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在我国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巾场经济转变,这一重大转变必然对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改专业银行为国有商业银行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这一改革,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专业银行运行机制转变问题,左这个转变过程中.以下问题需要解决。1、明确经营目标及追求自身效益问题。国外的商业银行都以利润为经营目标.商业银行一般不无偿经营政策性亏损的业务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四大生业银行没有一个明确的经营目标。时至今日,也是在这个问题上回而避之。时而把专业进行的经营国际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几家国有专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断下降,突出表现在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等不良债权在银行总资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其规模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不良贷款量。专业银行的不良债权问题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具有普遍性,规模很大。中国的四大专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占总资产的比重都在20%左右或更多。二是不良贷款的实际数量难以确定,很多贷款是  相似文献   

3.
一、过渡时期专业银行经营目标的选择 根据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在管理职能、管理目标等方面存在的不同,鉴于社会主义国有商业银行的本质要求,为转换经营机制,打好向商业银行转变基础,各专业银行应牢固树立以效益为中心的观念,有计划、按步骤地全面实行贷款限额管理下的资产负债比例及风险资产管理,从总量、安全、流动、效益四个方面,重点考核银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盈利性目标 专业银行要成为商业银行必须以盈利为目标,而实现盈利的前提则是银行职能归位和业务的合理分离。其主要内容包括 1.宏观职能与徽观职能相分离。专业银行商业化后必须把现行属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业务分离出去,如行政监管、规模管理和产业政策调控等,只经营属于商业银行的微观性业务活动。2.财政职能与银行职能相分离。作为商业银行应只从事有偿性的盈利信贷业务,而非盈利性的贷款业务、社会公共福利事业投资贷款等无偿性以财政活动,应由财政去进行。3.社会保障职能与信贷投资职能相分离。即把现行国有专业银行贷款业务中的亏报企业贷款、安定团结贷款、救济贷款等分离出去,这些业务有的属于财政,有些则属于社会保障范围,只能按有关规定,加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内在地要求我国的金融业按着市场准则进行彻底的改革,从而使资金这种特别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如此,就必须实行资金的商品化、利率的市场化、银行的企业化。而其中,把作为金融市场主体的国有专业银行(以下简称为专业银行)尽快地推向市场,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这个问题做以下粗浅探讨: 一、专业银行经营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专业银行经营市场化的必然性在于它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有专业银行的贷款存量中,不良资产比重大,有柑当的逾期、呆滞、呆帐贷款,严重影响了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给专业银行的经营带来沉重的包袱。不良资产的成因十分复杂,造成不良资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有效的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机制。因此,为适应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必须建立有效的贷款风险防范管理机制。 第一,合理确定贷款投向与投量,防止新的贷款风险发生。把实行贷款风险管理引入信贷管理,硬化信贷约束。在贷款投向上,要以国家产业产品政策为指导,以市场变化为取向,确保重点,压缩一般。在贷款发放  相似文献   

7.
贷款不能按期收回,造成资金损失的可能性,称为贷款风险。银行贷款是目前我国专业银行的最主要盈利资产,也是风险最大的资产。目前,我国专业银行的风险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相当高,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加剧了资金短缺。因此,本文仅就银行贷款风险防范问题作点粗浅探讨。 一、银行贷款风险的客观性 第一,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固有特征,而竞争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导致一部分企业经营失败,从而形成贷款风险。第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特别是推行利改税、企业利润承包后,企业  相似文献   

8.
资产抵押贷款是以资产作为偿还保证的贷款形式。近年来,各家专业银行为有效防止风险贷款发生,全面地开办这一贷款业务,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是,由于各地执行的办法不尽相同,经营环境不如意,致使资产抵押贷款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专业银行长期以来肩负着经营性业务和政策性业务的双重职能,形成了一整套银行吃中央银行的“大锅饭”体制,在向商业银行转换过程中面临许多难题,需要我们研究并找出相应的对策。 一、难点 一是经营目标难以到位。长期以来,专业银行受计划经济的束缚,思维方式和经营手段与经营目标产生偏颇。大部分专业银  相似文献   

10.
以往我国的专业银行,尤其是建设银行,由于长期以来承担政策性贷款任务,难以把盈利目标放在首位,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观念相对淡薄,走的是一条片面追求资产负债总量扩张的与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相背的粗放式经营路子。如今,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与国际市场接轨是大势所趋,建设银行走商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道路更是势在必行。一、确立以资金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方针确立"筹集资金讲成本,资金运用讲效益"的经营思想,克服长期以来形成的单纯以存款为中心的观念,进一步理顺存款与效益的关系,树立起以效益为中心的适应商业银行发展的经营方针,必须妥善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1、科学地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我们在不断扩大资金、负债规模的同时,更要注重资产、负债质量的提高,不能再继续走单纯扩大规模、增加数  相似文献   

11.
刘群 《特区经济》1998,(6):38-39
<正>从1998年起,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我国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额控制,这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从此将从过去的运用行政手段直接调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方式转向运用经济手段间接调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方式,它表明我国对金融宏观调控的能力大大增强,我国依赖行政手段管理金融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 过去,我国对金融宏观调控的管理主要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家专业银行下达贷款规模的管理方式进行,在这个基础上,再由国家专业银行将中国人民银行下达的贷款规模下达给各地方专业银行,各地方专业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规模限额范围内发放贷款,并不得任意突破。 由于对贷款规模的限额管理限定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而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决定着社会的货币总量,而社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专业银行的效益一直呈下降趋势,进入1994年表现得尤为突出。随着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利润最大化已是专业银行的目标选择。对此,我们就工商银行锦西市支行效益情况作了一次较详细的调查分析,以期从中得到一点启示。 一、效益下降的特征 锦西市工商银行效益下降突出表现在三大特征: (一)效益下降较大,且与贷款增长相错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专业银行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建设资金主要供给者和社会资金融通者,将逐步走向市场,成为同工商企业一样的、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真正的经营者,这是我国金融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长期以来,在传统体制下,专业银行有相当一部分技术改造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变成了难以收回的风险贷款、呆滞贷款。据对沈阳市500家企业调查分析,有10.8亿元的技术改造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成为风险贷款和呆滞贷款,占沈阳市某个专业银行这两项贷款占用总额的5%。信贷资产存量难以搞活是当前银行资金营运中带有普遍性的一个问题。近年来经努力虽然收到一定成效,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 专业银行如何顺应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如何迎接重返关贸总协定后放开金融业所面临的挑战?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专业银行管理经营模式的转换问题,即专业银行如何向商业银行转化的问題。本文就我国专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转换的困难与障碍,以及如何转变等问题略抒浅见。一、我国专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转换的难点随着“入关”的日益迫近,我国将而临金融市场准入,即对外开放金融业市场的严峻现实。这必然要求我国金融业的经营管理模式适应GATT金融服务贸易的规范,即按照商业银行的路子和国际惯例办银行,把各个专业银行逐步办成具有企业本能、按照市场运行法则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生存、相对独立”的银行企业——商业银行,以提高其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能力,更好地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然而,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和金融管理模式的制约,我国专业银行在实现商业化经营的改革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难点和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的效益问题和经营机制转换问题,是下一步改革的关键,而国有企业巨额的债务(主要是欠国家专业银行的贷款),又是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如果债务问题不解决,不仅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效益问题,而且,国有企业改革的其他举措,如产权结构转变、股份制改造、产品结构调整、企业兼并和重组、企业技术改造等均难以进行。再从国家专业银行的角度看,由于国有企业占用大量的不良贷款,使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逐渐恶化,不仅贷款不能按期收回,而且企业拖欠的贷款利息逐年增加,已使国家专业银行经营十分困难,举步维艰,面临全面亏损的严峻…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风险日益加大,银行的贷款风险也日益扩大。当前信贷资产中的风险贷款已占相当高的比例.它不仅严重影响银行、信用社的自身经营效益,而且还制约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因此,研究如何提高金融信贷资产质量,加强风险贷款防范管理,降低信贷资产风险系数,确保信贷资产的绝对立全,对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风险贷款的成因及对策谈一下笔者的认识。风险贷款的成因既有银行外部原因,又有银行内部原因。银行外邮原因:一是企业经营重要钱轻管…  相似文献   

17.
再论提高专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王敏梁艳伟专业银行自身必须按照市场机制要求,重新构造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按照“三性”经营原则,考虑国情实际和借鉴一些西方银行信贷管理方法与经验,我们认为,银行自身应围绕提高贷款的决策质量、操作质量和管...  相似文献   

18.
加强信贷管理,防范贷款风险,实现信贷资产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统一,这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就专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现状而言,由于历史包袱沉重,逾期、呆滞贷款比例较高,同时有相当部分的干部职工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有的行只注重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存贷比例,在多存多贷方面呼声大,在资产质量的改善方面下功夫少。由于长期放款大于存款,形成了超负荷经营的局面,或占用联行汇差,或迫使中央银行增加再贷款,这极不刮于既定的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当前专业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经济效益不佳的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前,从我国专业银行管理体制看,仍未摆脱计划管理体制模式。资金的盈利性管理、流动性管理和安全性管理相互割裂。随着向商业银行的过渡,日益暴露出诸多的弊端,使专业银行实施资产负债管理困难重重。 一、实施资产负债管理的障碍 1.单一的资产结构,难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资产的结构看,现金资产占10%以上,证券资产占20%以上,贷款资产占50%以上,其他资产占用不到10%。而我国专业银行资产结构,现金资产占5%左右,贷款资产占95%左右。且贷款投向划地为牢,高度集中在几个相关行业上。这种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实现信贷资产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追求的主要目标。而影响这一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是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一、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的成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的状况是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的诸多矛盾的归结和突出反映,既有企业和银行自身的原因,也与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有关。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从经济环境方面看:1、地方政府行政干预,使银行经营缺乏自主权。譬如,前几年政府干预发加了大量的“清欠贷款”、“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