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约收购:资产重组市场化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约收购是成熟证券市场上公司收购的典型方式,也是各国证券法调整的核心范畴。与协议收购相比,要约收购要经过较多的环节,操作程序比较繁杂,收购人的收购成本往往比较高。  相似文献   

2.
资产收购与股权收购都是为了实现对对方资产的控制,只是交易形式不同,但是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造成了二者税收负担上的差别.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企业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中的税收问题,为企业在收购活动中规避税收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莉  刘毅 《中国金融》1995,(5):39-40
加强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市分行刘莉,刘毅农副产品收购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而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管理又是影响和制约农副产品收购进程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的好坏将体现出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是否在实...  相似文献   

4.
海外收购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与全球的平均水平相比,中国企业能够成功地完成收购交易的比率比较低,有近一半的海外收购由于各种原因交易未能达成。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交易达成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敏 《云南金融》2011,(7X):60-61
海外收购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与全球的平均水平相比,中国企业能够成功地完成收购交易的比率比较低,有近一半的海外收购由于各种原因交易未能达成。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交易达成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股权收购与资产收购的定义 (一)股权收购 股权收购,是指一家企业(以下称为收购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以下称为被收购企业)的股权,以实现对被收购企业控制的交易。  相似文献   

7.
MBO 即管理层收购,是指管理层为了控制公司而收购公司部分或大部分股份从而获得控制权的行为。在实际收购过程中,收购方可能不仅仅限于目标公司的管理层,还会有外部其他公司的管理层参与收购过程,而且还有可能联合本公司的职工共同进行收购。管理层收购在上世纪的80年代达到了顶峰,以美国为例,1987年全年的 MBO 交易总值就达到了380亿美元。管理层收购作为理顺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关系、激励和约束管理者、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有效渠道,也逐渐为中国的企业所重视,上市公司,如四通公司、奥美的、深方达、宇通客车、万家乐等在最近两年纷纷实行了管理层收购,据估计中国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8.
《会计准则》对于反向收购的种种规定,使得一般投资者很难读懂反向收购之后的会计报表,对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的前后关系不易理解,特别是对于会计利润的影响,会引起投资者的误解判断。本文通过山鹰纸业对吉安集团反向收购的案例分析,来阐述反向收购中的各个要点以及它们对于会计报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田强 《时代金融》2015,(6):35-36
企业并购重组已成为企业加强资源整合、提高竞争力、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是当前"新常态"下企业应用比较广泛的两种企业重组方式。然而,近几年在企业并购重组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过程中的财税处理不当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针对上述情况,本文着重分析这两种收购方式下的财税处理,以有助于各方设计合理的重组方案、做出正确的决策,实施有效的重组。  相似文献   

10.
“谁为收购主体”这个题目乍一看似乎有点令人莫名其妙:MBO不就是管理层收购吗?那么,收购的主体当然是管理层,还需要设立什么收购主体吗?  相似文献   

11.
2006年3月31日,依欧盟转化《要约收购指令》之要求,法国颁布了《公开要约收购法》,对现有的公开要约收购制度进行了多方位、深层次的改革。从宏观上看,此次改革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即金融证券管理局监管范围的改革、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改革、要约透明机制的改革以及反要约收购防御措施的改革。尽管改革的效果仍有待评估,但法国在此次改革中所体现的提高欧盟范围内企业竞争力的决心和表率作用无疑为欧盟经济一体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新《收购办法》鼓励上市公司收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8月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收购办法>),对上市公司收购制度作出重大调整,并自9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收购办法>赋予了收购人更多的自主空间,降低了收购成本.它的出台充分体现了鼓励、规范上市公司收购的价值取向和立法精神,标志着证券监管部门在完善上市公司收购制度、促进上市公司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重要一步,由此必将激发上市公司并购的热情,催生上市公司并购的新浪潮,并将强化财务顾问在其中的专业作用和中介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3.
章家骅 《时代金融》2015,(5):341-342
《会计准则》对于反向收购的种种规定,使得一般投资者很难读懂反向收购之后的会计报表,对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的前后关系不易理解,特别是对于会计利润的影响,会引起投资者的误解判断。本文通过山鹰纸业对吉安集团反向收购的案例分析,来阐述反向收购中的各个要点以及它们对于会计报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欧盟证券强制要约收购规则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4年5月20日生效的《欧盟要约收购指令》为基础,对欧盟及其各成员国有关强制要约收购的临界点、强制要约收购的价格以及强制要约收购的豁免制度进行了重点分析,对如何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强制要约收购制度作了探讨。该指令的研究对完善我国证券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兴发 《中国金融》1995,(10):17-17
不打“白条” 不挤占挪用──记全国秋季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工作会议本刊记者李兴发1995年9月初,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在京联合召开了全国秋季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工作会议。会议总结夏季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的经验,进一步贯彻和落...  相似文献   

16.
杠杆收购:小资金撬来大回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产业结构面临着整合和调整,企业也开始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和壮大自己。兼并收购的浪潮开始席卷中国。而在兼并收购的过程中,必然涉及融资方式的选择。如果采取债务融资,就是杠杆收购。请看  相似文献   

17.
曲明磊 《中国外资》2009,(12):30-31
我国企业腾中重工即将对悍马实施的收购行动在对象选择、评估,决定收购方式和收购后的整合管理三个环节上都存在重大风险,腾中需要慎重考虑收购悍马行动的可行性。最近一段时间,我国企业纷纷伺机收购外国品牌或公司,本文建议我国的企业家们做出收购决策时需要慎重思考,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同时,监管机构要发挥积极作用,从保护企业的角度出发否决一些风险过大,或者收购条款明显不利于我国企业的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支付结算环境的改善,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应用和逐步推广,粮食收购非现金结算是未来收购资金支付的大趋势。为此,我们以永吉县为例对粮食收购实行非现金结算可行性进行了调查,对涉农金融机构、粮食收购企业、粮食收购经纪人和种粮农户进行了走访。同时,向农户  相似文献   

19.
陈青  周伟 《浙江金融》2004,(1):49-51
上市公司收购指收购人通过在证券交易所的股份转让活动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通过证券交易所股份转让活动以外的其他合法途径控制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程度,导致其获得或者可能获得对该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的行为.收购人可通过协议收购、要约收购或者证券交易所的集中竞价交易等三种方式对上市公司进行收购.其中,要约收购指收购人向目标公司同一类别股东或全体股东发出,约定一段时间后以一定的价格购买其所持有股份的意思表示行为.根据法律对要约收购过程中收购人收购义务的差异,要约收购分为全面强制要约收购和部分主动要约收购.要约收购制度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英国,该制度为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以及现代企业制度下强化管理层约束机制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管理层收购首先在英美等国兴起,继而在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中得到大量应用.我国近年来的管理层收购实例也频频出现,但实施过程中的不规范运作使其遭到了质疑.在当前环境下,只有针对我国的管理层收购的特点,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才有可能让这一在国外行之有效的工具在我国发挥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