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2000~2016年长江中游地区省域面板数据,构建产业结构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核算出该地区旅游业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工具,分析产业结构、旅游业发展与旅游业碳排放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产业结构和旅游业发展水平在逐步提升的同时表现出显著的区域非平衡特征;产业结构、旅游业发展和旅游业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产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影响更大;产业结构优化在长期内有抑制碳排放增加的作用,但目前研究区技术进步对旅游业的减排效应尚未显现,未来减排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2.
3.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合理设置环境规制强度,提高旅游业碳排放绩效对于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Super-SBM和熵值法分别测度旅游业碳排放绩效及环境规制强度,并进一步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讨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旅游业碳排放绩效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呈波动变化趋势,中部地区处于较低水平但始终呈稳定上升态势,西部地区增长最快;中国环境规制整体强度同样呈增长态势,且表现出\"东部>西部>中部\"的空间分布格局。(2)环境规制与旅游业碳排放绩效之间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当前中国环境规制整体强度处于拐点之前。以技术创新为门槛变量,发现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绩效具有显著的技术创新双门槛效应。(3)东部、中部和西部均存在技术创新单一门槛效应。在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下,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绩效的促进作用实现飞跃;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较低时,环境规制阻滞旅游业碳排放绩效提升;当科技创新跨过门槛后,环境规制有助于旅游业碳排放绩效提高;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则始终抑制旅游业碳排放绩效增长。 相似文献
4.
国外旅游购物研究综述——ATR和TM反映的学术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旅游研究纪事》和《旅游管理》这两本国外主流旅游学术刊物所载有关旅游购物的研究文献,以时间顺序对其进行了梳理,界定了国外旅游购物研究的缘起及发展阶段,并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深度及其发展脉络。文章认为,国外旅游购物研究的视角经历了从旅游购物(品)向旅游购物者的转变,研究方法也逐步从描述性、概念性和简单的数理统计逐渐转变为复杂的数理统计和构建模型,深入、细化研究的学术传统也得到了传承。相比之下,国内旅游购物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还存在较大差距,亟待转变,且研究还有待深入细化。 相似文献
5.
国外旅游研究领域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本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国外旅游领域研究的缘起、研究概况、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国外旅游领域对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大多沿袭了传统利益相关者理论已有的研究基础,集中在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利益和关系等几个方面;研究涉及范围广泛,无论是具体案例的分析,还是对基础理论的探讨,研究开始深化和细化,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同时,本文对目前研究中所显现出来的一些局限性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6.
7.
科学界定旅游业碳排放统计边界既是低碳旅游研究的难点,也是制定旅游业碳减排政策与措施的关键。已有研究在统计指标选取上多以借鉴和优化为主,计算结果难以相互佐证。文章基于经济学和法学相关领域溯源,逐一评价了现行统计指标,研究发现:(1)影响旅游业碳排放统计边界的主要因素是研究视角不同、统计口径混用,导致研究结果之间\"横向不可比,纵向不可加\";(2)\"狭义\"和\"广义\"统计边界的主要区别是后者在\"污染者付费\"的基础上兼顾\"受益者负担\"原则;(3)基于\"属地责任原则\",外部交通不属于旅游目的地碳源,而应计入\"广义\"的统计边界。研究指出:旅游业碳减排措施应明晰责任边界和外部性,兼顾经济收益和环境代价;在边界相对统一的前提下,不同研究对象的碳强度不同,旅游业是否为绿色产业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8.
气候与旅游关系的研究是当前国际旅游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且逐步由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转变为旅游业对气候变化贡献的研究.政府、专家学者以及民众已经意识到旅游业不仅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而且也是贡献者之一.全球气候变化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和环境问题中也一直备受关注.在2015年9月举行的历史性首脑会议上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一致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15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会议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全球气候变化的新协议《巴黎协议》,它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了安排,开始了新一轮减缓温室效应的全球行动.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的投资需求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国旅游业产业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中国旅游业今后20年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论证了固定资产投资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在论述旅游投资趋势变化和现行投资机制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旅游投资的新定位、新政策、新手段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与旅游业:成果评述与经验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逐步显现.旅游业如何应对高速铁路带来的交通变革亟须理论与经验的指引.文章对国内外高速铁路与旅游业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从高速铁路与旅游产业要素、旅游者动机与行为、旅游企业选址以及旅游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了归纳与综述.研究表明,国外研究具有内容系统化、理论多元化、方法多样化和研究规范化的特征.结合国内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文章从加强高速铁路与旅游者决策、旅游产品结构、旅游产业布局、业态创新、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旅游发展模式创新等多个层面构建高速铁路与旅游业研究领域的内容体系,同时在规范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我国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外葡萄酒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新兴的利基旅游或特殊兴趣旅游的重要分支,葡萄酒旅游在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中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益受到关注并积累了丰富文献.本文对国外葡萄酒旅游研究文献从葡萄酒旅游的概念、葡萄酒游客、区域葡萄酒旅游开发与管理3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综述.文献研究表明,国外有关葡萄酒旅游的已有研究呈现出多学科参与的应用研究的特点.其未来的研究仍将保持这一趋势,并有可能在大众旅游和替代旅游这一对范畴下有其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能源需求与二氧化碳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利用能源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持续增加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直接驱动力。旅游开发、旅游活动及旅游业发展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旅游业驱动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发展旅游业主要的环境影响结果之一。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被相关国际组织和社会各界所关注,旅游业能源需求与二氧化碳排放研究成为近5年来旅游研究领域的热点。国外研究综述表明,目前已识别旅游业能耗、排放的重点领域及结构;在旅游业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定量估算研究与情景分析方面形成初步结论。对不同类型旅游交通方式、住宿方式及旅游活动的单位能耗和排放强度等关键性参数取得一般性认识,并识别了明显的国别、地区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差异。基本形成体系化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基于国内外旅游业能源需求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结构与途径、测算、预测与情景分析及节能减排对策与措施等方面对比研究,作者指出未来国内研究应重点加强旅游交通和住宿业等重点领域能源需求与排放的定量实证研究,加强旅游业能源需求与排放的预测分析和情景研究,加快推进旅游业气候政策研究,切实提高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研究水平,提高政策措施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期为我国旅游业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旅游电子商务研究述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旅游电子商务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学术界关注的一大热点。本文对国内外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着重评述了当前研究的几大方面:现状与对策、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在旅游企业的应用、旅游网站、旅游者消费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国内研究的薄弱环节,对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与接待业研究:中国与国外的比较--兼论中国旅游学科的成熟度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15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旅游研究与国外旅游研究所存在的差距。根据作者利用网络资源所做的调查,本文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与国外同行的研究水平相比,中国的旅游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在:学术期刊以及研究文献的数量都远不及英语国家;中国的旅游学术界往往追逐由各级政府部门所引导的热门话题而进行研究;在学术研究上由于缺乏充分的跟进研究,使有价值的学术积累非常单薄;中国的旅游学还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作者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上述命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国外滨海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滨海旅游作为现代旅游增长最快的领域,从20世纪70年代起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外相关书籍和期刊文献的整理,对国外滨海旅游研究进行归纳和评述,着重分析其研究焦点,如海岸地貌、海岸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交互作用、滨海度假区的发展模型、滨海度假区游客行为、海岸管理几个方面,以期为中国滨海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并借此推动国内旅游学术界对滨海旅游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 总被引:125,自引:4,他引:125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成果,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概念研究,乡村旅游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基于供给和需求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女性问题研究等7个方面。研究方法以社会学和旅游学的研究方法为主。 相似文献
17.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在国内外日益兴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背景,厘清了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概念,从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入手,对国内外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机制、融合效应、融合模式、融合路径等方面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1)乡村文旅融合研究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在中西方语境中存在较大差异;(2)乡村文旅融合研究呈现出理论与实证并行的特点;(3)研究方向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还提出了乡村文旅融合的研究展望,以期为乡村文旅产业融合的未来研究与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古代旅游研究的成果陆续出现,目前尚无有关研究的全面综述。该文分别对早期中国古代旅游研究以及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旅游史、旅游文化、旅游地理与旅游经济研究现状做了概要梳理,并以中国知网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进行统计分析,认为1997年以后中国古代旅游研究有所发展,现有成果的研究重点分别为中国古代以及明清、唐宋旅游,长江中下游地区旅游,旅游史、旅游文化与旅游文学。基于以上梳理与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古代旅游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突破视域、理论、方法以及实用性评价标准的局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