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对经济集约化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论文基于经济增长理论,以中国过去六十多年经济数据为样本,划分为1952-1978、1979-1997、1998-2015年三个发展阶段,构建计量回归模型,测算经济增长的集约度,即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资本积累及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实证研究法和经济增长余值分析法构建模型,通过二元线性回归,估计资本和劳动要素变量参数值,进而测算资本、劳动要素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发现,过去六十多年,我国经济增长集约度还比较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加,资本积累和城镇化是中国持续高速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而当前我国大量资本密集型产业出现产能过剩,人口老龄化致使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上升,传统粗放式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亟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集约化转变,努力实现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资驱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投资、消费、出口与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在不同阶段的动力作用。结合现实经济发展,剖析了各阶段的动力特点。下一阶段,要通过调整三驾马车的增长质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动人口占比持续上升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也通过高储蓄率保证了资本存量的不断增加。但是这一增长的动力在2004年之后开始弱化,中国经济已经越过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窗口也将在2013年前后关闭。两大拐点的越过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隐忧,过去30年支持中国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将不可持续,中国经济亟待转型。中国已经处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如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顺利越过  相似文献   

4.
货币与经济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直存在很大争论。本文通过对1650~1936年近三百年间中国的货币供给、货币制度和货币结构的变化,以及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了经济近代化过程中货币与经济的关系。研究表明:18世纪货币量的充足供给推动了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为现代经济的成长准备了条件;近代时期的货币供给特别是纸币和银行存款快速的增长,则直接推动了近代意义的投资、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货币结构的变化反映了经济结构的变迁和现代经济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另人瞩目的成绩,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高达9.8%,工业迅猛发展,资本劳动比大幅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碳排放量大幅增加.本文从技术及经济规模、结构的变化,对碳排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收敛性理论为基础,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差异作了统计描述,并以结构分析和总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由此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工业化程度是影响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资本存量的边际生产率具有遏制差距扩大的作用,而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促进了差距的扩大。基于此,通过应用总量分析方法,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方面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索洛模型,对1952~2009年我国的产出和资本、劳动、全要素生产率(TFP)三者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回归,得出了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并对1952~2009年各要素的增长率和贡献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出的大部分贡献来源于资本,劳动者和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小,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为投资驱动型的粗放型增长,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实现集约型增长,是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索洛模型,对1952~2009年我国的产出和资本、劳动、全要素生产率(TFP)三者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回归,得出了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并对1952~2009年各要素的增长率和贡献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出的大部分贡献来源于资本,劳动者和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小,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为投资驱动型的粗放型增长,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实现集约型增长,是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和储蓄率逐步下降,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放缓,经济潜在增长水平将逐步下调,经济增速难以保持在过去30多年接近10%的平均增速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从实施一揽子计划的强劲反弹逐步放缓到9.5%~9.8%的增长平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要综述了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测算方法,采用索洛余值法,通过对甘肃省1978-2015年的实际总产出、劳动投入、资本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来测算得出1979-2015年甘肃省TFP增长率,并进行了阶段分析.通过要素贡献度分析得出:资本投入是甘肃省经济发展的第一力量,技术进步是促进甘肃经济增长的第二力量,劳动投入对甘肃经济增长的贡献均较低.因此,文章认为能否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未来甘肃经济能否保持稳定较快增长的关键所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营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来自北京大学某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多年来以平均9%的速度高速增长,其中非公有制经济贡献了六、七个百分点,而在非公有制经济里面最突出、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的就是民营资本。2003年我国完成的11.7万亿元GDP总量中,民营资本贡献在25%以上,国有经济将近25%,混合经济30%,20%为三资企业。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金融业飞速发展,不仅金融总量快速增加,而且金融结构不断优化,对经济快速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新的经济增长阶段,货币量与金融总量的增长速度仍将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但是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差距将缩小。因此,在未来的金融改革与发展中,把握好金融总量增长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极为重要,既要保持金融总量的适度稳定增长,又要避免经济发展中的过度虚拟化和泡沫化,控制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在金融总量适度稳定增长的情况下,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多地来自于金融结构多样性的设计安排和运行效率的提高上。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1999年起对高等教育招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而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是我国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有效劳动模型对高等教育扩招后的人力资本总量与中国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高等教育扩招对我国人力资本总量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在长期方面,人力资本总量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改进的C-D生产函数,实证对比分析粤台各主要经济增长因素在1983—2012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证结果显示:有效劳动、物资资本、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对粤台经济增长的作用各不相同;从各要素的贡献率来看,广东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物资资本投入,但技术进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台湾地区经济增长则主要表现为物资资本、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共同推动型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在生产函数中引入政府支出变量,采用1992-2011年相关时序数列,对政府公共支出规模、资本、劳动人口和经济增长变量进行协整和分位数回归,研究发现,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在经济增长变量各个分位上,资本呈“一”字型、劳动呈“V型”促进经济增长;而政府支出规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且经济增长变量在0,1和0,9这两分位时,这种阻碍力度越大。  相似文献   

16.
关注     
奥运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之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周朗性调整之年。进入后奥运时期,前奥运时期体台场馆和关联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大规模投资需求,以及奥运举办期国内外游客带来的巨大消费需求会减弱甚至在短期内消失,但过去30年支撑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基本动力不会发生变化,奥运会带来的经济和投资增量在中国经济和投资总量中的比重很小,奥运会不会成为巾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不会改变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势,不会影响中圈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西部1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劳动的产出弹性、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均不断上升,而资本的产出弹性持续下降。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小,而经济增长的冲击对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影响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我国西部1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劳动的产出弹性、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均不断上升,而资本的产出弹性持续下降。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小,而经济增长的冲击对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影响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政府通过增加税收的内源融资受到经济增长的约束表现为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实证结果表明 ,中国近 5年税收的快速增长中政府增税融资比重在 2 5 %——— 5 4 %之间。增税使宏观税负增加不超过2 2 .9% ,宏观税负与政府支出占GDP比重相差不超过 3个百分点为宜 ;增税应以消费支出税类为主 ,资本收入税类、劳动所得税类的增税空间很小。  相似文献   

20.
以资本收入、劳动收入和消费支出有效税率的视角定义税收结构更能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要素所承担的税负轻重。近年来我国税制结构变化大,有效税率的核算范围也亟待重新界定。对吉林省2004~2014年各项有效税率进行核算发现,吉林省有效税率结构不合理,其中劳动有效税率偏高,消费及资本有效税率偏低。利用内生增长理论选取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建立计量模型发现,劳动收入及资本收入有效税率对吉林省经济增长影响为负效应;消费支出有效税率对经济增长影响为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