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碳经济视角下旅游服务效率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勇 《旅游学刊》2013,(10):71-80
旅游活动不仅为景区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也对其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因此,有必要将环境因素纳入旅游景区服务提供效率评价模型之中,进而对环境约束条件下的旅游景区服务提供效率进行科学、合理的测评。首先,文章从低碳旅游视角构造了旅游景区碳排放足迹指标,对旅游活动的环境压力进行测度,然后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与方向性距离函数,结合旅游景区碳排放足迹指标,构建了低碳旅游服务提供效率模型与指数。其次,文章选取四川省成都市29家景区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因素考虑与否对旅游景区服务提供效率值产生很大的影响。最后,文章就低碳旅游服务提供效率评价方法的优劣及其对旅游景区管理实践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中国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减排潜力及减排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建平 《旅游学刊》2016,(9):101-112
文章依据2005-201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及碳排放数据,参照SBM方向距离函数,构建考虑环境因素的旅游产业发展效率评估模型,对2005-201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及减排潜力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解,进而对我国省级旅游产业减排路径做出分析与解读.研究表明,我国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对应无效率值较高,且无效率值在整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中部地区低碳旅游发展效率最高,对应无效率均值为0.178,其次为东部(0.195)、西部(0.414),而旅游业产出不足是三大区域旅游业无效率的主因;东部旅游业碳减排潜力最高,其次为中部、西部;受产出无效率、节能技术进步、减排技术进步及碳排放无效率等4个因素驱动,我国省级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变化主要呈现出上升型,下滑型,先上升、后下滑型3种形态,不同省份旅游业对应驱动因素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力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产出无效率是多数省份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变化的主因.最后,提出了4种减排路径,即旅游产出无效率缩减路径、节能技术进步路径、减排技术进步路径以及碳排放无效率缩减路径等,并依据4项驱动因素作用方向及力度差异,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业碳减排路径次序等级做出设定.  相似文献   

3.
<正>文章对出口竞争力与文旅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借助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开放度对山西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最为显著;从业人数、入境游人数及星级饭店数的影响较为显著;景区数,尤其是旅游外汇收入的影响较弱。基于此,文章从政策支持、开放发展、产业融合、深度开发、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提出提升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我国区域旅游业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前后的我国各省级区域旅游业效率进行了测算与评价,结果表明:三阶段DEA模型能够甄别出传统DEA模型对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高估或低估的偏误;调整后的效率测算结果显示,各省级区域旅游业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小,规模效率差异度较大;规模效率低是制约中西部区域旅游业效率水平提高的瓶颈,各区域平均的纯技术效率比规模效率更接近效率前沿面;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接近或处于我国旅游业技术效率的前沿面;按照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将各地区旅游业划分为四种类型,按各区域效率结构特点,分别从提高管理水平或扩大旅游业规模方面提出了不同区域提高旅游业效率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我国区域旅游产业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2000-2006年我国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旅游产业效率呈现出一种稳步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偏低,全国均值仅为0.632,可见在现有技术进步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我国区域旅游产业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且在全国平均效率水平之上,而中部地区又略高于西部地区且均在全国平均效率水平以下,但从变异系数来看这种区域差异正在逐步缩小.最后指出要通过转变产业增长方式、整合产业链、建立和完善产业创新体系等措施来提高我国区域旅游产业效率.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区分低碳与普通产品的关键指标,但旅游服务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游客对于低碳旅游景区与普通旅游景区的偏好取决于体验价值的高低,同时受到旅行社低碳宣传的影响.文章构建旅游景区低碳系统,指出低碳服务投入所对应的体验价值是景区低碳化的核心内容,并将低碳景区体验价值分离为基本消费效用与低碳消费效用两部分.在初始需求基础上纳入旅行社低碳宣传以及景区低碳消费效用对客源市场的影响,构建低碳旅游景区需求函数,同时考虑低碳服务与低碳宣传对低碳消费效用的提升作用,形成一个景区与旅行社两主体微分博弈模型.通过不同机制下的均衡结果比较,发现成本分担与协同合作均优于非合作的独立决策状态,能够有效引导旅游企业增加低碳投入,并改善供应链收益情况,其中成本分担机制是现阶段旅游企业低碳合作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7.
河南信阳的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在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打造上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方面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旅游吸引物的特色不突出、空间布局不够紧密、交通基础设施待改善、智慧旅游建设覆盖面有限、旅游服务需改进、行业制度需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关对策,包括注重旅游资源开发,树立旅游品牌形象;旅游布局全域化,提升公共空间要素配置效率;优化旅游服务体系,促进全域旅游信息化;完善行业细则规范,升级文旅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8.
低碳旅游研究是气候变化背景下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关键领域。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CSSCI及CSCD数据库中关于低碳旅游的文献为基础,利用CiteSpace软件、Alluvial Generator程序、Excel统计功能进行国内外低碳旅游研究的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国外低碳旅游研究起步时间早,始于系统外部与旅游业相互作用视角,以生态环境和工程技术学科为基础,主要为了解决“碳中和”等现实问题,已形成固定的区域性合作网络;国外研究以定量研究为基本范式,其关键文献全部围绕旅游碳排放的测算,且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减碳体系。而国内低碳旅游研究与国外的快速发展时期相吻合,是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开展研究,依附于旅游及经管类学科,尚未形成固定的合作网络;国内研究在概念理论的定性研究方面优于国外,但整体研究视角较为单一且未形成完整体系,其关键文献包含基础概念、理论体系、碳排放测算、影响因素分析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1999~2009年中国省际经济增长效率进行了测算,并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省际经济增长效率基本上处于低效率水平,但表现出逐渐改善的态势,技术效率是目前推动经济增长效率增长的主要源泉;当期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旅游发展滞后一期则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效率影响呈现出非线性“U”形关系;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升级滞后一期在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效率影响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体旅融合是实现旅游目的地业态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协同学原理,构建了体旅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和仁慈型DEA模型测算了2010—2020年中国体旅融合度与融合效率,并通过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融合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体育与旅游子系统有序度振荡明显,二者融合度不高但存在由非协调向协调演化的发展趋势;(2)体旅融合效率在2010—2016年呈上升态势,在2017—2020年呈下降态势;(3)交通便利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是提升中国体旅融合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人力资本短缺、配套设施不健全和休闲消费能力不足则是制约因素。最后,文章为实现中国体旅融合发展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卢萍 《西部旅游》2023,(12):18-20
<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文章将国内其他城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与广西桂林低碳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发现桂林低碳旅游存在旅游形式单一、低碳旅游投资比重较低、交通运输紧张、配套设施亟待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桂林低碳旅游的利益主体进行角色定位,提出出台低碳旅游导则、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旅游企业转型、完善旅游评价体系等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省域森林公园技术效率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利用2003~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森林公园发展的效率进行研究,为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行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并测算了31个省区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森林公园的技术效率较高;从个体来看,不同省区森林公园的技术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上海、浙江、广西、广东等省区的技术效率较高;宁夏、内蒙古、安徽等省区的技术效率较低。通过优化投入规模与结构、人员培训等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森林公园整体的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朱政  朱翔 《旅游学刊》2024,(1):130-146
综合交通可达性对当代都市圈的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有重要作用。文章以长株潭都市圈为例,通过空间数据库构建、出发点玫瑰图构建、交通分担率测算、交通接驳时间计算、交通方式可达性分析、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结构分析等空间模拟步骤,深入归纳其旅游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问题。结果表明:长株潭都市圈中旅游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边缘区域的“低-高-低”趋势。旅游景区对高速公路依赖显著,轨道交通作用发挥不足,各类交通之间接驳不畅,部分景区入口设计存在问题。文章据此提出宏观交通规划、中观交通组织、微观交通设计3方面的优化措施。文章通过对旅游交通的前端、中端、末端环节全过程分析,构建都市圈旅游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研究框架。在交旅融合背景下,对于优化都市圈的旅游交通系统具有规划和管理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普 《旅游学刊》2014,(8):110-116
离岸岛屿目的地旅游交通能耗与排放的测算能更加清晰地反映旅游交通、乘飞机旅行造成的环境影响。国内现有的旅游业能耗与排放的测算几乎都使用的是国外5年甚至10年前的经验参数。文章采用自下而上法,最大限度地使用符合我国实际的各种交通方式能耗及排放强度的关键参数,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细化旅游交通组织,较为准确地测算了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首府海口市2011年旅游交通的能源消耗与CO2排放量。结果表明,2011年海口市旅游交通能耗为27.40PJ(皮焦,1皮焦等于1015焦),占当年全市总能耗的22.10%;旅游交通CO2排放总量为2.06Mt(兆吨,1兆吨等于106吨)。对于离岸岛屿旅游目的地而言,无烟产业的定论被打破,旅游业正在或已经成为海口市重点用能产业。离岸岛屿目的地旅游业为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应设法延长游客的停留天数、减少进出往返的飞行次数;并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适时考虑开征设立航空排放税、旅游环境税或生态补偿基金等。鉴于旅游交通等旅游能耗统计基础薄弱,建议组建专业化的旅游能源统计机构,切实加强旅游能耗统计管理。  相似文献   

15.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低碳产业的发展无疑对我国各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评价指标,以西安市低碳经济发展数据为基础,在城市与区域视角下,应用DEA方法定量评价了其低碳经济发展效率,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为西安城市的低碳经济提出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余雅蓉 《西部旅游》2023,(20):88-90
<正>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旅游教育也因此得到了发展。但就目前来看,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以教师为主体,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的现象,导致学生无法满足旅游企业的需求,在毕业之后就业困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文章基于体验思维视角,对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展开探索,以期为中职院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借鉴,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旅游投资在西部旅游扶贫中的效用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赵小芸 《旅游学刊》2004,19(1):16-20
本文基于发展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对旅游投资在我国西部旅游扶贫过程中的效用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从投资贡献(量)和投资效率(质)两个方面对西部地区的旅游投资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旅游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效用,在西部开发的大背景下具有存在的现实需要;在发展趋势上,投资效率因素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单纯数量因素的作用则呈现不断弱化的趋势,旅游扶贫政策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由此,本文提出了以提高旅游投资效率为核心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与收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磊 《旅游学刊》2013,(11):12-23
本文利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1~2009年中国省际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生产率指数分解,对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时序变化和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之后又利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对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盯和口收敛性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2.7%,其中,技术进步创新率为6.7%,技术效率增长5.6%,技术进步是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并不存在显著矿收敛和条件18收敛,但存在显著绝对卢收敛,说明中国各地区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最终收敛于相同的稳态均衡水平,然而由于中国旅游业发展尚未达到成熟阶段,所以现阶段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尚未找到自身合适的条件收敛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万绪才 《旅游学刊》2007,22(7):64-67
本文试图对我国旅游饭店网站评价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文章运用调查法,从旅游服务功能视角构建饭店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指标量化评分方法,并对南京市星级饭店网站进行实际评价。结果表明,目前南京市星级饭店信息化水平不高,已建网站旅游服务功能总体上尚待完善,不同档次星级饭店网站旅游服务功能差异性较为明显,中低档饭店网站旅游服务功能不完善现象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旅游消费函数实证研究——兼与周文丽、李世平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函数是决定消费行为的函数,即消费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数学描述。近年来,很多学者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对中国消费函数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却少有针对旅游消费函数的研究。周文丽和李世平以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为支撑,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我国的旅游消费函数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较为深入的对比分析。但是,周文在实证检验的过程中误用了E-G两步法的临界值,得出的结论不能使人信服。对此,文章使用1994~2010年的年度数据重新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中国居民旅游消费和当期收入之间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基于绝对收入假说构建的旅游消费函数不能解释中国居民的旅游消费行为。(2)农村居民的国内旅游消费行为通过了持久收入假说、合理预期的动态消费函数以及滞后调整的动态消费函数的实证检验,而这些消费模型的内在一致性说明,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决策是由其持久收入决定,由于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使得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和预期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导致其旅游消费偏低。(3)城镇居民的国内旅游消费行为无法满足西方经典消费函数模型,一个原因在于旅游消费行为依靠闲暇时间,而城镇居民的闲暇时间受到严格的制度约束,在带薪休假制度无法有效实施的前提下,更多依靠公共假期。文章将闲暇时间这一变量纳入旅游消费模型,发现闲暇时间的增加有助于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提高。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