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下水作为我国水资源的一部分,其在水资源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其直接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治,进而确保地下水的用水安全,为人们的日常用水提供方便.本文简单阐述了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并对地下水污染来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这些来源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为我国有效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的同时,生态环境却不断的遭到破坏,即存在恶化现象。在水资源方面,水污染非常突出。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湖泊中太湖、巢湖、滇池尤为突出;50%以上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500多条主要河流和湖泊受污染面积达到82%以上。全国有7亿人口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约1.7亿人饮用被有机体污染的水。水环境保护因此受到重视。本文利用科斯定理的理论逻辑,提出水环境保护应首先建立水权及其交易制度,并充分发挥政府制度在其中的监督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03,(11)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地下水超采和用水效率低下正在不断加剧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 ,目前全国有 2 / 3的城市常年处于供水不足状态。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指出 ,目前我国 60 0多个城市中 ,40 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 ,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 1 1 0个 ,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 60亿立方米。水资源污染、地下水超采和用水效率低下 ,进一步加剧了有限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全国三分之二城市处于供水不足状态  相似文献   

4.
城市雨水的资源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奇 《环境经济》2004,(10):26-28
城市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减少城市洪灾的有效途径;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雨水利用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相结合,标本兼治,促进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汪红波 《经济师》2000,(5):87-87
水已经污染 ,那是生命的污染。水即将枯竭 ,那是文明的枯竭。水如果消失 ,那是人类的消失。保护水资源 ,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为此 ,笔者对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其保护和治理措施谈点认识。一、水资源现状及污染源据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和水利部门公开报告显示 ,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污染日益严重 ,在所评价的 5万多公里河流中 ,受污染的河道占 42 % ,其中污染极为严重的河道占 12 %。七大水系的水质继续恶化 ,黄河、海河、大运河等水系污染日益严重 ,就污染较轻的长江干流也不容乐观。水资源的污染主…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不同于一般矿产资源,它是在周而复始的水文循环中随机、流动、可资利用的水。中国年均水资源总量约28124×108m^3,其中河川径流总量27115×108m^3,地下水资源8288×108m^3(含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重复计算的7279×108m^3)。总量居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仅2300一,只相当世界的1/4,居第88位。各地年际间降水可差数倍,年内降水极不均匀;尤其是水资源地域分布差异极大,占全国人口42%、耕地62%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总量仅占20%,使得北方地区已严重缺水。导致水资源紧缺的另一问题是全国年均废污水排放量达342×108m^3,江河、湖泊约82%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污染的占30%,城市地表水污染更为普遍,水资源受到极为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吐鲁番市是新疆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短缺是严重制约区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和分析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由于地下水开采引发的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从地下水持续利用角度提出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对策将为区内水资源管理部门加强地下水资源和宏观调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主要问题 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淡水资源已受到水质恶化和水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威胁。由于全国80%左右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人水域,造成全国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地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利用存在着缺乏规划和管理、严重超量开采、水位持续下降、漏斗不断扩大和城市地下水受到普遍污染等问题。此外,水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9.
(一)加强对水资源的立法与管理以色列政府将节约用水,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贯彻实施。以先后颁布了《水法》、《水井控制法》、《量水法》、《溪流法》等一系列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根据上述法律法规,在以色列境内的所有水资源(包括河水、湖水、溪流、泉水等任何形式的地表水以及任何形式的地下水,同时还包括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由国家统一控制的国民共有财产,归国家所有,公民个人无水资源的所有权c并依法实行了对水资源的开发许可证制和用水配额制。水资源开发许可证制要求任何对水资源的开发行为必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活动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大,以及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哈尔滨市已成为缺水城市,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城市城市化进展的重要因素。作为解决水资源的短缺的方法,从其他地区调水以满足当前用水不失为一种创新之举,但水资源短缺条件下城市发展的真正出路应在于:(1)在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前提下,充分提高现有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2)开发、利用替代水资源,积极开发低质水,如使用再生水,建设中水工程:(3)保护水资源,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4月1日,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面对日益严峻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到2020年要初步建立我国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以及监测体系,力争将全国地下水极差比例控制在15%之内;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源头得到遏制。显然,五部委的《通知》为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划定了时间和措施的路线图,但治理过程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2.
孟优 《大陆桥视野》2016,(14):250-250
我国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是人生活之本。对于地下水的开发工作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开采前期对地下水调查的调查就显得很重要。这种数据是保证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规范开发。本文主要介绍地下水资源的勘探以及勘探时水文地质的研究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浅议城市雨水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以前.城市水资源主要着眼于地裹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不重视对城市汇集径巍雨水的利用而任其排放,造成大量宝贵雨水资源的流失。随着城市的扩张.雨水流失量也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城市的严重缺水。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大量地排放雨水又带来城市水涝、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城市雨水的利用在国外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在国内还处在剐起步阶段。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实现,必须要有一定的技术和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为基础。雨水资源化利用是城市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钱易 《环境经济》2004,(11):18-19
多渠道开发利用非传统水资源,是近年来受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模式。非传统水资源有:(1)雨水;(2)经过再生处理的废水;(5)海水;(4)空中水。这些水资源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就地取材,而且是可以再生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并且水污染、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等现象都相当严重,然而水资源与地球生物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息息相关,没有水,地球上将不会有生物生存.当地表的水资源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时,人们便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我国岩溶分布面积排名世界第一位.本文首先简要从岩溶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深度和开发、应用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介绍,最后对怎样科学合理地开发应用岩溶地区地下水需要注意的事项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越抽越深,水源地越来越远,远距离取水的城市越来越多,用水成本越来越高”。这是我国目前水资源短缺的真实写照。不仅水资源短缺,而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周边,已经没有可以直接饮用的地表水,在广大农村地区,可以直接饮用的地表水也逐渐减少。近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召开的水资源与城市环境国际学术会议上,专家们对我国缺水的原因、水污染和环境污染治理,给出了答案。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梁杏说,我国南方原水量充沛,北方水少但也能维持某种平衡。现在南方的江、河、湖基本上都污染了,形成了水质型缺水;北方由于乱采地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水资源的价值论出发,分析指出了水资源的整体价值是其本身价值、增加价值、损失价值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耦合价值;探讨了基于水污染造成的水资源价值损失的计算方法,水资源耦合价值与水资源利用模式的关系;提出只有水资源耦合价值大于0,才是水资源利用的经济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越来越被认为是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我国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的创新过程和诱导因素 ,为国家引导和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本项研究采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 ,建立了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创新模型 ,分析数据来源于作者对河北省 3县 3 0个村的实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80年代以来 ,以河北省为代表的地下水灌溉系统的产权制度逐渐从集体产权向非集体产权演变。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创新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生存环境、社区经济条件、社区人力资本、市场发育程度、水利财政政策和水利信贷政策等因素。本项研究还对如何引导产权制度创新更快更有效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美国大规模页岩气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能源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为经济复苏提供了坚实保障,增加了就业及政府收入,并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美国大规模开发页岩气,除源于能源供应紧张外,还有政府鼓励开发非常规能源以及页岩气开发技术日臻完善。水力压裂技术是页岩气开发的关键技术,但存在水资源被过度使用、地下水及环境被污染及人工诱发地震等潜在风险。美国页岩气持续稳定发展也面临气田产量衰减和公司盈利能力等问题。目前,为缓解天然气紧缺,欧洲也在考虑开发页岩气,但美国页岩油气爆发式发展的成功有许多是美国自身的因素,其他国家要照搬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包含在水体之中,并且是水体的一部分;而水体中的其他部分,在特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转化为水资源;水资源如果保护不好也可能转化为无法利用的水体,而危及社会的安全。根据自然资源的定义及综合以上各家的观点,水资源是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并给人类带来福利、舒适或价值的各种形态的天然水体。因此,不是所有降水都是水资源,只有其中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的部分才称之为水资源。对于特定区域而言,降水总量是可以获得的,但是这些天然降水中到底有多少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即该地区到底有多少水资源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