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
张安民 《旅游学刊》2015,30(3):53-63
文章整合了社会交换理论和关系嵌入理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不同类型的旅游客企关系在社会交换和关系嵌入共同中介作用下的质量表现.研究发现:(1)旅游客企之间存在4种类型的关系模式:关系型、契约型、激励过度型和激励不足型.(2)在对社会交换的影响上,契约型旅游客企关系的表现要显著优于其他客企关系类型,在对关系嵌入的影响上,关系型旅游客企关系的表现要显著优于其他类型.(3)社会交换和关系嵌入都对关系质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关系嵌入的影响相对更强.(4)旅游客企关系并不直接作用于关系质量,而是通过社会交换和关系嵌入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关系质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郭颖 《旅游学刊》2001,16(3):68-71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是我国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保护,但同时也可能给少数民族接待地区的社会文化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以泸沽湖地区为例,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方式和开发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4.
政治结构决定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前提条件,研究政治结构时社区参与的影响方式是真正实现社区参与的基础工作.文章通过研究浙江省永嘉县境内的楠溪江古村落群发现:当前中国的政治制度在普通乡村旅游社区中的实践形态表明,由于村民的无政治状态,政治制度未能改变村两委与社区利益相脱离的现状;而在乡村社区中,由于权力-利益结构网的存在,大多数村民担心其维权行为会使其社会生存环境恶化,所以,除非生存资源遭受侵犯,否则村民不愿维权;敌此,村两委可以与社区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联合,对社区公共利益进行剥夺.由此形成的权力关系造成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结构性障碍,所以,社区参与的真正实现有赖于这种结构性障碍的消除.  相似文献   

5.
<正>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融合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近年来,西部地区依托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在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的基础上逐步推动二者的融合。文章研究西部地区的文旅融合现状,发现西部地区依托于自身的文化旅游资源,叠加政策扶持,初步实现了文旅融合,但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创新性、人才匮乏等问题。结合现状,文章建议西部地区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拓展融资渠道,增强融合项目的创新性,加强人才培养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相似文献   

6.
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如何看待和处理二者的关系,笔者从分析遗产对集安市发展旅游的重要意义入手,从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对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发展旅游的关系的可行措施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8.
9.
<正>铁路交通的迅速发展对于增加城市之间的同城效应,加快城市之间的区域合作和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高铁休闲圈”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河南铁路网发达,“米字型”铁路网的规划及修建为河南铁路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尤其以省会郑州为中心的铁路网更是四通八达。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便利的交通都为铁路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交通优势。  相似文献   

10.
11.
学术期刊对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旅游学刊》的相关文献数字 ,以及对其办刊方针和审稿制度的解析 ,阐述了期刊文献对旅游研究选题、研究水准、研究方法的导向作用 ;对研究型人才的发掘培养与催化作用 ,以及对教学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摩梭母系家庭是一种有别于当今世界上普遍盛行的男性中心主义的父系或父权制家庭的文化模式。本文以云南泸沽湖地区发展旅游多年的落水下村和尚未开发旅游的开基村为案例地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旅游发展对摩梭女性的家庭权力影响。研究发现:摩梭母系家庭权力由老年女性向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女性转移;摩梭女性的家庭权力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旅游发展后摩梭女性家庭权力的变迁是资源理论和文化规范理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父权制社会普遍适用的社会交换理论则不能为本案例提供基本解释。  相似文献   

13.
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发展与演变——以南宁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随着区域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大多经历了旅游依托地向旅游集散地的发展历程.这种演变使旅游中心地所在的旅游区域随之形成旅游中心地体系,且其在此旅游中心地体系的等级也随着这一发展历程向更高等级演化.把握好旅游中心地这一演变发展规律并制定相应的旅游发展战略,是区域旅游规模不断扩展且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旅游发展规划评审是赋予旅游发展规划权威性和合法化的核心环节,目前,我国旅游发展规划评审主要以定性为主,且存在"走形式"不规范现象。文章从旅游发展规划评审规范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4个层面构建了2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并以陕西省秦岭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①旅游发展规划评审系统由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主体系统、规划对象系统和管理系统3部分构成,旅游发展规划评审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②可行性指标权重最大,处于核心地位;科学性指标权重次之,成为评审工作重点审查对象;创新性指标权重居第三,规划内容和技术创新受到关注;规范性指标权重最小,与规划形式和内容体系发展密切相关。③旅游发展规划评审应增加旅游发展成果论证环节,实行定性、定量和定级相结合的评审方式,开发旅游发展规划评审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5.
魏雷  孙九霞 《旅游学刊》2017,(10):47-56
面对发展主义对地方和传统的贬斥,以及日益强化的现代化力量,有必要关注和强调边缘民族社区在发展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研究通过2008—2016年对云南泸沽湖摩梭人社区本土实践与行动的持续考察,发现在消费领域,村民展现出对新兴消费文化和风尚的接纳;在生产领域,倾向于通过市场经济逻辑的本土化来实现传统的保育,促进社区和族群的发展;在文化领域,借用各类现代的组织、媒介和技术手段,树立文化身份,强化族群认同的"我者"边界.文章认为,村民经济与文化的本土化实践涉及现代与传统、本土和外部的混杂交织、互为所用,这种混杂和借用可以促进本土在物质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因此,边缘地方和族群的本土现代性发展模式不但是有必要的,而且是具备可能性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恰恰为这种本土现代性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情境.  相似文献   

16.
旅游对传统村落的影响研究——以安徽齐云山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萍  王倩  Chris Ryan 《旅游学刊》2012,27(4):57-63
旅游影响一直是国内外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是研究旅游影响的重要途径。此次调查以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运用SPSS、CATPACTM等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从居民与游客角度分析了旅游开发给齐云山居民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若干影响,以及居民对旅游业所持的态度。文章着重于探讨居民对于因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村落影响的感知,以及他们对于当前旅游影响的评测和对未来旅游发展的期待。  相似文献   

17.
在新颁布的《旅游法》中,"旅游规划和促进"独立成章,旅游规划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承担编制旅游规划业务的主体,旅游规划设计单位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浙江是旅游大省,也是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发展较快的地区,本文以浙江省为例,深入分析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的发展现状,根据发展趋势提出促进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旅游消费不断升级,传统旅游景区产品供给单一、吸引力下降,面临市场竞争力下降、游客减少等问题。云南石林风景区作为传统景区,以自然观光为主,门票是其主要营收来源。面对多元化的旅游需求,石林风景区应发展全域旅游,促进文旅融合,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突破门票经济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罗皓月 《西部旅游》2022,(10):59-6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也逐步成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同时,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建设美丽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日益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以重庆A景区为例,分析了该景区整体及民宿旅游行业发现现状,并在分析乡村民宿旅游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自然文化遗产对当地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晓  钱薏红 《旅游学刊》2006,21(2):13-20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的实践经验,对遗产资源保护与当地农村社区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首先给出调查的部分发现和评论.随后本文揭示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与当地农村社区之间现实和潜在的矛盾与冲突,其中土地和森林权属以及受益分配问题,很可能成为今后社会矛盾新的焦点问题.最后,讨论了遗产资源保护与当地农村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及在当前发展阶段下,鼓励当地农村社区参与遗产资源保护的经济替代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