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工作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培养、配置、使用、管理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是山西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必然选择。具体需要:调整政策,打破部门所有制和条块分割制,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资源配置观;用活现有人才,吸引急需人才,处理好本地现有人才和外来人才的关系;不拘形式,善于借用、借助、共享全社会人才资源,共创事业。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人才资源的重要性,并从创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选人用人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建设好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操作人才三支队伍,全面提高各级各类人才的基本素质等方面阐述了企业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优秀金融人才的吸引、培养、使用和稳定是关系到国有银行长远发展的头等大事 ,因此 ,国有银行必须加大用人机制的改革 ,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教育培训机制 ,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增强国有银行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1.加大用人机制的改革。要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 ,真正推行竞聘上岗、双向选择等选人用人制度。应该设置不同类型的员工发展的晋升通道。一类可以是管理类职务的晋升 ,另一类是技术级别的晋升 ,各类级别中又分为若干等级 ,两个晋升通道相比 ,管理类职务的晋升受人数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加入WTO步伐日益临近,国有商业银行的县级支行做为一级经营单位,如何尽快适应入世后外国金融业的冲击,不断增加竞争实力,并立于不败之地,科学构建用人机制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笔者就县级支行用人机制的科学构建谈一些肤浅的看法。一、科学构建县级支行用人机制的迫切性县级支行是构成商业银行的基本细胞,也是最基础的相对独立核算单位。目前商业银行尤其是县级银行存在着重建轻管、基础薄弱、管理滞后、人才短缺等问题,严重制约和阻碍着县级支行的发展。因此,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加强人才管理,构建科学用人机制,已经成为日后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市场竞争中最关键的因素.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中,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选人、用人,事关一个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一个地区、个单位事业兴衰.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也就是说,成也在人,败也在人.因此,关键就是选好人才、用好人才.当务之急,就是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用人机制,要实建立和健全人才培训、吸引、使用和激励的良性机制.坚持唯才是举,大力疏浚人才通道,全面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等,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就是选人。企业要想保证人员招聘的有效性,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招聘对象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理念和用人机制,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了人才素质测评。这成为企业今后选人用人的一种趋势。本文旨在科学认识人才素质测评前提下,对它的运用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企业实施招聘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过程看,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包括:人才评价机制、选人机制、引人机制、用人机制、育人机制、留人机制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6)
具有引领性、爆发性的新经济,是成都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支点。人才是新经济赛跑中最核心、最活跃的竞争因素。2016、2017连续两年的成都"一号文件"都聚焦于成都的人才资源。当前,新经济建设要求人才政策适应"新"特点,适应新经济的结构需要和机制需要。成都新经济建设要紧扣人才的本质内涵,从优化人才标准、完善人才使用、健全用人机制、做优人才服务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9.
刘建磊  王鑫 《经济师》2004,(6):254-254
好的用人机制是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国外企业的用人机制主要包括员工选聘的市场机制、人才选拔的竞争机制、员工才能的激励机制和员工行为的约束机制等四个方面。这些做法值得研究并对我国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霍鹏博 《经济师》2010,(9):216-216
文章以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的实践经验提出要从育人、用人、留人等方面加强国有煤炭企业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多措并举地提高青年员工的综合素质,合理配置、科学使用青年人力资源,通过综合满足青年员工的物质、情感、学习、精神等不同层面的需求来留心留人。  相似文献   

11.
从"增长"到"对穷人友善的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荣鑫 《经济学家》2007,(6):109-117
本文回顾了国外学术界和国际机构从强调"增长"到重视"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的思想演变,介绍了"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的不同定义,以及如何在这种视角下重新讨论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总结了国外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基本共识.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这方面的思想演变和理论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顾松年 《江南论坛》2002,(10):15-16
苏锡常地处长江三角洲,是紧靠上海的江苏繁华地区,在这个地区建设都市圈,曾有人发出疑问:“该不该圈住苏锡常?”我认为,关于建设苏锡常都市圈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在江苏省里有关文件以及一些专家意见中已说得比较清楚,并且这一决策已在付诸实施中,目前值得一探的不是“该不该圈”而是“怎么样圈”才能使之顺利实施的问题c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出现了将我国公有制形式与公有制实现形式混同的情况,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站不住脚。股份制“姓公”或“姓资”关键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对于理论界和媒体对马克思著作和中央有关理论指导的误解,需要引起重视,有必要澄清理论是非,以避免理论误导可能产生的多种混乱和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许成安同志《对“价值”和“剥削”范畴内涵的探讨》一文的主要观点提出了质疑:一是许文在“价值”的内涵方面要人们“温习”所谓的马恩的两段话,一段根本不是马克思的话,而是被马克思批判的阿·瓦格纳的话,一段虽是恩格斯的话,但其本人后来已多次作了自我否定。许文提出这两段话表现出了调和不同价值概念的倾向,显然无助于“深化价值理论研究”。二是许文对“剥削”范畴的理解偏于文化、道德、法律乃至“词性”,而未作为经济学范畴来认识,同时对剥削在今天的历史正当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共和国一甲子探讨“中国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维  玛雅 《开放时代》2009,(5):126-139
人民共和国已经度过一甲子时光,来到了一个新三十年的十字路口。中华民族向何处去,是保持伟大复兴的强劲势头,还是东施效颦,从此走向衰败和被奴役之路?“正题”与“反题”的争论方兴未艾。“合”题应该在“中国模式”之中。中国的成功挑战经济学的“市场与计划两分”,挑战政治学的“民主与专制两分”,挑战社会学的“国家与社会两分”。总结中国模式能够提供新鲜知识。促进我国学界对本土文明的自觉,促进“中国话语系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韩林合 《开放时代》2001,(3):99-103
作为新兵穿上了军服。我的技术知识大概不会派上用场。为了摆正我在这里的位置,需要非常好的心情和哲学。今天当我醒来时,就如同是一场梦一样,我好象突然又令人不解地坐在了中学的教室里。就我的地位而言,我也不无滑稽。我是以几乎令人滑稽的微笑来做那些最为低贱的差事的。没有进行工作。①这是性格的耐火试验(Feuerprobe),因为为了不丧失自己的好心情十精力,这需要极大的力量。( 14[ 10. 8. 14]) 夜里1点钟突然被叫醒。中尉质问我,并让我立即去探照灯处。“不要穿衣服”。我几乎光着身子跑到指挥航楼上…  相似文献   

17.
一家庭企业的生命力很强,但生命周期却很短。据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研究,“有70%的家庭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结果也差不多:“所有家族企业,只有15%的企业能延续到第二代以上”。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大量的民营企业,但其平均寿命很短。掘统计,我国每年新生15万家家族式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家,有60%的在5年内破产,有85%的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岁。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家族企业的寿命很长,有的有活到几百岁迄今还充满生机与活…  相似文献   

18.
保险是分散风险的经济保障制度,中国是一个巨大的保险市场, 1995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生效时,全国有近百万家企业和 1亿多居民投保财险, 3亿多居民投保寿险。随着养老、失业和医疗三大社会保险项目的推出,中国的保险市场令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更加眼红。例如德国安联保险集团主席 1999年 1月 25日在上海说:在未来几年内,日本以外的亚洲寿险市场的保费收入将达到 700亿美元,年均递增 10%,而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将超过这一幅度。在中美已达成的贸易协议中,中国必须同意今后在发放保险业许可证时不能再有无经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城中村"现象透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成福  王丽 《经济论坛》2004,(8):142-144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中村”是一个存在已久的现象,只是近年来才被人们意识到问题的复杂与严重。就目前“城中村”分布态势看,“城中村”问题不仅存在于沿海发达地区,如广州、深圳等地区,在武汉、石家庄、西安等中西部地区也存在。它具有的种种弊端与城市化的冲突表明,它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拦路虎。  相似文献   

20.
关于资源的分类,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其局限性就是聚焦于企业内部资源对竞争优势进行解释。提出的“三三制”模型则强调三大标准的共同作用,即资源的表象性标准、资源的功效性标准和资源的约束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