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基于“孝”伦理而形成家庭养老模式,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这种模式具有超常的稳定性;而到了现代,支撑这种稳定性的基石被抽出,家庭小型化导致了家庭养老面临困境,而中国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从而造成了公众的养老焦虑症。在这种背景下,加快养老保障体制改革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
“以房养老”通过金融创新,使老年人利用自己的住房获得稳定的收益,作为社会养老的新模式,为国家、社会和家庭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同时面临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以房养老”的路径选择是当前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证券导刊》2012,(11):9-10
据官方养老课题研究披露“中国养老金‘空账’规模目前大约1.3万亿元人民币”。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全国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城镇退休职工1.03亿人,“空账”新闻,无疑会引发上亿退休职工及背后大约7000万个家庭的高度关切。  相似文献   

4.
依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考量社会养老保险“多轨制”对家庭股票市场参与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养老保险“多轨制”通过缓解收入风险、健康风险与风险厌恶程度等,影响家庭股票市场参与;家庭净资产水平和信任水平异质性,影响家庭股票市场参与差异。其中,参加企职保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促进家庭股票市场参与显著,参加城乡居保影响不显著。鉴于此,应进一步整合社会养老保险“多轨制”,提高城乡居保的养老保障水平,充分发挥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股票市场参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段力刚 《中国外资》2008,(6):183-184
“孝道”,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学者包括一些国外学者都将其视为中国儒学的核心,在中国的孝道文化中,有相当丰富的内吝至今仍具有积极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庭规模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养老的伦理学因素分析,我国家庭养老的存在基础已经动摇,而社会养老所必需的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尚未奠定。家庭赡养老人,一方面可减轻社会的负担,另一方面家庭赡养不仅仅提供给老年人物质保障,还能践行孝道,提供给老年人心灵的慰藉。将传统“孝”的观念与中国养老模式相结合,可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之路,充分发挥传统孝道的积极社会作用,建设和谐的中国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6.
近来,“以房养老”的话题再次进入中国公众的视野,成为专家学者亦或普通百姓热议的话题。那么,“以房养老”是怎么回事?如何用房子养老?中西方“以房养老”又有何差异?  相似文献   

7.
家庭和睦美满幸福,是每一个人所衷心向往的,但意外、疾病、养老、子女教育是全家幸福生活不可不考虑的风险因素。目前,中国平安针对客户的特点,根据不同家庭成员的保险需求,以平安广受欢迎的四大主力产品为依托,全新组合推出了“幸福四重奏”家庭综合保障计划,全面覆盖家庭保险需求。 风险无处不在。意外、疾病、高额的子女养育费用以及养老费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传统的老年照料模式,家庭照料在欠发达农村地区正受到“少子化”和人口流动的冲击。与此同时,受制于“欠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福利照料模式和市场照料模式发育不良。一些地方尝试的“互助养老”“时间银行”等模式往往存在“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或可持续性差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在欠发达农村地区发展类市场性质的“互惠养老”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政府,村民自治组织,提供养老服务的村民,接受养老服务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其家人;参与各方因各有所“图”而结合,各有所“为”而促进机制可持续运行,最终达到各有所“获”的制度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悠久,号称礼仪之邦。“养老”在古代礼制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历朝历代都以朝廷的名义制订或颁布许多有关养老的礼仪、礼遇和法规,形成了我国古代独有的养老制度。古代的养老理念具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和属性,首先是作为一种礼制出现,是朝廷为敬老而专门举行的礼仪活动;其次才是由朝廷通过法令对高龄老人进行供养的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0.
“60岁以前人养房,60岁以后房养人”。当全国政协委员、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如此描绘“以房养老”的模式时,无疑是在老年群体中投下了一枚烟花弹,绚烂之极,人人向往,以为那就是中国养老的光明坦途。但随即带来的却是绚烂之后的深深沉寂,因为在中国,有许多现实的瓶颈使这个梦想无法酣畅地绽放。“以房养老”,到底适合不适合中国国情?“以房养老”,到底离中国人还有多远?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国的“以房养老”?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走访了不同群体的老人,他们以各自的立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这些多元的观点也引发了我们对这个课题的思索。  相似文献   

11.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今天,我国的社会养老负担正持续加重,如果仅依靠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和传统的家庭赡养模式将很难应对.然而直接采用在西方国家有很大接受度的,可作为多支柱养老体系一员的“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目前状况下却屡屡碰壁.综合考虑我国社会、经济及政策现实,本文分析了“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推广时遇到的三大障碍,并提出相应的破解策略,以期为我国“以房养老”模式的推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活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一些家庭.特别是“421”家庭,呈现出养老力量薄弱的局势,一些无儿、儿在外的老人成了现阶段令人担忧的人群。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状况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补充养老方式,在国外已成功运行20多年,引入“以房养老”的新模式将有效缓解我国的养老危机。本文对国外“以房养老”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其经验教训并提出对我国“以房养老”模式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14首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上,全国老龄办宣传部主任刁海峰公开表示:“未来3—5年可能会出台针对养老地产的支持政策。”而在目前正“炙手可热”的养老地产投资上,保险机构、地产公司、信托公司等成为“跑马圈地”的主力选手。  相似文献   

15.
在政府养老资金供给有限、家庭养老压力过重及社区养老资源短缺背景下,以“时间银行”为代表的新型互助养老模式在缓解家庭养老压力方面开辟了一条新路径。但概念普及度不高、理念引导与政策扶持不足、延期支付服务欠缺制度保障、时间货币规范性计量不足、以市场价值为驱动的商业合作模式缺位等问题成为困扰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本文从引入青年群体参与机制和政府配套支持机制方面给出了建议,并从“增额终身寿险”附加权益视角给出了附带“病护型”和“常护型”护理功能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设计方案,分析了保险公司搭建“护理家”时间银行护工信息库并将全国分散性护工服务市场纳入统筹性管理的可能性,探讨了保险公司在全国范围通过拓展“时间银行”社区养老试点来为被保险人提供属地化护理服务,及引入政府合作来实现新型社区养老的基本框架和工作任务。最后分析了创设新型保险产品在重塑保险市场格局、推动保险市场数字化转型、升级社区共济式养老服务模式方面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本先于中国2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其在老年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取得了瞩目成绩.同样,日本的养老地产发展也十分突出.服务:养老地产的核心 何为养老地产?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地产”是基础,而“养老服务”才是根本.养老地产的特色应该是为老年人提供家政、餐饮、娱乐、休闲、社交、康复、医疗、介护、照料等一条龙服务,而不是仅仅提供老年人居住的“地产”.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养育子女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为了老有所养.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变迁的加速,农村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已同社会现实明显不相适应.因此,引导农民改变养老观念是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本文以邵阳市“新农保”改革试点收益对象为调研主体,调查研究国家养老政策的改变对当地农民养老观念的影响,旨在探讨农村养老观念的改变对于建立和健全现代化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琳 《上海保险》2001,(4):22-22,16
在中国家庭养老有着仪的传统,自古就有“养儿防老”和“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的老年人均与子女及其配偶或其他亲属同住,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现代化和现代人口的转变,传统的家庭养老开始面临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9.
《武汉金融》2007,(5):1
<正>随着中国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中国特有的“Core Family”——421家庭开始逐步成为社会主流。“421”家庭,即指由两位独生子女所组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中,有四位老人,一个孩子,以及两位独生子女本人。现在,421家庭中的“2”将逐渐成为社会生产和家庭生活的中坚力量,他们肩上承受着赡养4位老人,抚养一个孩子的责任。而在可预见的将来,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当421家庭中的“1”长大成人,与另一个“1”组成家庭,这样的家庭即将面临最多赡养12位老人以及抚养1到2名孩子的沉重负担。421家庭,颠覆了中国传统的“金字塔”形的家庭架构,以“倒金字塔”式的全新形式诠释着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严跃进 《金融博览》2013,(20):45-47
“以房养老”模式化中国虽未成形,但在海外发达国家早已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