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在福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对福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得出消费结构与居民的收入水平有密切关系。应用恩格尔系数和边际消费倾向阐明福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层次较低。分析了当前福建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疲软的成因,并就改善福建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1993-2008年陕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数据,分析了陕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医疗保健和交通与通信方面将成为消费热点。通过对比发现,近年来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相差不大。文章认为,要刺激居民的消费,就必须提高居民收入,培养消费热点,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满足居民需求。  相似文献   

3.
运用Panel Date模型,针对福建省不同收入阶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收入差距对消费特别是消费支出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得出福建省消费结构不合理的结论。最后提出从提高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与优化消费结构两方面促进福建城镇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消费需求、需求收入弹性三个方面,对2013年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运用ELE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促进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汪红 《企业家天地》2007,(4):202-203
利用2000-2004年的统计数据,本文从消费支出构成、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等方面对转型期阜新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得知:转型期,阜新市城镇居民生存性资料的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下降,享受型、发展型资料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开始上升。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质量提高,消费结构渐趋合理,进而提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消费驱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动力,旅游消费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常规性项目。以全国39个主要城市为代表,通过分析2000-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发现中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规模不断上升,同时,中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区域差异显著,空间格局变化明显;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闲暇时间、消费偏好、相关政策因素以及一些重大事件等主导因素均会对中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3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较快,恩格尔系数也有所下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显著。结合面板数据建立ELES模型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收入效应和时间效应,且在满足吃饱穿暖基本消费需求之后城镇居民将会增加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支出,其中交通通讯与文教娱乐消费将成为城镇居民未来一段时间内消费新热点;最后结合分析结论提出促进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ExtendLinearExpenditureSystem,ELES)对广西近几年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很快 ,低收入家庭消费水平较低。要优化广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 ,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应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 ,制定相应的消费政策和税收政策 ,科学合理地调节收入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费一般为处在末位环节,但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居民的日常消费能力已经逐步转变成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拉动力。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陕西省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及消费数据,使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进行建模,研究分析陕西省近年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陕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内容不断丰富,但生活水平仍有待提高。基于以上结果,仍需重视城镇居民综合收入的提高,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职能,合理优化目前的消费结构,实现我省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逐步由投资向消费转变。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2005年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截面数据,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进行基本消费支出分析、边际消费倾向分析和弹性分析.发现其中存在恩格尔系数依然偏高、居民消费不畅、住房消费偏低、社会化消费比重偏低等问题,并提出了正确引导居民消费、增加城镇居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拓宽消费领域和建立积极的消费体制等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比较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20余年的数据资料,从城乡居民的消费品拥有水平,消费结构变化的态势分析了城乡消费水平的变化,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特征差异进行比较和实证分析.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同当期的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随着城市改革的推进还有扩大的趋势,城乡二元结构仍是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最基本的结构特征.文末探讨了城乡消费差异形成的原因及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后危机时代扩大居民消费的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危机时代,中国扩大内需的重点在于增加消费,而增加消费的重点在于增加城乡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为此,必须增加居民的收入尤其是城乡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并优化其收入结构。  相似文献   

13.
重庆直辖十年以来,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依然明显。对重庆市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状态,两者在食品、居住、衣着、服务性消费支出四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较低,且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进一步优化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各地区恩格尔系数水平更多地受到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状况的影响,因而在利用其对地区间居民消费水平进行衡量时存在一定的缺陷。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对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1994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消费结构各成分中增幅最大的是居住,其次是文教、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可见,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已达到小康,并开始迈向富裕;应在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正确引导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16.
相邻省份间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存在空间相关性,而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因素也可能存在空间效应。利用30个省市1999—2008年的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析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因素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价格指数的空间作用也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2005年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截面数据,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进行基本消费支出分析、边际消费倾向分析和弹性分析。发现其中存在恩格尔系数依然偏高、居民消费不畅、住房消费偏低、社会化消费比重偏低等问题,并提出了正确引导居民消费、增加城镇居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拓宽消费领域和建立积极的消费体制等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高位徘徊、消费结构二元并行格局的研究要突破收入数量视角,从收入性质视角予以深刻剖析。基于经典消费理论核心思想,引申出收入的暂时性、流动性、相对性、可预期性和跨期支配性等性质,并采用1991—2013年中国29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收入性质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收入量既定的条件下,收入性质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显著;农村居民持久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向上流动幅度大于城镇居民,才能使城乡消费差距缩小;农村居民对正向不确定收入的消费倾向于抑制,而对负向不确定收入的消费则存在棘轮效应;农村居民收入跨期支配性对城乡消费差距具有弥合效应。因此,在增加农民收入数量的同时,也应注重其收入性质的改善,才能有效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19.
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特征统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历年旅游统计数据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视角对1994-2008年间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规模、消费水平、消费率、消费倾向及消费结构等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统计分析。认为,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但仍主要表现为出游者人数的扩张;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属同步型消费,农村居民属于轻度早熟型消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对于提高其国内旅游消费率作用较大,但提高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平均消费倾向对于提高其国内旅游消费率作用更大;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但非基本消费比重依然较低,消费层次还主要停留在观光游览和探亲访友等基础层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