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制约农业保险长期健康发展的问题,并结合河北农业发展和农业保险展业的实际,提出了促进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分析——以上海、新疆、河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跃华 《中国金融》2004,(24):54-55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金陵大学农学院在安徽试办耕牛保险开始,尤其是在1981年以后,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参与了农业保险的试验工作,出现了多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学术界形成共识的主要四种农业保险模式分别为商业性保险企业独自经营农业保险、农村保险相互会社或保险合作社经营农业保险、地方政府与商业性保险企业联合经营农业保险、政府部门直接或间接经营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3.
关于广西农业保险体系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近年来,广西农业保险业务发展滞后,农业保险体系不完善,影响了保险对“三农”保障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从广西农业保险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出发,总结归纳了广西保险监管部门在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方面的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应日本全国共济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会邀请,我于1990年5月下旬至6月初,参加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研修团到日本考察了农业保险。在14天的研修考察活动中,先后访问了日本全国农业共济合作联合会、全国工人共济消费合作联合会、全国共济水产业合作联合会、共荣火灾海上保险相互公司等5个保险组织,并走访了静岗县共济农业合作联合会、伊豆农业合作社等基层组织,所见所闻很受启迪,这里谈谈几点观感。  相似文献   

5.
对农业保险发展状况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不少农业产区是自然灾害多发区,经济损失巨大,农业保险作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日本农业保险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农业保险(在日本称“农业共济”)开始于1947年,渔业保险开始于1937年,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和运行机制。日本的农业共济属于互助保险范畴。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保险立法原则及组织体系构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农业保险具有区别于其他险种的不同特征,客观上需要制订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律,农业保险制度中应贯彻非营利原则、国家扶持原则、强制保险原则,根据中国国情,应设立以中国农业保险公司为主导、合作保险组织为主体、其他商业保险公司为补充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8.
韩国的农业保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国农业保险起始时间不长(畜禽共济开始于1997年,果树政策性保险开始于2001年,渔船和渔船员政策性保险开始于2004年),开办的险种相对较少,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韩国畜禽共济虽然名称上叫共济,但严格来讲不属于互助保险范畴。韩国的农业保险(包括种植业保险和畜牧业保险)起步较晚,是在学习借鉴了日本和美国农业保险经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刘英 《中国保险》2004,(11):23-23
据10月21日中国保监会财险部专题农业保险会议消息,农业保险作为保监会今年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探索,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均获得突破。一个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模式经营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制度构想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保险团体(区域)保险与中国农业保险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风险一方面具有风险单位大,灾害发生频率高以及损失规模大的特点,另一疗面,农业保险的保险标的为活的生命体.保险标的价值任不断变化,且标的价值和损失程度与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或牲畜的管理密切相关。这些特点加大了在农业保险过程中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保险属于财产保险的范畴,但又有区别于其他财产保险的显著特点。本文从农业葆面丽—葆险标的、风险性质、商品性质、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等五个方面研究了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及其对农业保险经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化解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保险风险主要是巨灾风险引发的巨额赔款,令保险公司承受不起。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瓶颈。鉴于中国现行的农业保险经营环境,应构建同业分层保险制度、发行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债券、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和设立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基金,以分散农业保险巨灾风险。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农业灾害损失补偿方式的选择──“三维保险机制”理论的产生及其应用魏华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农业保险探索,试图以此解决几千年来中国人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农业灾害损失补偿问题。然而,当我们回首过去,审视未来时,又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  相似文献   

14.
王克  吉利 《保险研究》2023,(5):9-19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农业保险正处在从粗放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从物化成本保险的低保障向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高保障迈进的关键时期,未来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以及应采取的主流产品形态成为摆在学界和业界面前的重要命题。本文由今溯古,首先对成本保险的概念和特征进行理论辨析,然后梳理了民国时期至2004年我国农业保险在不同时期的产品形态,探讨了我国农业保险产品演变背后的逻辑,最后提出我国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发展方向,旨在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经验依据和理论支持。研究发现:自民国时期至2004年我国农业保险探索实践了成本保险、价值保险、产量保险等多种产品形态,在保险公司解决高赔付问题、政府担心财政补贴压力和农业生产条件等因素作用下,我国农业保险最终选择了物化成本保险的产品形态。但目前各方面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保产量依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保险保障的重点,应兼顾小农户需求继续开展成本保险,优化完善成本保险的“分阶段赔付”设计,并探索开展“产量保险”试点。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农业保险供求现状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业的发展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民日常生活中,农业风险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农业保险正是集中了农业风险,承担着补偿农业灾害损失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今年年初的冻灾使南方多个省份的农业遭受严重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多亿(不包括工矿企业),保险公司的赔付至多50亿。在这50亿的赔付中,纯农业保险赔付仅占5%,而在国外,类似案件的赔付率在30%左右。这次南方的冻灾,使我国农业保险的短缺充分地暴露在公众面前。发展农业保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立法、财政补贴,  相似文献   

17.
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改变农业生产者的预期收益,使其调整生产决策并最终对生态环境产生外部性。本文基于200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以2018年在六个省份开展的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试点开展对农业碳排放水平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农业碳排放水平,主要通过经营规模扩张、种植结构调整和要素投入调整三条渠道实现,但对不同自然风险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异质性分析表明,试点开展显著降低高自然风险地区的农业碳排放水平,但对低自然风险地区的政策效果却截然相反。据此,本文为农业风险管理与农业低碳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基于粮食安全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和监管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保险是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生活的重要措施,但在我国农业保险规模日渐萎缩。近年来,种养两业灾害频发,水灾、旱灾、雹灾、虫灾、飓灾……今年,禽流感、口蹄疲等新的灾害又给广大农民养殖户以重创。在此背景下,探讨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和监管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WTO允许各国支持农业的“绿箱”政策之一。本文分析了保险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四川农业保险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作为最能契合农业保险应用场景的技术之一,逐步运用于我国农业保险经营中,在产品研发、承保验标、防灾防损、查勘定损四个环节的应用取得新进展。但物联网赋能农业保险创新发展也面临一系列跨界融合难题,主要是物联网技术发展存在瓶颈、数字化平台建设有待提升、新型风险隐患叠加、行业监管严重滞后。下一步,要以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为牵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快农业保险数字化转型,更有力赋能农业现代化。一是加大物联网创新研发力度,破解技术瓶颈难题;二是建立农险信息共享机制,破解数字化建设难题;三是制定发展规划与应用标准,破解新型风险难题;四是完善农业保险监管体系,破解行业监管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