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江苏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之重点、难点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落实2011年江苏省政府提出的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是摆在江苏人民面前的一件大事。作者分析了落实该计划中可能遇到的两大重点、难点问题;在借鉴日本1960年推出的收入倍增计划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破解两大难题、推动江苏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烨 《新经济》2014,(11):47-48
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是社会建设的一个必然要求,在2011年12月26日的“经济每月谈”交流会中,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长顾长东就江苏省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进行了详细介绍,为真正提高居民收入倍增创造了良好的舆论背景。本研究主要探讨江苏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际概况。  相似文献   

3.
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是民生幸福工程的基础和核心。在对我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的主要难点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从促进四个群体充分就业和工资收入增长;积极鼓励创业,大力提高经营收入和财产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普遍提高中低收入者转移性收入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江南 《江南论坛》2011,(2):58-58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无锡市早已运筹帷幄,谋划了一揽子促进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改善民生的举措。特别是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无锡市更是提出了比全省平均步伐更快一步的倍增目标。  相似文献   

5.
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为我国经济第二次起飞、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需厘清当前人们对收入倍增计划的一些认识误区,深入分析实施收入倍增计划以来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并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增加收入与公平分配、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收入倍增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广西城乡居民收入现状、实现收入倍增计划主要难点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路径,具体为:(1)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路径;(2)以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再就业为路径;(3)以优化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为路径;(4)以健全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为路径。然后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1)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2)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就业率;(3)着力提高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4)有效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5)推动城乡居民提高经营性收入;(6)强化地方政府收入再分配调节职能。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时期是广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富民强桂"成为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重要目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对实现上述两大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能够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带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另一方面,"富民强桂"的根本宗旨在于改善民生和实现广西经济跨越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有助于促进全体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提出未来十年的收入倍增计划,对于微观主体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来保持企业持续、稳健地经营和发展。企业管理方式、业绩评价角度、人工预算与标准人工成本、全口径人工成本管理是影响未来人工成本控制的四个重要方面。在收入倍增计划下,企业应该实现:(1)管理方式由X型向Y型转变,提高员工组织承诺度;(2)业绩评价由股东导向型向利益相关者导向型转变,实现股东与员工双赢;(3)强化人工成本预算管理,加强标准人工成本控制;(4)强化核心业务,外包非核心业务,实施全口径人工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9.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我国加快经济转型、完善收入分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国经过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之后暴露出许多深层次问题,与实施倍增计划前的日本相比不仅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且形势更为严峻。分析了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及对我国的启示,并在对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施我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全面的改革开放和快速经济增长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对传统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然而,自传统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体制被打破后的短短20多年时间内,居民收入差距呈持续快速扩大的趋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评价这些收入差距状况?针对这些收入差距状况,政府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予以应对?本文试图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国际比较,揭示问题背后的成因,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马光远 《商周刊》2012,(24):20-20
中国版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绝非一个简单的数字工程,而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是收入分配的逐渐均衡和城镇化的加速以及产业结构的现代化的基本实现,是中国经济和社会真正步入现代化的战略性工程。  相似文献   

13.
孙敬水  黄秋虹 《经济问题》2013,(1):11-17,39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收入倍增计划,具有划时代意义。从国际经验看,日本20世纪60年代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国强民富。其重要举措在于加大公共投资,鼓励民间投资,充实社会资本;引导产业结构升级,鼓励第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增加教育科技投入、振兴科学技术;缓和双重结构、确保社会稳定;提高劳动者报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经验教训,为中国2020年实现收入翻番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财政分权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体制性动力的同时,也是中国居民收入倍增的体制性约束,更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体制性障碍,使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战略与服务于民生改善收入差距的目标存在体制性的内在冲突,最终形成了收入分配改善游离于经济增长系统之外的发展模式,造成普通民众难以或较少从经济增长中获得更多的福利改善。必须把财政分权作为一项完整的制度体系来看待,在认清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动力机制和局限性的基础上,正确合理地设计制度方案,以创新的思维彻底系统地改造现有的分权体制,对于调节收入差距、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而言是最根本性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秦泽洲 《时代经贸》2014,(6):155-155
就业乃民生之本,创业是民富之源。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保障农民持续增收,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丹阳市大批化工企业整体搬迁或关闭,一些企业大规模裁员,导致部分农民工失业返乡,很多农民工“就业无门、创业无路”,在家无所事事,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带来一定的压力。面对当前这种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借助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稳妥解决好农民就业与创业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媒体访问会内代表和会外群众:关注和期待什么?不少回答是民富国强或直言改善民生和增加收入。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收入倍增,反映党与人民想到一起了,成为众多亮点中的最亮点之一。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翻番,过去也曾提出和实现。上世纪90年代以人均GDP翻番作为总体达到小康的目标,最后有所提前和超额完成,以后的年均增长也多超标。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变的路径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正逐步扩大,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大障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除了历史的和体制的因素外,主要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教育和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劳动力市场僵化、贫困人口比重大以及近年来城乡贸易条件恶化造成的。因此,为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一、优化居民收入分配模式,改善收入预期,逐步缩小差距,大力增收减负。1.适当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占比,提高居民实际消费支出占比。在初次分配环节,通过制定行业工资指导政策、设定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以及实行工  相似文献   

19.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26):F0003-F0003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营远征,近日在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长白山)研讨会上表示,当前的中国经济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多种新变化,中国亟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消费应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是从目前看,主要是受制于居民收入,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  相似文献   

20.
税收竞争是引起"囚徒困境"还是"抑制利维坦"的效率悖论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地方政府希望通过税收竞争进行招商引资以刺激本地区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这种刺激效应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呈现非线性关系。本文基于动态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表明:在经济发展初期,逐底的税收竞争对居民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刺激作用,这种效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减弱,甚至在经济发达阶段呈现为抑制效应。根据实证检验的门槛值结合中国各地区经济所处的阶段,中部和西部多数地区间依靠税收竞争显著促进了居民收入增长,但刺激程度正在持续减弱,东部发达地区则基本脱离了这种增长机制。经济欠发达地区依赖逐底的税收竞争刺激居民收入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