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6,(24):241-244
根祖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崛起、巩固国家政权、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华山地处中国腹部,状若莲花、形似天柱、如根扎地,如柱撑天,被誉"华夏之根",其周边地区是华夏民族的摇篮,在此设立华夏之根旅游文化特区,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拜祖、开展文化经济活动搭建平台,既能满足海内外同胞祭祖之需,又能推动中西部地区文化发展和产业升级,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活的灵魂,文化的发展体现一个国家的精神高度.幽幽中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精神脉络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的积淀、承袭,逐渐形成了一定文化意识形态与精神品格,这就是文化,其内涵博大精深,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1].它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根植于中华儿女心中,形成不朽的文化自信.什么是文化自信,重提文化...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城市.今天以高楼为美.明天以假古建筑为美.后天又以大广场为美.显得缺少审美“定力”:这是因为存在一个民族身份和化认同的危机。“身份”与“化”认同危机是我们的城市景观“不伦不类”的根源。中华民族有煌煌5000年明史,我们的身份便是帝王们的紫禁城、大运河以及无数同胞血汗构筑成的长城。这种民族身份和化认同是很鲜明的。然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开始,化认同危机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4.
正建设文化强国决不意味着可以对内搞文化统制,对外搞文化强势。在一个多元的社会和世界里推动文化建设,必须尊重"多元"的特点和现实,把工夫下在文化认同上。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并在这样的自觉认同上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并在这样的认同基础上增强我国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能力。——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校长李君如如是说  相似文献   

5.
中国龙在中华儿女心目中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认同的符号。而作为龙的传人,我们自己不能对中国的龙文化一无所知。本文在前人对中国龙文化研究的基础上,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龙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民俗文化进行探讨,并对语言中蕴含着的龙文化作出分析。旨在说明龙文化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并阐明龙文化在新时代的意义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品牌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民族品牌在国际化竞争中面临着市场与文化的多重困境,民族品牌走出国门频繁受挫,却在国内爆发出国潮盛行的态势。本文以国内消费者支持、力挺华为现象为切入点,引入品牌认同理论实证民族品牌的本土认同及口碑传播。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260份有效数据分析发现:民族品牌的民族性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影响个人和社会认同,文化性对社会认同产生积极影响,而创新性则积极影响品牌的个人认同;个人和社会认同作为中介对口碑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民族元素、本土认同及口碑传播之间的逻辑关系,证实了民族品牌深植民族文化和本土化发展的重要性,并从民族元素、民族情结和情怀的角度为民族品牌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制度规范、精神追求等的综合体现,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文化力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特点,通过构筑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课题。  相似文献   

8.
文化品牌是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突出代表性并被大众广泛认同的文化标识。民族文化品牌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201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这是当前推进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落实.  相似文献   

9.
刘一鸣 《企业文化》2008,(11):45-46
文化模式是文化哲学和文化学的核心范畴。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说是基本的生存方式或样法。”文化模式在功能上不同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因为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往往是外显的、自觉的方式为社会的运行和人们的行为提供规范和框架。而文化模式则以内在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2008,(5):1-1
汶川大地震紧紧揪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人们关注震区每一个村落的灾情,人们期待每一片废墟下生命的搜寻,人们企盼每一个受伤人员的及时救治……海内外中华儿女都紧急行动起来,投入到旷世罕见的生命大营救,投入到风雨兼程的千里大驰援,投入到感天动地的爱心大奉献。  相似文献   

11.
陈晴 《企业文明》2023,(5):68-7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2023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红色文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革命者感天动地的丰功伟绩,革命旧址、遗物展现震撼心魄的场景,永远都是感动和教育后来人的最佳题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毛体书法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根基,在思想、规范、制度等方面对企业文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在民族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的行为规范。本文从文化概念出发,通过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两个范畴,探讨和阐述其对于企业文化的影响,以期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这篇论文的目的在于确认和讨论同组织文化的经营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由于组织文化植根于更为宽广的文化背景之中,例如民族或者伦理组群。因此,本文将从在更宽泛的社会背景下定义“文化”开始。这个定义之后将构成组织文化定义讨论的基础和支撑它们的模式和视角。接着,这篇论文将讨论这样的问题:是否存在一种具有组织特征的支配性文化,或者一个组织是否是一个真正的集合或者松散结合的群体认同子集。最后,这篇论文还确认了文化管理和文化变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是从属于社会文化和商品经济的一种亚文化现象。因而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大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不同国家与民族的企业因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根植的民族文化基础不同,所以企业文化也就各不相同。本文以地域的划分为讨论的基础,对目前世界上有着较大影响的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文化的产生背景及特色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6.
陈楚滢 《企业导报》2013,(2):250-250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突破性革命,使得后工业时代开始向信息时代演变,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与此同时,信息时代也带动了世界民族文化的复兴,各国开始注重对本民族文化的发掘和研究,进而传统文化渗透到了设计的每一个领域。在我国,传统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也走上了回归的道路,它没有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汹涌浪潮而消失,相反却得到了重新认同和进一步的肯定。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型”和精神基因,文化安全是国家综合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时代,我国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面临优秀传统文化的断层、强势西方文化的渗透以及事关祖国统一的两岸文化认同问题。要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作有效的“扬弃”,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强化主体文化意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8.
观点     
建设文化强国决不意味着可以对内搞文化统制,埘外搞文化强势。在一个多元的社会和世界里推动文化建设,必须尊重“多元”的特点和现实,把工夫下在文化认同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统一战线能够将各种同质异质文化资源吸收并同化。统战工作中,以文化凝聚人心,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优势,构建民族文化认同,从而以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来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新的繁荣和昌盛。  相似文献   

20.
孔伟琳 《数据》2023,(2):182-185
语言是文化软实力的代表,语言认同背后是更深层次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本文以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普通话的语言态度以及学习动机,探究语言使用背后反映出来的认同倾向,多角度考量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通话学习影响因素,从而对高校普通话教学提出新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