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利用分区是指导土地高效利用,实现土地科学管理的重要形式。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结合建设"两型社会"新背景,以实现区域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目的,充分考虑土地利用与自然、经济、社会等关系,建立了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了权重,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个方面对评价单元进行了分析,最终将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分为4类:资源节约型开发区;环境友好型开发区;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区;环境友好型生态保护区。  相似文献   

2.
全面推进生态循环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强调要"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试验区竞赛     
《中国土地》2007,(8):21-22
城市群 两型社会:"长株潭"城市群竞逐综改试验区作为内陆省份最早自觉进行区域协作的城市群,长株潭的最终方案将以"城市群 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为主题。所谓"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4.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的唯一途径。建立完善两型社会的主要措施就是围绕末端治理、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和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化、转变等过程,形成一套全面的控制机制,包括法律机制、社会文化机制、科学技术等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将绿色发展战略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当前资源环境压力日渐加大的形势下表现出了极大的迫切性。辽宁城镇化建设存在着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城市病"、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要素保护意识欠缺等问题,需要通过制定绿色城镇化规划,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综合整治生态环境,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来实现辽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强 《山西农经》2017,(5):81-8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烟草行业的生产技术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作为垄断型行业,烟草行业还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率先倡导清洁生产,切实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用实际行动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本文结合烟草行业特点,从"四清洁一控制"为视角,探讨了烟草行业清洁生产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绿色农业生态资本化运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是农村"两型社会"的建设。本文从农村"两型社会"建设中面临的农业生态资源浪费、农业污染和农民增收等突出问题入手,阐述了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对促进农村"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涵义与原则、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机制的构成要素、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机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促进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2007年冬,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两型"〔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编者注〕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1982年12月动议"把长沙、株洲、湘潭在经济上联结起来,逐步形成湖南的综合经济中心",到2007年长株潭终于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9.
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对人口容量的探讨有助于人口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现实意义。长株潭城市群人口容量分析建立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基础上,考虑了该区域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多种影响因素,建立不同的模型预测多种承载力下的人口容量,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对各模型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长株潭城市群的人口容量。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规划建议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号召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介绍一种符合我国水产养殖业末来发展要求的节约型水产养殖模式,它能够实现土地资源、水资源、饵料、药物等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健康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1.
西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是中国现阶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论述了西部资源型城市面临的资源、生态环境和自我发展能力等三方面的综合问题,论证了其转型发展的必要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农户采纳限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对技术采纳农户决策行为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户对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采纳程度。结果表明,在现行农业经营制度下,农户对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普遍采纳不足。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好友型技术的农户采纳限定因素包括需求意愿、政府驱动式推广体系以及学习能力等。突破既有限定,发挥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福利效应,需政府、市场、涉农组织、农技推广机构以及农户自身各方面因素复合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既定方针。本文基于因子分析法,从江苏省的水、电利用及"三废"排放角度测算资源利用程度,结果表明:江苏自2000年以来,经济发展中对水电等资源的利用效率越来越高,但同时"三废"的排放呈现增长的态势,如何控制"三废"的排放是未来江苏经济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两型社会"提到新高度。"两型农业"是"两型社会"建设对于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江苏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必须率先调整战略思路,加快推进"两型农业"建设,夯实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一、"两型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保持农业发展后劲的必然选择。浙江省人池  相似文献   

16.
##正##《建议》明确提出,要破解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的着力点,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被定为国家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开始,武汉市大力开展"两型社会"、"两型农业"建设,积极推进乡村清洁工程。武汉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两个方面着力,发展与保护并举,积极整治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摸索出了一整套切实有效的"低碳经济"生产、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村庄整治的做法与模式,同时还创新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18.
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环境友好型农业是环境友好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农业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友好来发展的经济体系。因此,环境友好型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就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基本途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挑战及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是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社会.我国建设"两型"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有: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经济增长的粗放式特征仍然明显;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市场机制不完善,生态文明观念有待树立.实现途径主要包括:坚持发展,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市场机制,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转变观念,调整人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有效推动了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营林生产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分析了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策略,旨在提高营林生产的经济效益与实现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