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模具零件的工艺设计与加工工艺规程编制,但是,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很难达到该目的。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思路,按模具制造工艺员岗位技能的要求改革《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学生基本能编制常用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相似文献   

2.
液压传动属于高职机械类专业的重要技术性课程,该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液压传动课程教学现状欠佳。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论述了微格教学在液压传动课程中的应用及其积极效果,旨在引起广大同行的关注,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积极改革,对微格教学在其它学科中的运用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刘细芬 《价值工程》2015,(5):222-224
根据新时期模具企业对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能力需求,以及模具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模具专业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三大模块构成,同时把实践课程(实训)穿插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中,有效地提高了模具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贾长明 《价值工程》2010,29(29):125-126
随着全国模具大赛,对模具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模具大赛的需求分析了职高模具专业的特点,并对职高模具专业的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材的主要不足是没能培养学生设计模具、制造模具的技能,学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专业技术岗位。文章阐述了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编写方案、主干课程的组成与各课程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6,(21):167-169
要实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依赖于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改革现有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将模具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结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知识技能,融入职业素养,重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模具专业岗证结合课程群的建设。通过教学实践,学生技能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梁艳娟 《企业导报》2011,(10):207-208
冲压模具是当今社会应用最广泛的模具品种之一,《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这门课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最主要的主干核心专业技术课程。现代模具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实际要求,就是要培养高职学生从事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本文分析了《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这门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基于职业岗技能要求的高职高专《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8.
刘荣娥  胡树山 《价值工程》2011,30(27):183-184
文中结合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目标及液压传动课程的自身特点,主要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化两个角度,对"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以进一步提高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是机械、机电、数控、模具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该课程的学习质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作者根据这几年的实践教学并结合这一课程本身的特点,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对这门课程教学的看法及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尽可能来保证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芳 《企业导报》2012,(23):200
液压传动课程不但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类、机械制造及数控技术等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而且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课程。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影响高职院校液压传动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然后重点探讨了当前提高高职院校液压传动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郑健容 《价值工程》2010,29(23):217-218
"企业生产模式教学管理"是以一个企业车间的模型来确定的,围绕产品制造过程中涉及到的技能、管理、团队间的合作,提出一套具有操作性、系统性、科学性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为适应数控专业"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开创出的一条适合专业教学管理的新路子。新型教学管理模式能促进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与素质的提高,以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要求间的"零对接"。  相似文献   

12.
田泽兴 《价值工程》2011,30(15):204-205
《机械制图》与《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两门课程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教学内容是密切相关、紧密配合的,对学生动手能力、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机械制图》教材的编写实践,谈谈是如何对《机械制图》与《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这两门课进行整合的。  相似文献   

13.
田泽兴 《价值工程》2011,30(10):271-271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这门课程对学生识读图纸的能力,机械加工能力以及综合专业素质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就《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玄  杨海林 《价值工程》2011,30(15):252-253
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职高专的专业教学也由着重知识理论的传授向着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转变,因此,如何正确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就成为专业课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钢结构发展现状的了解,《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特点的分析和理解,研究了如何提高高职《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效果,使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进行工程实践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金生  王明琼  严璟 《价值工程》2010,29(13):255-256
目的:探索提高学生对人体解剖学学科知识的操作、应用及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方法:在2008级3个护理专业班级中,将06班做为实施"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实验班,其余班级为对照班,观察其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开展"课程整体设计"实验班的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班,理论成绩无明显差异。结论:"课程整体设计"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操作、应用及学习能力,并将对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改革及培养更多技能型、适用型、知识型的人才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靳琳琳 《价值工程》2011,30(36):226-227
"教学训"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结合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育理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刑事执行专业而言,只有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运用"教学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罪犯劳动管理、罪犯教育等具体工作能力,为学生日后从事监所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罗忠 《价值工程》2010,29(19):171-172
《经济法基础》是一门经济类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对本门课程的知识点做到信手拈来,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出以考试大纲为指导、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视频教学法、图示法、图表法、案例教学法、牵线法、习题演练法等八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翔燕 《价值工程》2013,(30):220-221
《国际贸易概论》是高职学校的一门专业入门课。但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往往教学效果不佳。笔者通过自创"卡片激励"教学方法有效的提升了课堂教学氛围,规范了平时成绩考评办法,在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靳丽君 《价值工程》2011,30(15):247-248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是工程电子、通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学习通信系统中构成发射机、接收机的单元电路。文章针对学生学习高频电路困难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从五个方面使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兴趣并以清晰地思路学好本课程。  相似文献   

20.
王飞鹏 《价值工程》2010,29(25):231-232
"开放性"课程教学模式是把教学系统与社会系统、课堂内与课堂外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专家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进行系统融合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本文采用传统式教学模式与开放性教学模式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对"开放性"教学模式进行了理论探索,目的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使培养的学生更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