势经济会造就强势货币,中国经济20多年的超高速增长,使中国的国际收支规模和对外支付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出口和外汇储备均为世界前列。中国经济的崛起奠定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根基,中国经济国际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依据,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和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强势经济会造就强势货币,中国经济20多年的超高速增长,使中国的国际收支规模和对外支付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出口和外汇储备均为世界前列。中国经济的崛起奠定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根基,中国经济国际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依据,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和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影响着中国进出口贸易规模和结构,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的稳定甚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黑天鹅”事件频现等世界贸易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增多的情况下,本文基于人民币在跨境结算业务中发挥的作用,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2月的月度数据,构建SVAR模型,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人民币国际化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动态关联。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和进出口贸易额增长都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之间存在相互的正向影响,从贸易结构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对跨境服务贸易的初期激励作用更为突出,人民币国际化与跨境货物贸易的相互影响作用更为显著。最后本文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带动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