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文章认为死亡赔偿金是对侵犯生命权产生的损害赔偿内容的总称,它应由死者财产损失赔偿金额和精神损害赔偿金额两部分构成,它是对死者的赔偿,而非对继承人利益的赔偿。法释[2003]20号中所指的死亡赔偿金实质为继承利益损害赔偿金。  相似文献   

2.
段艳 《经济研究导刊》2011,(14):175-177
因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性质的不明,导致了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法律关系主体混乱。因此,将知识产权损害评估在性质上界定为司法鉴定更符合民事诉讼法的精神,并应以此为基础,确定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评估主体,实现权利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该文认为合同法定解除后,原则上应有溯及力,但须综合考虑合同性质、合同标的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合同解除的原因、非违约方及第三人的利益;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可以并用,损害赔偿的范围应包括可得利益;合同条款中约定了违约金的,合同法定解除后,非违约方应有选择权,其既可以主张违约金,也可以放弃违约金而直接要求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4.
损害赔偿是指当事人一方因侵权行为或不履行债务而对他方造成损害时应承担补偿对方损失的民事责任。世界各国有关民商事交易的法律规范在确定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时,普遍采用了损害赔偿范围包括现实损害(直接损失)和利益损害(间接损失)的完全赔偿原则,即违约方应当赔偿受害方因其违约而蒙受的全部损失,使受害方通过损害赔偿达到合同已被履行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审判实践中,侵权致人死亡必然会涉及到死亡赔偿金.关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法律及司法解释没有统一确认.导致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及分配产生许多问题.为准确界定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我们必然要考虑到生命权的唯一性及权最高价值性、请求权与主体的分离性、分配的非遗产性、财产归属的共有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阐述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各国立法选择,指出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的理论支撑.同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进行了探索,力求寻找解决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存在问题的办法,对完善死亡赔偿金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冯铁蕾 《经济师》2003,(11):50-51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起源于西方,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完善,目前已被各国广泛接受。传统观点认为,缔约过失责任具有补偿性特点,因而只能赔偿信赖利益之损。文章认为除此之外,还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增加精神利益损害赔偿,同时还对诚信这一概念从道德规范演变到法律原则作了理论上的梳理。  相似文献   

8.
在对否定法人精神损害赔偿的观点进行反驳的基础上,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角度,对法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进行论证。认为现代的精神损害早已突破了精神痛苦这一客观评判标准,并且从立法技术化的角度也存在赋予法人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浅析贞操权     
贞操权为区别于身份权性质的配偶权,是男女均享有的以性行为为特定内客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其侵权为一般侵权行为,其损害赔偿仅限于精神上的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0.
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在人身损害赔偿项目中无疑是重中之重,然而,新的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则对此加以了排除,显示了制度上对受害方权益保护存在着倒退,有必要通过新的司法解释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1.
一、惩罚性赔偿简述 惩罚性赔偿叉被称为“示范性赔偿”或者“报复性赔偿”,“就是行为人恶意实施该行为,或对行为有重大过失时,以对行为人实施惩罚和追求一般抑制效果为目的,法院在判令行为人支付通常赔偿金的同时,还可以判令行为人支付高于受害人实际损失的赔偿金。”我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所确立的双倍赔偿原则为标志的。该制度主要在美国法中采用,但是其影响力已超越国界而在全世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一般认为在民事赔偿责任是补偿性的而非惩罚性的,惩罚是公权力行为,其行为的实行者和惩罚性赔偿的利益均归于同一主体,而民事主体地位平等.任何人无权对他人实施惩罚,而只能就实际损害向他人提出补偿请求。但是补偿性原则对于防范恶意的民事活动却力不从心。而恶意的民事行为不仅侵害了个人利益,也破坏了社会赖以生存的交易秩序。为了减少纠纷和损害的发生.民事责任领域出现了具有制裁和预防功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侵权行为较传统侵权而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普遍性。其结果不仅损害了个体的权益,还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现有侵权法律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不能很好地实现对受损社会利益的救济和补偿,也不能很好地控制侵权行为的发生。因此,需要从宏观控制的角度出发,通过公权力的适当介入和社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降低环境侵权的发生,实现社会环境利益。  相似文献   

13.
正一、公益诉讼赔偿金归谁所有?《民事诉讼法》和新《环境保护法》只规定,符合公益诉讼法定条件的原告,享有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但没有明确原告是否可以请求金钱损害赔偿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当一项环境行为既损害环境公益又损害环境私益时,环境私益的受害者可以通过提起环境私益侵权救济之诉,要求得到赔偿或是补偿。那么,环境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赔偿问题怎么办呢?目  相似文献   

14.
2001年4月28日我国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首次规定了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有利于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制裁过错方的违法行为。婚姻法中的损害赔偿在保护婚姻关系中受害方的权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性质、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离婚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以及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等四个方面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坚持无过错责任赔偿原则、过失相抵赔偿原则、公平原则、等价赔偿的原则,对造成的损害给以赔偿。在赔偿金方面,对于赔偿权利人户籍上虽为农村居民,但交通事故发生时已在城镇居住一年以上、且有稳定收入的,在计算赔偿数额时可按城镇居民的标准计赔。  相似文献   

16.
海洋领域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表明,对损害赔偿金的综合计算需要考虑侵权行为的多种特征,如被侵害财产的特征、侵害行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及侵权人逃避惩罚的概率,等等。对侵权者处以一般的补偿性赔偿金是普遍的做法,而在一定的条件下,还需要处以惩罚性赔偿金,才足以激励侵害人采取有效率的预防措施或者进入有效的谈判过程。  相似文献   

17.
再论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志亮 《经济师》2004,(6):48-49
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是指那些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时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从损害的权利的性质看 ,精神损害赔偿适用于一般人格权、所以具体人格权、身份权、特定财产所有权、特定合同债权。在分析了我国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立法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目前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立法缺陷 ,文章提出了完善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所谓民事责任,一般是指因侵权行为债务无不履行而发生的法律责任,由于他的制裁手段经常而普遍地体现为经济上的补偿,故习惯上又称之为损害赔偿责任。民事责任是一种特殊的债,因其主要功能在于补偿救济,所以传统上又称其为损害赔偿之债。  相似文献   

19.
人身损害赔偿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人们极度关注的生活焦点.现行的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存在诸多的不统一和冲突之处,影响了司法公正,使得公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如何体现保护弱者权利、平衡当事人利益的宗旨,是摆在立法机关和司法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完善我国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要将其归纳到成熟的理论并最终上升为法律的高度,为我们最终追求的公平和正义服务.  相似文献   

20.
浅析贞操权     
段源  李民政 《时代经贸》2010,(6):264-265
贞操权为区别于身份权性质的配偶权,是男女均享有的以性行为为特定内容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其侵权为一般侵权行为,其损害赔偿仅限于精神上的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