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生产函数理论,在农业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农业投入越多,农业产出也就越大;在农业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农业技术的进步会引起农业投入规模报酬的提高,从而使不变的农业投入水平会产生较高的农业产出。由此可见,农业产出的高低既取决于农业投入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农业投入规模报酬的大小;农业的增长既可以通过农业投入水平的提高,又可以通过农业投入规模报酬的增加来实现。相比之下,通过提高农业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对中国农业的“增长阻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罗默的"增长阻力"概念模型为分析基础,利用1997~2006年我国各省区农业生产的面板数据集,度量了水资源紧缺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制约程度.结果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水资源的供给不足,单位面积农业产值增长速度在1997~2006年平均每年要比上一年降低0.1121%.按照这一数据推算,到2030年单位面积农业产值增长率将比目前降低2.66%;到2040年单位面积农业产值增长率将比目前降低3.74%;到2050年单位面积农业产值增长率将比目前降低4.82%.对中国农业"增长阻力"的分析表明,可通过降低资本的产出弹性和水资源的产出弹性来减少"阻力",应尽快改变目前农业用水模式,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3.
始于1988年的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的一项重大决策。通过综合开发,对现有资源增加物质技术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产出效率。同时,也是使可利用的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扩大有效使用面积,增加有效供给,突破我国农业徘徊局面,再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希望所在。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是农业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中国粮食生产结构与实际需求不匹配,本文将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老龄化率引入劳动增强型生产函数(C-D函数),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玉米、小麦和稻谷三大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粮食生产存在明显的"内卷化",这阻碍了粮食增产。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粮食生产劳动投入,推动粮食生产规模化与机械化,通过提高单产与种植面积促进粮食增产。此外,中国粮食增产尚处于依赖要素和资本投入阶段;从长远来看,在劳动力知识水平未显著提高的情况下,这种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加速机械、技术等现代要素的引入,促进我国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5.
规模经济或规模效益是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假设,其基本含义是:在投入增加的过程中,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随产出量的增加而下降,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的比例而带来的效益,所以也叫规模效益。这里,投入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是前提,单位产出成本的降低与效益的提高是结果。零售业是一个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的行业之一,在零售商建立良好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发达的物流配送网络等基础上,零售商的增长对规模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原因在于通过规模扩大,其“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标准化复制”等经营模式对于降低经营成本和费用的效用越大,其品牌影响…  相似文献   

6.
1.粗放经营。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在农业中是指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投在较多的土地上,实行粗耕粗作、广种薄收的经营方式,主要是用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在工业中泛指原材料利用很不充分,或专门从事初级产品生产和粗加工,以及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经营活动。 2.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是指单纯依靠增加投资或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所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3.内涵型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质量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基于种养结合视角,考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还田和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等因素,选取农地氮盈余强度为非期望产出指标,测算了1997—2016年中国29个省份的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并对农业环境技术无效率的来源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中国农业生产实践中应更加注重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水平,以此推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是增加农业产出极为有效的方式,这在世界各国已是普遍共识。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人均资源稀缺,依靠增加投入来增加产出的作用十分有限。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耕地资源、水资源进一步减少,而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农业产出的需求却是越来越大。今后,我国农业增长无疑将更多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寻找出一条既使农户效益提高又使农业产量不断增加的道路呢?可以说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产业化就是指一个农产品升格为一个系列。走扩大农户经营外部规模效益之路.扩大农产品的生产外延.把生产、加工、销售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利润返还提高农户经营的附加值,通过一体化组织帮助农户规避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0.
加速江苏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增长方式的基本估价  农业增长方式就是决定农业产出增长的各种要素配置及其推动农业增长的模式。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扩张从外延来实现农业增长,是粗放型增长;另一类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并提高其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从内涵来实现农业增长,是集约型增长。就一段时期而言,农业经济增长总量中可能既包含有粗放型增长,又包含有集约型增长。为了对农业增长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我们可以从不同侧面对农业增长方式进行测度。主要测定农业增长集约度、投入弹性系数和农业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三大类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其生产效率及变化趋势、分析比较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效率对于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聚焦水产养殖领域,基于2018—2021年全国429个养殖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样本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分解其驱动因素。采用共同随机前沿模型比较分析了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3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的生产技术效率。结果 (1)增加物质资料、劳动力、固定资产等方面的投入对产出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增加服务投入并未显著促进产出。(2)TFP增长的动力来源是技术进步,规模报酬率的贡献不大,而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的下降对TFP增长起到阻碍作用。(3)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3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效率各有特点,以群组前沿面为基准时家庭农场的技术效率最高,以共同前沿面为基准时合作社的技术效率最高,以技术差距比表征的技术水平衡量,则龙头企业技术水平最高。结论 建议加强科技投入,提升技术效率,优化成本投入结构,加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合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如何在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下确保国家粮食自给能力,是我国历届政府都要面对并致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面对来自美国人布朗先生对中国粮食供给能力的质疑,林毅夫曾经回应,与其他国家不同“提高粮食,单产是增加我国粮食总产的唯一途径”。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制度和政策,即如何使农民自觉地千方百计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和扩大供给总量。显然,这里所涉及到的就是一个农业经营制度中的激励机制的设计问题。本文试图从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激励机制的分析入手,来回答这个对中国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农民常用“宽一尺不如厚一寸”这句话来说明扩大种植面积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关系。所谓“宽”,就是用增加土地种植面积和设备来增加产量;所谓“厚”,就是在现有土地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科学技术、改良土地、精耕细作方法来提高产量。“宽一尺不如厚一寸”概括地说明了我国农业生产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比扩大种植面积能有较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农业纯收入最大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将优质的要素配置于农业生产,形成经营规模、风险承受力、资金实力、文化程度等方面的优势,具备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的动力和收益分享能力。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优化投入结构、提升要素利用效率、改进农业技术和耕作模式,可以实现农业经营收益的增加。黑龙江仁发合作社的成功经验,不仅证实了这一基本判断,而且表明大面积的耕地、雄厚的经济实力、良好的产地环境质量等是模式创新的前置条件。因此,帮助新型经营主体克服大规模经营前期的成员信任危机,营造良好的产地环境,突破资金瓶颈,应成为政府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5.
订单农业是农户按照与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所签订合同而组织安排生产的一种产销模式,其实质是通过合同明确农户与生产经营主体各自的权利、义务,以完成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实践证明,发展订单农业可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保证农产品有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船陕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推进标准化生产。订单农业用合同来协调粮食生产者与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使资金更多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这些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总量达到300多万家。可以说,这一群体在推动我国农业规模经营、提高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加速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晓华围绕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AHP的山东省农业适度规模效益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总结山东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及其实施区域分布概况,并研究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期为山东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山东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效益指标评价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根据农业规模经营从业者和当地农民根据实际情况对各指标的评分值与权重值加权计算各区域的经营效益指数并分析。[结果]鲁南和半岛地区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效益明显好于其他4个区域;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要远大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尤其是农业土地利用率和农业产出值的增加较为明显,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得到较大提高。[结论]山东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多样化发展,规模经营效益区域差异明显,鲁南和半岛地区的效益最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经济效益较为突出,显著提高了农业土地利用率和产出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一种在新形势下可以有效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并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值得在更大的区域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18.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除了继续依托国家的农业发展政策,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外,必须从农业发展本身入手。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把农业的增长建立在科技进步和劳动素质提高的基础上。一、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必要性 1、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提高农业有效产出、保障农产品安全供应的客观要求。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将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作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农民也把农产品产量增加作为摆脱贫困、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的主要渠道。特别是1995年以来,  相似文献   

19.
1990年,由于各级党政加强了对农业的领导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上气候比较好,农业生产获得全面丰收。预计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长403%,棉花增长12.1%,油料增长20.2%,糖料增长12.2%。与1989年不同,其重要特点是“双增”,即四个重要作物既增加了播种面积,又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而1989年粮食增产主要是靠扩大播  相似文献   

20.
(一) 温州市解放后32年来农业的发展与全国一样,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党的领导下,由于正确政策的指导和因地制宜推广连作稻、改高秆为矮秆、扩大绿肥面积、推广早籼抗病高产良种以及大面积推广杂交稻等技术措施,使全市的粮食生产大幅度增长,平均亩产从1949年的358斤提高到1981年的1,234斤,提高3.44倍,总产增加20亿斤,比1949年提高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