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俞树彪 《经济师》2002,(4):74-75
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 ,又是道德经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德法合治 ,定能促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营造一个民主法制、团结稳定、繁荣富强的中国  相似文献   

2.
孟子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影响的德治思想家.孟子德治思想的理论根据是人性善,孟子德治思想的主旨是仁政说,其主要内容有重黎民、施仁政;重仁义、轻私利;制民之产、富民教民;尊贤使能、行政伦理化;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孟子的德治思想有一定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成晓红 《时代经贸》2011,(20):200-200
会计行为的规范不仅要以会计法律法规作保障,还要依赖会计人员的道德信念、道德品质来实现。为此在规范会计行为中,既要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依法规范会计行为,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以德规范会计行为。  相似文献   

4.
赵慧玲 《时代经贸》2007,(5Z):161-161,163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长新的话题。我国古代的儒法之争,古希腊“贤人政治”与“法治”的对抗,都反映了德治与法治存在质的区别。但二者并非不可调和。笔者认为,二者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法治是前提,德治是目标,二者兼容并蓄。  相似文献   

5.
儒家经典《孟子》一书包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首先,就民众、君主及国家政权的关系而言,民众为本,国君与政权为末。其次,君主和任何国家政权都不可能离开民众而单独存在。最后,民众的安居乐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和前提。孟子所提出的民本思想对于巩固君主政权、推行王道政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孟子民本思想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储昭海  朱华 《经济师》2006,(3):258-258,260
孟子的消费伦理思想是孟子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同类事物具有共同性,肯定人们的物质生活消费;他认为人性本善,反对单纯的追求物质生活消费的行为;他主张寡欲,反对奢侈浪费、纵欲等。他的这些消费伦理思想都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年初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我们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认为,江总书记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德法兼治”,是执政党实施治国方略进入历史发展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  相似文献   

8.
张琳 《经济师》2003,(7):247-247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同时需要德治作基础。法治与德治在作用于市场经济活动中 ,表现为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 ,道德建设的加强有助于法治调整的顺利进行 ,并使之达到更好的实效 ;另一方面 ,法治的完备有助于优良道德风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孟子的思想其核心我们可以称之为民本思想,即民为邦本.他的思想中存在诸多我们现在仍可以借鉴的民主因子,他不维护残忍暴戾的君主专制,虽然困于历史的局限他无法逃离牟宗三先生所讲的'治道'范畴,落于'保民而王'的窠臼,但他认为对于残暴的君主可以对他们易位、放逐、甚至诛杀,这种思想在那个时代不可谓不先进.  相似文献   

10.
陆仁山 《江南论坛》2014,(12):36-36
正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传统社会虽然推行人治,但推崇两手抓者同样代不乏其人,孔子亦然。古人,包括孔子的这些德法相辅思想及其精辟论述,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仍有诸多启示。1.德治、法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孔子说:以礼齐民,譬之于御则辔也;以刑齐民,譬之于御则鞭也;无辔而用策,则马失道矣。孔子用驾车策马来比喻德治与法治  相似文献   

11.
《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共七篇,内含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其管理思想的实质主要包括仁义、王道、民本、社会分工和变通等方面。探索孟子的管理思想对于公共管理大有裨益,因此,研究孟子管理思想,古为今用,希望能为现代管理思想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郑德全  李国荣 《经济师》2003,(1):269-269
“德治”是中国古代社会传统政治的一大特色 ,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既要“依法治国” ,也要“以德治国”。这样才能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问题 ,维系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孟子的社会变迁思想是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他分析了社会变迁的原因和方式.从他论述的社会变迁的方式上,他有两个著名命题,一是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二是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9,(8)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其和谐程度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改革深化的新常态时期,劳动关系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边界更加模糊。文章在法治视角下,从两者概念、主体、权利义务、法律责任、国家干预等方面,对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进行了深入辨析,为更好地解决劳动关系争议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在人性论问题上,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的人性理论是“性善论”。荀子主张人性“恶”。不管人性本来是什么样子,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人性属于生成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内省、学习和实践,克服人性的弱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向善前进,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取向。包括人性论在内的儒家思想在国外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德仁 《经济师》2001,(11):213-214
江泽民同志指出 ,要以法治国 ,以德治国。德治与法治的结合 ,是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一个突破 ,是深入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手段 ,也是我们坚持“两手抓 ,两手硬”的又一个重要措施。文章指出 ,以德治国 ,落实到企业 ,就是以德治企 ,以德兴企。  相似文献   

18.
刘建录 《经济论坛》2011,(12):221-224,165
文章认为作为与劳动关系并列的劳务关系,既包括自由劳务之劳务关系,也包括非自由劳务之雇佣关系,而雇佣关系在西方与劳动关系属同一内涵,在我国属于劳务关系。帮工关系是无偿劳动之社会关系,非法用工关系一般属事实劳动关系,由出资人对劳动者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9.
德治与法治,作为特点鲜明的两种治国方略,在中国均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其利弊得失难以一言蔽之。通过德治与法治的相同之处与对立之点的比较,可以寻得古代中国典型重德与重法的儒家与法家的治国理念与践履实效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思考对于当今时代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历史证明,道德形态影响着法律的内容,法律随着人类伦理道德取向的变化而变化,二者所反映出的伦理价值取向是基本一致的。新时期,在西方现代化范式的影响之下,法律也大有吞并道德之势。从长远来看,这是十分危险的。法律源于道德,最终法律还要回到道德中去,唯有道德才能伴随人类社会始终。只是由于现代人类社会中残存的旧道德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不得已而为之,现阶段只能实行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