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对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变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于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接受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9例.两组患者常规予以硝酸甘油及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对照组另...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带量集中采购(简称集采)前后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抗高血压的疗效和经济性。方法选取2021年1—11月于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47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者为A组229例、厄贝沙坦片者为B组263例、集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者为C组264例、集采厄贝沙坦片者为D组291例。比较集采前后4组的抗高血压疗效、成本-效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A组与集采A组、B组与集采B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集采A组、集采B组的成本-效果比(CER)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显著优于A组、B组(P<0.05);假设药品费用下降10%,其他费用不变,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一致。结论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集采前后的降压效果无显著差异,但集采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的经济性更优,为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他汀类调脂药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硫酸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心绞痛症状、心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单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可积极缓解心绞痛严重程度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应用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血脂相关指标、心功能相关指标水平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脂相关指标、心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血脂相关指标以及心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大剂量组31例,瑞舒伐他汀钙剂量20 mg/d;中剂量组33例,瑞舒伐他汀钙剂量10 mg/d;小剂量组29例,瑞舒伐他汀钙剂量5 mg/d;对照组32例,使用安慰剂。比较4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并观察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后,大剂量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显著低于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3%、78.8%、5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 mg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瓦房店第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出68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用药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与对照组的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的LVEF、LVED-VI、6 min步行距离的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疗效确切,药物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还能促进患者的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患者24例,采用联合用药方式治疗(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患者24例,采用单一用药方式(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小时的舒张压、收缩压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均较之治疗前具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室参数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有效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术后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于鞍山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接受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云浮市中医院收治的行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2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收治的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的2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A、B两组。A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B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8%,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B组治疗效果更为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较治疗前所有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后改善情况对比,B组更为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强度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内膜增生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研究组5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1次/d;研究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1次/d。记录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即刻及6~9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观察支架内的最小冠状动脉血管直径、内膜增生面积等,并检测患者支架植入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和再次支架植入术。研究组有112处病变植入支架,对照组有91处病变植入支架,且均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随访。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0.18±0.29)mm比(0.33±0.71)mm]和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0.17±0.04)mm比(0.39±0.43)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的冠状动脉支架内平均内膜增生面积与对照组[(0.4±0.6)mm2比(1.3±1.3)m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9、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40 mg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抑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有效减少内膜增生,减少支架内管腔丢失,从而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替格瑞洛联合用药方案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沈阳积水潭医院收治的70例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与替格瑞洛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肌损伤指标、炎症介质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症介质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替格瑞洛联合用药方案治疗非ST段抬高型ACS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相关指标、心肌损伤,还可减轻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对比法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在非调脂、调脂方面及动脉粥样硬化逆转和安全性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160例,对其实施常规治疗。采取随机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瑞舒伐他汀片,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疗程均为1年。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的疗效、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各项均优于对照组,且组内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两种药物均对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具有良好的逆转或延迟作用,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Hcy和血hs-CRP水平,改善患者血脂状况,但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口服降脂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使用特点,为合理应用降脂药物和循证医学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和老年病学科的住院CHD患者电子病历资料2400份,采用SPSS软件,通过数据挖掘,精准分析CHD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大部分CHD不同危险分层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他汀类药物和他汀类联合降脂药物治疗,23.25%的CHD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他汀类高强度药物治疗,出院时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水平基本不理想。口服降脂药物使用次数最多为他汀类,而用药频度(DDDs)最高为瑞舒伐他汀钙片,在药物利用指数(DUI)方面,使用的降脂药都在1以下,基本合理。结论CHD患者仍未得到充分治疗,并且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出院时尚未达到治疗的理想目标。LDL-C的控制效果明显与CHD患者降脂药物方案、用药强度和用药依从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7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厄贝沙坦组单用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组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观察组用厄贝沙坦150mg联合氨氯地平,三组总疗程均为8周,比较三组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厄贝沙坦组总有效率为74%;氨氯地平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观察组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厄贝沙坦组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氨氯地平组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分别与另外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和发生不良反应例数,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取得单用厄贝沙坦或单用氨氯地平未能达到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研究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水林佳胶囊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治疗周期为16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心电图、肾功能、血尿常规等均未出现与治疗药物有关的异常现象。结论利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好,具有极强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全社会角度,对达可替尼相比其他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药物(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和奥希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成本-效用分析.方法 研究建立了15年的3种状态无进展生存期(PFS)、疾病进展后生存期(PPS)和死亡分区生存模型.根据ARCHER 105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作用及最佳剂量。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北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1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剂量(2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的时间、术后住院观察时间,以及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脑钠肽(BNP)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时间、术后住院观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DD、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LVEDD、BNP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LVEF、LVEDD、BN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8例采用依那普利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组患者48例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通过两组数据统计分析得知,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药物治疗的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糖尿病肾病症状消失时间、肾功能指标复常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例(4.2%)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9例(1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肾病症状消失时间、肾功能指标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短时间内使患者肾功能和血糖水平得到改善,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