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贷文化是一个涵盖很广的概念,它涉及到确定借贷关系的行为模式。信贷文化是商业银行在长期的信贷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信贷从业者普遍认可、共同遵守的信贷经营管理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的核心包括共同的规则,共同的价值理念和共同的习惯。 一、新型信贷文化的内涵 新型信贷文化应当体现三性,即时代性、系统性和效益性。所谓时代性,就是要紧跟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轻纺行业是绍兴的传统产业 ,也是绍兴的支柱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绍兴轻纺行业已形成了由化纤、织造、印染、服装、领带饰品、市场交易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但是 ,轻纺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也给农行信贷资产带来潜在的风险。对此 ,农行信贷工作如何运用发展的眼光和开拓的思路 ,找准切入点 ,调整信贷结构 ,实施进退机制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是迫切需要研究和探讨的现实课题。绍兴轻纺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 )现状特点1.轻纺行业作为绍兴支柱产业的地位非常突出 ,是创造财政收入的主导力量。特别是绍兴县 ,轻纺业现价产值占全…  相似文献   

3.
1.抓好存量调整和信贷退出,积极推进市场定位和市场准入 建立健全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机制,把握最佳退出时机。适时监控,发现企业异常变动等严重影响贷款安全和不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退出,实现有所为有所不为。 增强贷款的市场营销意识,加强营销队伍的力量配备,积极培育和开拓信贷市场。要寻找新的热点板块,用新的朝阳行业,优质企业来填补夕阳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大多按照以客户为导向的原则,设计了矩阵型信贷管理体制,根据各类客户的特点成立了不同的市场部门。但是,有些银行或其分行在矩阵型管理体制下,仍然是按照直线型管理模式运行的,新成立的市场部门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在新体制下,虽然原来的信贷人员,分设为客户经理和信贷风险经理两类相互独立的岗位,但由于未能相应建立独立的信贷决策机制和信贷责任考核机制,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仍然存在较大的隐忧。本文就职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完善矩阵型管理架构,建立独立的信贷决策体系和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制度,谈了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6.
7.
8.
调整农业银行信贷结构,不仅仅是在局部范围内的简单调整和修补,而且要形成有效的实现机制,即建立包括信贷准入机制,信贷营销机制、风险预警机制、信贷退出机制在内的信贷进退机制;同时,还要在认识上,切入点上,人才、产品组织等经营要素的供给上,组织结构,信用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10.
运用信贷择优机制搞活国有企业段银弟当前,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我国国有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经营困难。因此,如何运用信贷机制搞活国有企业,减少银行不良债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银企双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正确理解择优信贷...  相似文献   

11.
12.
13.
从低效信贷市场退出是调整信贷结构的关键。结论是着眼于当前信贷存量的现实,还是着眼于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在发展中不断提升;无论是适应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新形势,还是适应加入WTO后企业客户将发生的深刻变化,抓紧研究从信贷市场退出的问题,正确实施从低效信贷市场退出都是当前信贷工作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从辽宁省的情况看,1999年以来,我行大力实施了以信贷结构为重点的经营结构调整策略,特别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在积极盘活和转化存量风险贷款的同时,重点加大消费信贷、基础设施贷款、非生产流通领域贷款投放的力度,着力把握流动资金贷款的控制和调整,信贷增量结构明显优化。虽然信贷结构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由于从信贷市场退出的力度不够,信贷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还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严重影响了我行信贷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如果不抓紧从低效从信贷市场退出,信贷结构调整仅靠贷款增量拉动,难以在短时间内走出经营困境。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即将加入WTO,国内市场将与整个国际市场融为一体,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如何保证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把银行信贷营销和风险降到最小,笔者认为,需要建立一个正常有效的市场进入和市场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战略的实施,银行信贷资金在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分布不均的现象日渐严重,突出的表现在欠发达地区信贷投量日趋萎缩,不仅给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也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失去基础.本文就武威市近几年信贷投入日趋紧缩的问题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所指的信贷退出是银行信贷管理人员发现使用信贷资金的企业已经或正在发生经营问题,威胁到信贷资金的安全,从而收回或提前收回信贷资金的行为。相对于正常贷款在还本付息后退出某一资金运动循环过程,这种退出可以理解为狭义的信贷退出。在我国当前情况下,银行主动实施信贷退出战略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有利于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健康经营的需要。笔者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信贷退出的形式,同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信贷退出战略中面临的现实困难,最后围绕如何构建有效的信贷退出机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20.
信贷退出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